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思維導圖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思維導圖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5-02 14:17:56

運動和力的關系是怎樣的?從遠古至今天,人們一直在探尋着。但從亞裡士多德 “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的觀點,到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力的真正效應不是使物體運動,而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态”,牛頓第二定律給出力和加速度的定量關系“F=ma”卻經曆了漫長的歲月。從探究“馬拉車前進的原因”,到現代研究“火車提速”、“嫦娥奔月”,人們從未停止過探索的腳步。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思維導圖(高中物理最重要)1


本講探究牛頓第二定律在動力學問題中的應用。

尋根溯源·根題展現

【根題】(人教版新課标必修1第90頁例2)一個滑雪者,質量m=75kg,以v0=2m/s的初速度沿山坡勻加速滑下,如圖1甲所示,已知山坡的傾角θ=30°,在t=5s的時間内滑下的路程x=60m,且此時滑雪者剛好到達山坡底端。g=10m/s2。

(1)求滑雪者受到的阻力(包括摩擦和空氣阻力)。

(2)若滑雪者到達山坡底端後沿水平面繼續滑行,此時所受阻力為其重力的0.2倍,求滑雪者沿水平面滑行的路程。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思維導圖(高中物理最重要)2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思維導圖(高中物理最重要)3

【點評】本題是典型的動力學問題,代表了牛頓運動定律應用的兩種基本類型,高考題中衆多的斜面問題都可以從本題中找到解題的思路和方法。

方法總結·規律提練

一、牛頓運動定律應用的兩種基本類型

(1)已知物體的受力情況,求解物體的運動情況。

解決這類題目,一般是應用牛頓運動定律求出物體的加速度,再根據物體的初始條件,應用運動學公式,求出物體運動的情況,即求出物體在任意時刻的位置、速度或運動時間等,流程圖如下: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思維導圖(高中物理最重要)4

(2)已知物體的運動情況,求解物體的受力情況。

解決這類題目,一般是應用運動學公式求出物體的加速度,再應用牛頓第二定律求出物體所受的合外力,進而求出物體所受的其他外力。流程圖如下: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思維導圖(高中物理最重要)5

這兩種情況,力與運動間,均是以加速度為聯系的橋梁。

二、斜面上的常見受力情景圖和相應的基本方程

牛頓第二定律作為力學的兩大支柱之一,是高考考查的重點,無論在哪份試卷中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物體在斜面上的受力分析又是重中之重。下面以"斜面"為突破口,找到應用牛頓第二定律解題的密碼。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思維導圖(高中物理最重要)6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思維導圖(高中物理最重要)7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思維導圖(高中物理最重要)8

考場精彩·衍題百變一、斜面上的動力學問題

【衍題1】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思維導圖(高中物理最重要)9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思維導圖(高中物理最重要)10

【衍題2】如圖所示,m=1.0kg的小滑塊以v0=1m/s的初速度從傾角為53°的斜面AB的頂點A滑下,不計滑過B點時的機械能損失,BC段斜面傾角為37°,滑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A點離B點所在水平面的高度h=1.2m。最大靜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動摩擦力,取g=10m/s2,sin37°=0.6,cos37°=0.8。

(1)求滑塊到達B點時的速度大小。

(2)從滑塊到達B點時起,經0.6s正好通過C點,求BC之間的距離。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思維導圖(高中物理最重要)11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思維導圖(高中物理最重要)12

【點撥】本題第(2)問出錯率相當高,大都是未經分析而将題給的0.6s直接代入公式進行計算,犯了“硬套公式”的錯誤。

二、動力學極值問題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思維導圖(高中物理最重要)13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思維導圖(高中物理最重要)14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思維導圖(高中物理最重要)15

【點評】這道題的第(1)問考查運動學知識,不涉及牛頓運動定律,難度較小;但也有不少同學沒有仔細審題,看到題目就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試圖應用牛頓運動定律求解加速度,結果走了彎路,浪費了時間。第(2)問求解拉力F的最小值以及方向,對考生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要求較高。從閱卷情況看,有相當多的考生雖然列出物理方程,卻因無法求解而失分。

三、巧用正交分解法,速解動力學問題

【衍題4】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思維導圖(高中物理最重要)16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思維導圖(高中物理最重要)17

【點評】應用正交分解法時,應當本着需要分解的力盡量少的原則來建立坐标系,比如斜面上的平衡問題,一般沿平行斜面和垂直斜面建立直角坐标系,這樣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就落在坐标軸上,隻需分解重力即可.當然,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坐标系的選取不是一成不變的,要依據題目的具體情景和設問靈活選取.

