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是指平時貌似健康的人,因為身體潛在的疾病突然發作或惡化,而發生的出乎意料的迅速死亡。猝死的特點有:死亡迅速、死亡出人意料,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所以心髒性猝死是指病人由于各種心髒原因所緻的突然死亡。
心髒性猝死的病人,原來可能患有心髒病或無心髒病,這類病人在發病前通常沒有任何危及生命的表現,病人常常是突然出現意識喪失,在出現急性症狀後1小時内死亡,屬于非外傷性自然死亡。
特征為91%以上的心髒性猝死是心律失常所導緻的,另外一些意外的情況如心髒破裂、肺栓塞等也會在1小時内迅速死亡。
導緻心髒性猝死的原因很多,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年齡、性别
流行病學分析,年齡的增加是心髒性猝死的危險因素。在兒童1~13歲年齡組所有猝死的19%為心源性,青年14~21歲年齡組心髒性猝死則占所有猝死的30%。中老年心髒性猝死占所有猝死的80%~90%以上,這在很大程度上與冠心病發病率随年齡而增加有關,因80%以上的心髒性猝死患者罹患冠心病。男性心髒性猝死較女性發生率高(約4:1)。
2.高血壓與左心室肥厚高血壓
高血壓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但高血壓導緻心髒性猝死的主要機制是左心室肥厚。
3.高脂血症、低密度脂蛋白的增高
高脂血症、低密度脂蛋白的增高都會導緻冠心病的發生,而冠心病又會引發各種疾病,包括心髒性猝死。
4.飲食
許多流行病學資料均證實,如果過多的飽和脂肪酸及過少的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均增加冠心病發病的危險,而冠心病又會增加心髒性猝死的危險。
5.運動
特别是冠心病病人中科學适當的活動有助于預防心髒驟停,而冠心病又會引發各種疾病,包括心髒性猝死的發生。而劇烈的運動則有可能觸發心髒性猝死和急性心肌梗死。成人11%~17%的心髒驟停發生在劇烈運動過程中或運動後。
6.過度飲酒
有研究發現,适量飲酒可能減少心髒性猝死的發生。但過度飲酒尤其醉酒可增加心髒性猝死發生的危險性,在嗜酒者中通過心電圖檢查,常常發現他們容易發生室速、室顫。
7.吸煙
吸煙是心髒性猝死的觸發因素之一,因吸煙的人容易升高血壓,誘發冠狀動脈痙攣,增加患心髒性猝死的危險。有研究表明,每天吸煙20支與不吸煙者相比每年心髒性猝死發生率分别為31/1000和13/1000。
8.精神因素生活方式的突然改變
個人與社會因素造成的情緒激動及孤獨,生活負擔過重引起的情緒壓抑都與心髒性猝死密切相關。
9.家族史
對有些患者家族史是重要的危險因素。已知某些單基因的疾病如長QT綜合征、Brugada綜合征、肥厚型心肌病、緻心律失常性右心室發育不良、兒茶酚胺能的多形性室性心動過速等易緻心髒性猝死。
10.其他危險因素
包括心室内傳導阻滞、糖耐量試驗異常和肥胖等。都是心髒性猝死發生率增加的因素
來源:摘自阿裡健康醫知鹿健康百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