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之英文縮寫
GDP:國内生産總值
GNI:國民總收入
C:消費
S:儲蓄
I:投資
G:政府購買
Y:總收入
T:政府淨收入
(M-X):國外部門儲蓄
(T-G):政府儲蓄
(X-M):淨出口
(一)國内生産總值的含義、形态和計算方法
1.國内生産總值的含義
國内生産總值(GDP)是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内生産活動的最終成果。
2.國内生産總值的形态
國内生産總值有3種形态,即價值形态、收入形态和産品形态。具體如下:
3.國内生産總值(GDP)與國民總收入(GNI)的關系
國民總收入就是過去所常用的國民生産總值,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終結果。國民總收入是一個收入概念,而國内生産總值是一個生産概念。
國民總收入=國内生産總值 來自國外的淨要素收入
4.國内生産總值的計算方法
國内生産總值的計算方法有3種,具體見下表:
(二)兩部門、三部門、四部門儲蓄—投資恒等式
(三)消費和儲蓄
1.三種消費理論
2.消費函數與儲蓄函數的關系
消費函數和儲蓄函數互為補數,消費 儲蓄=收入,消費傾向與儲蓄傾向的關系如下表所示:
(四)投資函數及投資乘數
1.投資函數
投資是購置物質資本(如廠房、設備和存貨,以及住房建築物)的活動,即形成固定資産的活動,一般不包括金融投資在内。
決定投資的因素主要有實際利率、預期收益率和投資風險等,預期通貨膨脹率和折舊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投資。投資的成本取決于實際利率,如果投資的預期收益率既定,則實際利率越高,投資成本越高,投資就會減少,因此投資是利率的減函數。如果假設投資和利率之間呈線性關系,則投資函數可寫成:
I=I(r)=e-dr
e——自主投資,是由于人口、技術、資源等外生變量的變動所引起的投資,與利率無關,即使利率為零也會存在。
-dr——引緻投資,随利率的變化呈反方向變化。
2.投資乘數
乘數也叫倍數,即一個因素或變量的變化對整個社會經濟活動的影響程度。
公式表明投資乘數k為邊際儲蓄傾向s的倒數。
(五)簡單的國民收入決定
總收入=總支出
總支出=消費 投資 政府購買 淨出口
總收入=消費 投資 政府購買 淨出口
消費=自發消費 邊際消費傾向×總收入(凱恩斯的消費函數)
總收入=(自發消費 邊際消費傾向×總收入) 投資 政府購買 淨出口
兩部門經濟中,均衡國民收入=(自發消費 投資)/邊際儲蓄傾向
(六)總需求的含義及影響因素
(七)總供給的含義及影響因素
1.總供給的含義及影響因素
2.總供給曲線
由于決定供給的價格和成本中的工資在長期中具有靈活性,在短期具有黏性或缺乏彈性,因而總供給曲線分為長期和短期兩種形式。見下表:
3.總供求模型
(1)長期來看,影響價格總水平的是總需求 (因為長期總供給曲線是垂直線)
(2)短期來看,總需求和總供給共同影響價格總水平,如下圖:
若假定在短期内總供給曲線不變,由于總需求的增長使總需求曲線向右平行移動,則會導緻價格總水平上漲,這就是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的基本模型,如下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