【總結】

以上四個題目,均是以斜面為情景的動力學問題,均是以“根題”為核心衍化而來的。對于斜面上的動力學問題,做好“兩分析”是關鍵,即受力分析和運動分析。受力分析時畫出受力圖,運動分析時畫出運動草圖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正交分解法。把某一個或多個矢量(如力、速度、加速度、位移等)沿兩個相互垂直的坐标軸(x軸和y軸)進行分解,再在這兩個坐标軸上列式求解.它是分析解決平衡問題、動力學問題、運動的合成與分解問題的基本方法.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正交分解法是一種純粹的數學方法,建立坐标軸時可以不考慮力的實際作用效果.這也是此法與分解法的不同.分解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合成(求某一方向的合力或總的合力).而合理恰當地建立坐标系可以簡化解題過程,收到化繁為簡的效果.

(2)用正交分解法求解牛頓定律問題的一般步驟:①受力分析,畫出受力圖,建立直角坐标系,确定正方向;②把各個力向x軸、y軸上投影;③分别在x軸和y軸上求各分力的代數和Fx、Fy;④沿兩個坐标軸列方程Fx=max,Fy=may。如果加速度恰好沿某一個坐标軸,則在另一個坐标軸上列出的是平衡方程。

拓展延伸·縱橫推演一、“剛要分離”找臨界

【衍題5】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思維導圖(高中物理最重要)18

【點評】求解本題的關鍵是分析“相互接觸的物體分離時的臨界條件”。相互接觸的物體在剛好要分離時(也是恰好沒有分離的狀态)的條件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運動學條件,即兩物體還有相同速度和相同加速度(本題中物體B和C剛要分離時,B的速度和加速度仍為零);二是動力學條件,即兩個物體間彈力恰為零(假設彈力不為零,則兩物體此時還“壓”在一起,當然不會分離),抓住以上特點,即可順利解題。

二、形象語言識圖像

【衍題6】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思維導圖(高中物理最重要)19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思維導圖(高中物理最重要)20


【點評】解決本題的關鍵,先對雪橇進行受力分析,畫出正确的受力圖,然後由正交分解法列出牛頓第二定律的方程。從物理圖像上分别讀取初、末兩個狀态的速度和加速度值,代入方程組便可确定能夠求解的物理量。

三、整體、隔離巧變換

【衍題7】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思維導圖(高中物理最重要)21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思維導圖(高中物理最重要)22

【衍題7】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思維導圖(高中物理最重要)23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思維導圖(高中物理最重要)24

【點評】對于有共同加速度的連接體問題,一般先用整體法由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根據題目要求,将其中的某個物體進行隔離分析并求解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将整體作為研究對象時,物體間的内力不能列入牛頓定律方程中,因為内力不影響整體的加速度。

若一個系統内各個物體的加速度不相同,如本題中物塊有加速度而斜面體沒有加速度,整體法仍然适用。這裡依據的是力的獨立作用原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F=ma”中的質量m與研究對象的對應。

【總結】

整體法和隔離法作為選擇研究對象的基本能力,在動力學問題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整體法:在研究物理問題時,把所研究的對象作為一個整體來處理的方法稱為整體法,采用整體法可以避免分析整體内部各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常常使受力簡單明了。隔離法:把所研究對象從整體中隔離出來進行分析,采用隔離物體法能使單個物體的受力特征突顯出來。

選取的原則:不涉及物體之間相互作用力時,采用整體法;涉及物體間相互作用力時采用隔離法。

整體和局部是相對統一的。一般問題的求解中,随着研究對象的轉化,往往兩種方法交叉運用,相輔相成。所以,兩種方法的取舍,并無絕對的界限,必須具體分析,靈活運用,無論哪種方法均以盡可能避免或減少非待求量(即中間未知量的出現,如非待求的力)的出現為原則。

小試身手·根題精練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思維導圖(高中物理最重要)25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思維導圖(高中物理最重要)26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思維導圖(高中物理最重要)27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思維導圖(高中物理最重要)28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思維導圖(高中物理最重要)29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思維導圖(高中物理最重要)30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思維導圖(高中物理最重要)31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思維導圖(高中物理最重要)32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思維導圖(高中物理最重要)33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思維導圖(高中物理最重要)3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