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号中學物理與你攜手同行,希望能助你一臂之力!你遇到的困難正是我想解決的!
中考化學重難點輕松突破系列正在推進當中,敬請關注!
一、質量守恒定律
1. 定義: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後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2. 化學反應前後的六個“不變”:原子種類不變、原子數目不變、原子質量不變、元素種類不變、元素質量不變、物質總質量不變。
3. 化學反應前後的兩個“一定變”:物質種類一定變、分子種類一定變。
4. 化學反應前後的兩個“可能變”:元素化合價可能變、分子數目可能變。
注意:①質量守恒定律隻适用于一切化學變化,不适用于物理變化。
②隻有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才能計入質量守恒的計算等式中,沒有參加反應的剩餘物質的質量不能計入。
③質量守恒的等式兩邊都是質量總和,所以參加反應的各物質質量和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要算齊全。
④質量守恒定律隻适用于質量的計算,不适用于體積的計算。
二、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
1. 解釋反應前後物質的質量變化
2. 推斷反應物或生成物的組成元素
如,已知酒精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據這一事實,推斷出酒精中肯定含有什麼元素?可能含有什麼元素?則可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後元素種類不變,得到如下推斷:
3. 求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
如,在A 2B=C D的反應中,5克A跟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應,生成3克C和10克D,則B的質量可直接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的定義——參加反應物質質量總和=反應生成物質質量總和,求得m(B)=3g 10g—5g=8g。
4. 确定某物化學式
表格中所差的C、H原子即在X中,由于X前面化學計量數為2,所以每個X中有2個碳原子和2個氫原子,即X化學式為C2H2。
5. 根據質量守恒,作簡單計算
如,加熱a克氯酸鉀和b克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完全反應後得剩餘固體c克,要求生成的氧氣的質量,可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後,物質總質量不變,即可求出:
反應前物質總質量=(a b)克
反應後物質總質量=c克 氧氣質量
故,氧氣質量=(a b-c)克
注意:盡管二氧化錳是本反應的催化劑,反應前後質量不變,不算參加反應的物質質量,但二氧化錳反應後仍存在于剩餘固體中,所以c克中已包含了b克的二氧化錳質量。本題按化學反應前後物質總質量不變計算較為簡單。
例題 在一個密閉容器中加入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後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
通過分析、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确的是( )
A. 測得反應後丁物質的質量為12g
B. 乙物質一定是催化劑
C. 反應 中甲、丙、丁的質量比為7∶12∶5
D. 該反應是分解反應
解析:根據反應前後質量的變化判斷是反應物還是生成物,甲反應前是3g,反應後為10g,質量增加了7g,是生成物,丙反應前是20g,反應後為8g,質量減少了12g,是反應物,而乙的質量在反應前後不變,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判斷丁為生成物,且生成的質量為12g-7g=5g,故丁的待測值為7g 5g=12g,故反應可表示為:丙=甲 丁;
A. 測得反應後丁物質的質量為12g,正确;
B. 乙的質量在反應前後不變,而是否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并不知道,故隻能說乙物質可能是催化劑,不是一定,乙還可能是不參加反應的雜質,錯誤;
C. 反應中甲、丙、丁的質量比為7∶12∶5,正确;
D. 該反應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物質,是分解反應,正确,故選B。
答案:B
點撥:質量守恒的表格題中一般給出的數據是反應前質量和反應後質量。但能代入質量守恒定律等式計算的是參加反應的質量,所以所給數據均不能代入質量守恒等式計算,應先計算反應前後質量差△m,才是參加反應的質量。因此為了解題準确快速,可做如下圖的筆記,反應後質量增加的記為正值,為生成物,反應後質量減少的記為負值,為反應物,反應前後質量不變的記為0,可能為催化劑,也可能為不參加反應的雜質。各物質的△m之和為0。遇到這類題目首先要想到“見表格求差值”。
【易錯警示】
易錯點:微觀示意圖相關的化學反應計算
失分點:根據化學反應微觀示意圖,計算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比或分子個數比。
錯因:不配平化學反應方程式直接計算。
奪分法:先根據微觀示意圖寫出正确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再進行反應相關的計算。
例題 下圖表示治理汽車尾氣所涉及反應的微觀過程。下列說法正确的是( )
A. 圖中涉及的物質均為氧化物
B. 反應物和生成物均含有毒氣體
C. 生成單質與化合物的質量比為7∶22
D. 生成物的分子個數比為1∶1
解析:根據題中的圖示及微觀結構示意圖可知A圖中涉及的物質均為氧化物是錯誤的叙述,因為反應後産生的氮氣屬于單質;B. 反應物和生成物均含有毒氣體是錯誤的叙述,生成物中并沒有有毒氣體;C. 根據原子種類和數目守恒,寫出方程式:2CO 2NO=N2 2CO2,可知生成物為單質N2和化合物CO2,其質量比為:(14×2)∶(12 160)×2=28∶88=7∶22是正确的叙述;D. 生成物的分子個數比為1∶1,是錯誤的叙述,生成物的分子個數比為1∶2,故選C。
答案:C
點撥:口訣:見小球寫化學式,見反應配平方程式(根據原子種類和數目不變),然後再計算。
@頭條教育感謝你的一直關注!更多物理資料,可以進入中學物理的主頁,點擊文章,視頻進行選擇性觀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