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導讀
圖為輻照食品标識
你知道什麼是輻照食品嗎?
輻照食品是用(Cs-137或Co-60)産生的γ射線或電子加速器産生的低于10MeV電子束輻照加工處理的食品,包括輻照處理的食品原料、半成品等。常見的輻照食品有馬鈴薯、洋蔥、大蒜、蘑菇、蔬菜、水果、鮮豬肉、牛羊肉、雞鴨肉及其制品,水産、鮮蛋、酒和中成藥、中藥材等。
那麼
食用輻照食品後會不會對我們的健康産生影響?
今天疾控君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關于輻照食品的那些事兒~
輻照的機理
射線直接作用于大分子物質,使DNA、蛋白質、脂類中的化學鍵斷裂,形成交聯物,破壞堿基對,從而殺滅微生物。射線與細胞中其他原子或分子特别是與水分子作用,産生自由基,使食品中具有生物活性的大分子受到損傷。
輻照食品還有殘留射線嗎?
伽瑪射線處理食物,就像烹饪、罐裝或冷凍處理一樣,隻會引起食物分子微小變化,且這種變化是無害的。輻照加工是一種“冷處理”,它不會顯著地提高被處理食物的溫度。這使食物保持更新鮮。而且,它不會像化學處理一樣留下有害的殘留物。另外,處理之後的輻照食物能立即被運輸、儲備,或者立即進食。伽瑪射線輻照過的食品絕對不會帶上放射性,也不會對身體有害。經過超過四十年的研究,現在約有36個國家的大約50多種輻照食物輻照得到承認。正如世界衛生組織所做出的結論:輻照食品就像用巴斯德殺菌法消毒的食物一樣安全,而且有益健康。
輻照對食品有哪些好處?
輻照加工能幫助保存食物,消除危害全球人類健康的食源性疾病,使食物更安全,延長食品的貨架期。輻照能殺死細菌、酵母菌,這些微生物能導緻新鮮食物類似水果和蔬菜等的腐爛變質。輻照還能殺死食品中的昆蟲以及它們的卵及幼蟲。照射也在抑制類似馬鈴薯、洋蔥和大蒜等食物的發芽。
每年,食源性疾病奪取了全球數千生命。聯合國的報告指出,污染的食物是“也許在現代的世界最普及的健康問題減緩經濟活力的重要因素。”根據聯合國估算,每年由于害蟲、細菌、真菌等對谷物的侵害全世界約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食物喪失。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急需新的、更有效的食物保藏技術——輻照技術将是其中的首選。
我國對輻照食品的監管
輻照食品品種須經過國家衛健委審批,嚴禁用輻照加工手段處理劣質不合格的食品;一般不得進行重複照射,特殊情況下可進行重複照射,其總的累積吸收劑量不得大于10kGy;待輻照加工的食品與已輻照加工的食品應當分别放置,防止交叉污染;在包裝上必須貼有國家衛健委統一制定的輻照食品标識。
總之,輻射過的食品是沒有射線殘留的,在商業允許的劑量下處理的輻照食品對食品安全性的影響甚微,對人類健康無任何實際危害,不能因為對輻照技術的恐懼和不了解而阻止輻照技術在食品工業的應用。應加強食品輻照技術的宣傳,讓更多的企業和公衆了解輻照技術對食品安全性的影響,消除人們的心理障礙,推進輻照技術在食品工業的應用,讓輻照技術更好地保障我國的食品安全。
供稿:放射衛生防護所
編輯:健康教育與傳媒科
(圖片來源于網絡)
END
在看你就點點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