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大家在創作中多愛用“闌珊”一詞,但闌珊到底表達何種含義?遍查各種注解,似乎都是意猶未盡、都不太滿意。
幼安說:“衆裡尋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裡“闌珊”一般釋為:零落稀疏的樣子。我認為還應有燈昏意遙處的柔曼姿态意。
後主說:“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這裡“闌珊”一般釋為:衰殘。我認為首先還應是一種春意漸消時的扶搖婀娜的柔曼姿态,還帶有對暮春時節的哀怨和留戀。
納蘭說:“無言暗将紅淚彈。闌珊,香銷輕夢還。”這裡“闌珊”一般釋為:稀疏零落。 我認為這樣解釋不對,這裡主要還是描寫女主閨怨時的“懶起畫蛾眉”神态。
柳七說:“殘月朦胧,小宴闌珊,歸來輕寒凜凜。”我認為這裡“闌珊”一有夜深酒宴結束之意,二有賓客們散席時的醉意蹒跚的姿态,三有分别時的不舍與哀怨。
闌:欄杆、籬笆、木檻。檻通闌,如:江檻、虛檻、畫檻、亭檻、竹檻等。闌引申出的意境是暗遠遮障,模糊不清。《紅樓夢》中妙玉自稱檻外人,因此,構闌為牢的圍城心态,願望被束縛時的無奈,也有孤寂冷清的含義。另外,闌有“将近”之意,引申為:枯萎、衰敗、凋零之意,如:夜闌、星闌、闌散、闌殘。
珊珊:除了形容衣飾玉佩輕觸的聲音外,還引申出女子、柳絲、春意、酒酣後等多情搖曳多姿的樣子。
所以,闌珊是一個複雜概念,首先她是一種姿态、一種模樣。另外,她是景語和情語相複合一種心裡感受:有殘敗凋零的不甘、有欄束不達的無奈,更有朦胧意境下寫意畫的留白、讓你充滿可能的想象,還有婀娜搖曳、千嬌百媚、風情萬種的柔姿,以及隐隐的風鈴般玉觸磬敲的清脆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