導讀:6S管理,即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大部分管理者都耳熟能詳,甚至有管理者說6S都過時了,因為現在都在講7S、8S、9S……
但在很多企業,無論是6S還是8S演變成了一種“運動”,而非一種“習慣”。比如,有的企業把6S管理當成了大掃除,當成了應付客戶驗廠時的工具,可客戶一走,不出3天,生産現場又恢複了“髒亂差”的現象。
如何做好工廠現場6S管理呢?本文與你分享4個要點。
1、抓管理
管理者在推行6s的時候,最容易陷入的誤區是把6S管理當成大掃除,到生産現場打掃一番,畫個線、定個位,把物料擺放得整整齊齊。這些當然是6S管理中的一部分,但我們一定不能本末倒置。什麼是本?精細化管理才是本,企業很多現場6s的問題,背後其實是管理問題。
比如,企業的PMC運作不暢,你會發現過程的在制品非常多,不配套的物料也會非常多,現場和倉庫被堵得水洩不通;品質合格率不高的話,也會導緻在制品堆積如山。
所以,我們首先要抓管理,我們要抓現場物料的齊套性、單件流、工序的平衡性、過程的品質合格率……
我經常講,“6s是管理出來的,不是擺放出來的。”大家要好好體悟這句話。
2、定标準
定标準就是定好現場6S管理的執行标準。依據作業流程、環境條件和場地功能繪制定置圖,劃分生産場地各區域,并按照“有物必有區,有區必挂牌,挂牌必分類,按圖定置,圖物相符”,“以物對号,以号對圖,圖号相符”的原則進行現場定置定位管理。
定标準還要做到細化、可檢查。通過定标準,實現科學合理劃分生産區域,物品、設備定位存放。使人流、物流、信息流暢通有序,現場環境整潔。
3、建機制
制定6S管理标準容易,難在執行。因此,當标準定好了後,我們要考慮員工為什麼要去執行它?員工不執行怎麼辦?
首先,6s要與每個人的績效挂鈎。每天有沒有做好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我們要将6S的執行結果納入每個人的績效當中來。
其次,6S要與常規操作挂鈎。特别是很多計件制的企業,一般現場的6s大都做得不好, 因為計件制的薪酬模式下,員工隻顧着沖産量,對于生産之外的6S活動并不積極,甚至認為6S活動浪費時間,影響了收入。
因此,特别是針對計件制的企業,在制定單價,在明确工作任務的時候,我們就要明确常規工作裡面是包含了現場6s相關工作的。如果你沒有做好,可能我們的單價要進行系數換算,比如,原來單價是1塊,可能現在就是0.8;你做得更差一點可能是0.6;你涉及到安全可能隻有0.5、0.3的系數收入了,這就是建機制。
4、勤檢查
勤檢查,是指建立好檢察監督機制,包括6S推行委員會的專檢、巡檢,以及部門和部門之間、班組和班組之間、車間和車間之間的互檢。針對檢查結果,每周、每日還要進行定期的評價、曝光。如,在車間或者在飯堂設立6s曝光欄、6S宣傳欄,表揚優秀,鞭策落後。
結語:6S管理是運營出來的,不是整理出來的!做好工廠現場6s管理要用好這12字訣:抓管理、定标準、建機制、勤檢查。希望對正在推行6s管理活動的企業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文章圖片來源互聯網,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