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在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後,經過數年的休養生息,開始着手進行統一戰争。北征太原铩羽而返,趙匡胤并沒有為一時的失利而裹足不前,而是很快把目光又轉向了南方的殘餘割據勢力之一——南漢。
南漢政權是唐末任嶺南節度使的劉隐始創,他趁中原戰亂不休,向朱溫行賄,求得嶺南一方節度使之職。後梁立國,更進封他為南海王。
劉隐南海王沒有做幾天就一命嗚呼,他的弟弟劉陟繼位,覺得王做起來沒有皇來的威風八面,索性僭稱帝号,定都廣州。國号“大漢”,史稱南漢。
趙宋建國之初,南漢的國主是劉鋹。這個家夥不恤國事、荒淫無度,搞得嶺南地方民怨沸騰。不等趙匡胤打上門來,居然主動挑釁,派兵侵宋境。地方官員立刻上奏朝堂,請發兵征讨。
開寶三年,趙匡胤在準備充分之後,命潭州防禦使潘美(即後世文學影視作品中構陷楊家将的潘仁美)擔任大将率軍讨伐南漢。
宋軍大至,邊将急忙向劉鋹報警告急。
此前,劉鋹聽從了身邊寵信宦官的勸谏,将自己的兄弟盡數誅除,就連朝中宿将舊臣也多因奸佞的讒構而下獄誅殺殆盡。此時國中“樓艦皆毀、兵器又腐”,聞知宋人征伐,“内外震恐”。
劉鋹硬起頭皮派出了龔澄樞等親信太監各拒要沖之地,以禦宋軍。
九月,宋軍兵臨賀州城下。太監太師龔澄樞不敢抵敵,棄城遁歸。
劉鋹另遣大将率兵來戰,卻被潘美與尹崇珂設伏兵殺的大敗,大将也陣亡。宋軍一路攻城拔寨,于十二月,殺至韶州城下。
南漢大将李承渥率兵數萬結陣于蓮花峰下,準備與宋軍見個真章。
眼見的情勢危急,劉鋹此番将秘不示人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象陣”也拿了出來。
劉鋹平素命手下馴化了許多大象,教以戰陣之事。每隻大象背上可以載十餘名軍兵,他打算靠這些‘肉坦克’向宋軍展開最後的沖鋒。
象群在從前每用于戰陣,既壯軍威、又震懾敵手,基本上是無堅不摧。對方兵将一見這些龐然大物,無不心驚膽顫之餘,望風逃遁。
南漢将士卻不知宋将潘美絕非等閑之輩可比,早在乾德二年,南漢侵犯譚州,就曾被潘美殺的落荒而逃。宋将潘美非但是南漢将士的克星,甚至成了南漢君臣的噩夢。
在現代人眼中的大象,在宋時卻隻是尋常之物。隻從河南簡稱‘豫’之上,就可以看出:彼時的大象在河南地方多有分布,‘豫’字從形分析就是一個人手牽象的意思。
潘美率宋軍遠來,自然對南漢的種種戰法有所準備。當看到南漢陣中出現象群之後,并沒有表現出張皇失措。令旗揮處,從宋軍陣中閃出數千軍兵,人人手中強弓勁弩引而不發。一聲令下之後,頓時箭如飛蝗。
南漢軍中,軍士們正驅趕了大象向宋軍發起了沖鋒。騎在象背上的南漢兵士被宋軍呼嘯的箭雨射的不辯東西,未及躲避就成了刺猬。
高踞在象背之上,實在是避無可避。
大象雖然皮糙肉厚,終究是血肉之軀,在宋軍強弓硬弩的攻擊之下,照樣痛不可當。這些畜生負痛之下,扭頭就逃。象背上驅象的軍卒這時早已陣亡,失了控馭的象群拼命回竄。
這些平日克敵的利器,小眼通紅、慘号着,龐大的身軀在漫天塵埃中若隐若現,以排山倒海之勢沖撞而至。南漢軍士驚的魂飛魄散,丢盔棄甲狼狽而逃。潘美見狀,指揮宋軍在後掩殺。
此役,除大将李承渥僅以身免之外,數萬南漢軍兵或死或降。
宋軍攻克北門鎖鑰重鎮韶州,南漢國門洞開無險可守,已呈敗亡之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