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福布斯中國
今年8月,台積電市值超過騰訊,位列亞洲第一。芯片硬科技終于超越互聯網公司,在資本市場迎來高光時刻。
此前7月,仇雨菁創立的南京芯馳科技半導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馳科技)剛剛宣布完成近10億元B輪融資。此輪融資,芯馳科技得到了普羅資本旗下國開裝備基金與雲晖資本聯合領投,中銀國際、上海科創基金、張江浩珩等新股東跟投,不但經緯中國、和利資本、祥峰投資等老股東繼續加碼,甯德時代也通過晨道資本持續重倉加注。
資本的追捧,反映了市場的稀缺。
此時,缺芯在汽車行業已經持續發酵了一年多的時間。但中國擁有全球1/3的汽車市場,而中國的汽車芯片絕大多數依賴國外進口的事實一直橫亘在中國汽車工業的面前。汽車駛入智能駕駛時代,中國汽車産業似乎迎來了彎道超車的曆史機遇。
早在2008年之前,仇雨菁在美國矽谷經曆過芯片行業的黃金年代。但回國後,仇雨菁所感受到的卻隻是互聯網的火熱,她說:“當時一度以為芯片半導體産業也就這樣了。”
“創業,芯馳科技從一開始就鎖定了車規級芯片。”芯馳科技科技CEO 仇雨菁向福布斯中國表示:“這一點是公司的大戰略,從來都沒有動搖過。”
打入Tier 1前端,實現量産
不同于消費類芯片,芯馳科技鎖定車規級芯片,無異于宣布,要沖刺長期被恩智浦NXP、德州儀器、瑞薩等等國際芯片巨頭壟斷的一個壁壘森嚴的賽道。
而成立後的第二年,芯馳科技就拿到了德國萊茵TÜVISO 26262功能安全管理證書,認證等級達到ASIL D,這也是中國第一家半導體公司通過車規芯片認定的公司,意味着建立了起“車規級”的産品開發流程體系。芯馳科技三個系列的芯片可以填補國内國産化車規芯片的空白。目前,芯馳科技已完全通過了所有的車規芯片認證,進入量産階段。
今年8月,芯馳科技與上汽零束宣布達成戰略合作,成立“芯片聯合創新實驗室”,融合雙方研發力量、優勢互補,共同助力上汽零束新一代汽車電子架構的量産落地。仇雨菁介紹,短短三年内,芯馳科技已與多家車企達成了合作。每一個合作的落地,都是經曆了從開發闆做測試到定點,最後實現車型量産的磨合過程。
目前,芯馳科技已獲得百萬片/年訂單,客戶覆蓋合資、自主品牌車企和 Tier 1,并正式完成出貨。
劍指車規芯片,芯馳科技的發展就緊随智能駕駛産業的發展步伐。
回看2018年,這是轟轟烈烈的智能造車量産交付的一年。這一年,特斯拉Model 3等爆款車型開始大批量交付,國内蔚來汽車迎來了第10000輛量産車型ES8的下線。
智能造車的量産背後亟需智能車規芯片的産業支撐。據中國汽車芯片産業創新戰略聯盟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自主汽車芯片産業規模僅占全球的4.5%,而國内汽車用芯片進口率超90%。
仇雨菁認為,現在中國的智能駕駛車企其實非常領先,亟需中國本土的芯片支持。但使用現成的芯片其實很難做到産品差異化。一個好的産品領先,其實取決于最開始的定義。尤其是能夠在早期就參與到芯片底層的定義裡來,這是對未來的産品是有決定性作用的。
殺手锏,0 PPM
一直以來,相對于主機廠和Tier 1緊密的關系,芯片在汽車供應鍊冗長的體系中處于較弱勢的地位。但随着缺芯的産業背景加劇,國内主機廠開始關注芯片,一衆國内芯片企業開始嶄露頭角。
如何能夠做出有競争力的産品?在仇雨菁看來,首先芯片定義要有足夠的前瞻性。因為車規芯片的研發周期動辄兩三年,之後車體導入又需要一年多時間,所以芯片如何能夠在上量車型上保持領先,在未來5至10年仍然能夠維持領先水平,這都取決于最初芯片定義時的前瞻性。在這個基礎上,還要能夠做到量産。汽車半導體不同于消費類芯片,汽車領域對故障率的要求嚴苛成百上千倍,零部件是按照0 PPM(百萬不合格率)來要求的。
“做汽車芯片,其實需要的是對客戶的長期支持。因為芯片上車驗證需要時間,車型上市需要時間,用戶購買使用要十年時間,在這個漫長的十至二十年時間裡,其實芯片需要一直對客戶提供支持。所以不能做完芯片後續就不支持軟件升級了,這其實在汽車産業是不能被接受的。我們必須要做長期主義,我們要對客戶有10年以上的支持承諾。”仇雨菁說。
