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内蒙古包頭四校聯考)已知x溶液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現有四份20 mL 4 mol·L-1的氫氧化鈉溶液分别與下列四種x溶液反應,其中反應最快的是( )
A.10 ℃,20 mL 3 mol·L-1的x溶液
B.20 ℃,30 mL 2 mol·L-1的x溶液
C.20 ℃,10 mL 5 mol·L-1的x溶液
D.10 ℃,10 mL 2 mol·L-1的x溶液
2.(2021·銀川模拟)在一密閉容器中充入1 mol H2和1 mol I2,壓強為p(Pa),并在一定溫度下使其發生反應:H2(g)+I2(g)2HI(g) ΔH<0,下列說法正确的是( )
A.保持容器容積不變,向其中加入1 mol H2(g),反應速率一定加快
B.保持容器容積不變,向其中加入1 mol N2(N2不參加反應),反應速率一定加快
C.保持容器内氣體壓強不變,向其中加入1 mol N2(N2不參加反應),反應速率一定加快
D.保持容器内氣體壓強不變,向其中加入1 mol H2(g)和1 mol I2(g),反應速率一定加快
3.(2019·福州質檢)某恒容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SO2(g)+NO2(g)SO3(g)+NO(g) ΔH=a kJ·mol-1;某科研小組通過實驗測出SO2的轉化率(SO2、NO起始量一定)随條件P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确的是( )
A.10~15 min内反應速率小于15~20 min的反應速率,P為升高溫度
B.10~20 min内反應速率小于20~40 min的反應速率,P為減小SO3的濃度
C.10~15 min内反應速率大于40~50 min的反應速率,P為減小壓強
D.該反應中,随着反應物濃度的減小,反應速率一直減小
4.(2020·安徽省含山中學月考)钼酸鈉和月桂酰肌氨酸的混合液常作為碳素鋼的緩蝕劑。常溫下,碳素鋼在三種不同介質中的腐蝕速率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确的是( )
A.鹽酸的濃度越大,腐蝕速率越快
B.钼酸鈉和月桂酰肌氨酸的濃度相等時,腐蝕速率最小
C.碳素鋼的腐蝕速率不随硫酸的濃度增大而增大,說明反應速率不與c(H+)成正比
D.對比鹽酸和硫酸兩條曲線,可知Cl-也可能會影響碳素鋼的腐蝕速率
5.(2020·遼甯省實驗中學東戴河分校高二月考)生物浸出是用細菌等微生物從固體中浸出金屬離子,有速率快、浸出率高等特點。氧化亞鐵硫杆菌是一類在酸性環境中加速Fe2+氧化的細菌,其浸出ZnS礦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确的是( )
A.浸出過程中不需要補充鐵鹽
B.溫度越高,ZnS浸出速率越快
C.反應Ⅱ的方程式為2Fe3++ZnS===Zn2++2Fe2++S
D.理論上反應Ⅰ中每消耗3.36 L O2(标準狀況)可浸出19.5 g Zn2+
6.(2020·四川省新津中學高二月考)某小組探究實驗條件對反應速率的影響,設計如下實驗,并記錄結果如下:
編号 |
溫度 |
H2SO4溶液 |
KI溶液 |
1%澱粉溶液體積 |
出現藍色時間 |
① |
20℃ |
0.10 mol·L-1 10 mL |
0.40 mol·L-1 5 mL |
1 mL |
40 s |
② |
20℃ |
0.10 mol·L-1 10 mL |
0.80 mol·L-1 5 mL |
1 mL |
21 s |
③ |
50℃ |
0.10 mol·L-1 10 mL |
0.40 mol·L-1 5 mL |
1 mL |
5 s |
④ |
80℃ |
0.10 mol·L-1 10 mL |
0.40 mol·L-1 5 mL |
1 mL |
未見藍色 |
下列說法正确的是( )
A.由實驗①②可知,反應速率v與c(I-)成正比
B.實驗①②③④中,應将H2SO4溶液與澱粉溶液先混合
C.在I-被O2氧化過程中,H+隻是降低活化能
D.由實驗③④可知,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慢
7.(2021·簡陽市陽安中學高二月考)下列說法正确的是( )
A.使用催化劑能夠降低化學反應的反應熱(ΔH)
B.FeCl3和MnO2均可加快H2O2分解,同等條件下二者對H2O2分解速率的改變相同
C.探究溫度對硫代硫酸鈉與硫酸反應速率的影響時,應用以下操作順序:先将兩種溶液混合并計時,再用水浴加熱至設定溫度,測反應速率
D.探究催化劑對H2O2分解速率的影響:在相同條件下,向一支試管中加入2 mL 5% H2O2和1 mL H2O,向另一支試管中加入2 mL 5% H2O2和1 mL FeCl3溶液,觀察并比較實驗現象
8.(2020·北京延慶期中)某同學在實驗室研究鋅與酸的反應,實驗數據如下:
實驗序号 |
鋅質量 |
鋅狀态 |
c(H2SO4) |
V(H2SO4) |
金屬消失時間 |
1 |
0.10 g |
顆粒 |
0.5 mol·L-1 |
50 mL |
500 s |
2 |
0.10 g |
粉末 |
0.5 mol·L-1 |
50 mL |
50 s |
3 |
a g |
顆粒 |
1.0 mol·L-1 |
50 mL |
125 s |
分析上述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1和2表明,________對反應速率有影響。
(2)實驗1和3研究的是反應物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則a=________。
(3)該同學研究發現:相同的鋅粒分别與H2SO4、鹽酸反應(操作如右圖),現象差異明顯(稀鹽酸中鋅表面産生氣泡的速率要比稀硫酸快)。
該同學對産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提出兩種假設:
a.氯離子對反應起促進作用,加快了反應的進行;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減緩了反應的進行。
