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這首詞是宋神宗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蘇轼谪居黃州時所寫,當時作者四十七歲,因“烏台詩案”被貶黃州已兩年餘。蘇轼由于詩文諷喻新法,為新派官僚羅織論罪而被貶,心中有無盡的憂愁無從述說,于是四處遊山玩水以放松情緒。正巧來到黃州城外的赤壁矶,此處壯麗的風景使作者感觸良多,更是讓作者在追憶當年三國時期周瑜無限風光的同時也感歎時光易逝,因寫下此詞。
蘇轼簡介:蘇轼(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号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郏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念奴嬌·赤壁懷古》注釋: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大江浩浩蕩蕩向東流去,滔滔巨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
大江:指長江。淘:沖洗,沖刷。風流人物:指傑出的曆史名人。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就是三國周瑜鏖戰的赤壁。
故壘:過去遺留下來的營壘。周郎:指三國時吳國名将周瑜,字公瑾,少年得志,二十四為中郎将,掌管東吳重兵,吳中皆呼為“周郎”。下文中的“公瑾”,即指周瑜。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陡峭的石壁直聳雲天,如雷的驚濤拍擊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萬堆白雪。
雪:比喻浪花。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雄壯的江山奇麗如圖畫,一時間湧現出多少英雄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liǎo),雄姿英發(fā)。
遙想當年的周瑜春風得意,絕代佳人小喬剛嫁給他,他英姿奮發豪氣滿懷。
遙想:形容想得很遠;回憶。小喬初嫁了:喬,本作“橋”。其時距赤壁之戰已經十年,此處言“初嫁”,是言其少年得意,倜傥風流。雄姿英發:謂周瑜體貌不凡,言談卓絕。英發,談吐不凡,見識卓越。
羽扇綸(guān)巾,談笑間,樯(qiáng)橹(lǔ)灰飛煙滅。(樯橹 一作:強虜)
手搖羽扇頭戴綸巾,談笑之間,強敵的戰船燒得灰飛煙滅。
羽扇綸巾:古代儒将的便裝打扮。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綸巾,青絲制成的頭巾。樯橹:這裡代指曹操的水軍戰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種搖船的槳。“樯橹”一作“強虜”,又作“樯虜”,又作“狂虜”。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à)。
我今日神遊當年的戰地,可笑我多情善感,過早地生出滿頭白發。
故國神遊:“神遊故國”的倒文。故國:這裡指舊地,當年的赤壁戰場。神遊:于想象、夢境中遊曆。“多情”二句:“應笑我多情,早生華發”的倒文。華發:花白的頭發。
人生如夢,一尊還(huán)酹(lèi)江月。(人生 一作:人間;尊 通:樽)
人生猶如一場夢,且灑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一尊還酹江月:古人祭奠以酒澆在地上祭奠。這裡指灑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尊:通“樽”,酒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