車規芯片由于需要支持不同系統,形态很豐富,生态也很豐富,芯片上層的應用算法千變萬化。特别是未來的車千人千面,無論是軟件的生态還是硬件的成熟度,都需要團隊具有強大的執行力。而芯馳正好凝聚了一支“挑戰不可能”的隊伍,無論是項目排期、跨部門協調還是客戶對接,芯馳在這個行業裡正在打造自己的“專業 靠譜”口碑。
采訪中,仇雨菁分享了一個案例,某國内主流車企客戶參照過往芯片廠商的支持周期,給芯馳預留了為期3個月的産品調試周期,而芯馳僅僅花不到三分之一的時間就完成了所有測試。這背後,體現了芯馳作為國産芯片賽道入局者想傳遞給車企足夠的信心。
不做低端的國産替代
今年7月,芯馳科技發布了基于V9系列芯片開發的全開放自動駕駛平台UniDrive。仇雨菁介紹,UniDrive是一個模塊化全開放的軟硬件及生态平台,提供算力支持、硬件及傳感器參考、可供評估的傳感器及實車組合套件、系統框架、參考算法、工具鍊等底層支撐。
“有了底層硬件支持才會有上層的軟件和應用。”
十年前仇雨菁就曾在飛思卡爾帶領團隊研發了全球車規級處理器中市占率領先的産品。仇雨菁很清楚,很多時候,車企最後能夠開發出什麼樣的系統,其實與芯片本身的能力非常相關。如果芯片硬件達不到能力要求,最後要依靠軟件去彌補,就很難做出特别有競争力的産品。所以,芯片本身所支持的架構、整個底層的設計其實非常重要。
“芯馳科技不做低端的國産替代。”仇雨菁強調,“其實現在我們有能力做出全球領先的産品,而且我們希望通過創新能夠賦能客戶做出差異化産品的能力,這是芯馳科技的目标也是創立的價值所在。”
現在,不管是座艙還是智能駕駛,中國的智能駕駛車企已經走到領先隊列,需要打造出全球領先的差異化産品。
智能汽車行業亟需一個基于開放的開發環境打造,具有高度擴展性、兼容性和靈活性的自動駕駛平台工具進行适配。而作為統一開發平台,UniDrive具有極強的可擴展性,可支持從L1/L2級别 ADAS到未來L4/L5級别的Robotaxi的開發,在幫助客戶降低開發成本的同時也能快速滿足市場的不同需求。
如今,車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機械為主的設備,車已經成為未來最大的智能終端。車對芯片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諸如更多軟件支持,算力成倍提升,更快速度叠代等。仇雨菁表示:“從這個發展的角度來看,初創公司的節奏反而能夠更快适應市場的需求。但這也就意味着很多時候我們公司的小夥伴們需要加班加點,尤其是在芯片流片後的一些關鍵節點非常辛苦。但是也正是這樣的韌性與拼勁,才能讓國産芯片殺出一條突圍之路。。”
算法是靈魂,為什麼舍棄算法?
自動駕駛産業鍊不僅巨大、複雜、冗長,而且涉及面很廣,融合了傳感器、計算平台、自動駕駛系統、芯片、汽車制造等多個細分行業,需要産業鍊上的各個環節彼此之間深度合作交流,發揮技術優勢才能真正實現高級别的自動駕駛産業化落地。
“UniDrive是一個非常開放的平台,支持不同的操作系統,也支持不同的一些底層的開發。在智能駕駛領域,其實芯馳科技的定位非常簡單,我們做好底層硬件的芯片支持,然後用戶可以基于這個底層芯片來做開發。”
“其實芯馳并非完全不做算法,我們會做算子覆蓋率非常高的一系列驗證算法,來驗證性能和算力等,但客戶和産業合作夥伴在量産算法方面更具優勢。他們有不斷積累增加的海量道路數據作為基礎,可以在算法上更好地叠代,這是他們的強項,而芯馳的核心目标就是我們就把底層硬件的支撐和算子的調用參考做到極緻。自動駕駛的産業鍊會很長,這個産業未來一定會細分,我們追求的是把各自擅長的事情做好。”
芯片産業發展到今天,已經不是一枚枚單獨的芯片而是漸成生态。在這個生态中,芯馳科技對自身的定位就是堅守做底層芯片的提供商。
“過往,在PC時代出現了英特爾這樣偉大的公司,手機時代出現了高通這樣偉大的公司。未來是智能汽車的時代,我希望這樣偉大的芯片硬件公司能夠出現在中國,并且相信這個公司會是芯馳科技。”仇雨菁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