為進一步證實自己的猜想,該同學在室溫下,分别取5 mL 0.2 mol·L-1鹽酸,一份加入一定量的固體______(填“所加試劑化學式”),另一份作對比實驗,再分别同時加入完全相同的鋅粒,比較反應速率的大小。
(4)鋅粒和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時,往往加入少量CuSO4粉末,可加快産生H2的速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結合化學方程式作出合理解釋)。
9.(2020·安徽省含山中學月考)某酸性工業廢水中含有K2Cr2O7。光照下,草酸(H2C2O4)能将其中的Cr2O轉化為Cr3+。某課題組研究發現,少量鐵明礬[Al2Fe(SO4)4·24H2O]即可對該反應起催化作用。為進一步研究有關因素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探究如下:
(1)在25 ℃下,控制光照強度、廢水樣品初始濃度和催化劑用量相同,調節不同的初始pH和一定濃度草酸溶液用量,做對比實驗,完成以下實驗設計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實驗編号 |
初始pH |
廢水樣品體積/mL |
草酸溶液體積/mL |
蒸餾水體積/mL |
① |
4 |
60 |
10 |
30 |
② |
5 |
60 |
10 |
30 |
③ |
5 |
60 |
_______ |
_______ |
測得實驗①和②溶液中的Cr2O濃度随時間變化關系如圖所示。
(2)上述反應後草酸被氧化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①和②的結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①中O~t1時間段反應速率v(Cr3+)=________ mol·L-1·min-1(用代數式表示)。
(4)該課題組對鐵明礬[Al2Fe(SO4)4·24H2O]中起催化作用的成分提出如下假設,請你完成假設二和假設三:
假設一:Fe2+起催化作用:
假設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設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請你設計實驗驗證上述假設一,完成下表中内容。
[除了上述實驗提供的試劑外,可供選擇的藥品有K2SO4、FeSO4、K2SO4·Al2(SO4)3·24H2O、Al2(SO4)3等。溶液中Cr2O的濃度可用儀器測定]
實驗方案 (不要求寫具體操作過程) |
預期實驗結果和結論 |
10.(2020·懷仁市第一中學高二月考)KI溶液在酸性條件下能與氧氣反應。現有以下實驗記錄,回答下列問題:
實驗編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溫度/℃ |
30 |
40 |
50 |
60 |
70 |
顯色時間/s |
160 |
80 |
40 |
20 |
10 |
(1)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3)實驗試劑除了1 mol·L-1 KI溶液、0.1 mol·L-1 H2SO4溶液外,還需要的指示劑是________。實驗儀器除了試管、試劑瓶、膠頭滴管、溫度計外,還需要的儀器是________。
(4)上述實驗操作中除了需要(3)的條件外,還必須控制不變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溫度 B.指示劑的濃度
C.試劑的用量(體積) D.試劑添加的順序
(5)若要進行酸性強弱對反應速率的影響的探究實驗,你會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碘在科研與生活中有重要作用,某興趣小組用0.20 mol·L-1 KI、0.4%澱粉溶液、0.20 mol·L-1 K2S2O8、0.010 mol·L-1 Na2S2O3等試劑,探究反應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已知:S2O+2I-===2SO+I2(慢)
I2+2S2O===2I-+S4O(快)
(1)向KI、Na2S2O3與澱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K2S2O8溶液,當溶液中的Na2S2O3耗盡後,溶液顔色将由無色變為藍色,為确保能觀察到藍色,S2O與S2O初始的物質的量需滿足的關系為n(S2O)∶n(S2O)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實驗中不使用Na2S2O3溶液,可能存在的不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探究反應物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設計的實驗方案如表所示:
實驗序号 |
試劑體積V/mL |
顯色時間t/s | ||||
K2S2O8溶液 |
KI |
水 |
Na2S2O3溶液 |
澱粉溶液 | ||
① |
10 |
10 |
0 |
4 |
1 |
26.8 |
② |
5 |
10 |
5 |
4 |
1 |
54.0 |
③ |
2.5 |
10 |
V1 |
4 |
1 |
108.2 |
④ |
10 |
5 |
5 |
4 |
1 |
53.8 |
⑤ |
5 |
7.5 |
7.5 |
4 |
V2 |
t1 |
表中V1=______ mL,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V2=______ mL,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顯色時間t1大約是________________。
(4)根據表中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