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寶馬森林城市

寶馬森林城市

旅遊 更新时间:2024-07-28 11:22:17

澎湃新聞記者 王昀

城市是應對氣候變化和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載體。就在一年之前,2020年9月22日,中國明确提出,将力争于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全球曆史上達成“雙碳”目标的最短時間。那麼,我們身處其間的城市,需要采用怎樣的手段,才能既保證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又能與全世界攜手達成緊迫而艱巨的控溫目标?

寶馬森林城市(城市呼吸BMW卓越城市講堂)1

2021 BMW卓越城市講堂,場外“城市呼吸”裝置。本文圖片均為 澎湃新聞記者 權義 圖

這關乎未來每個人的生産生活形态。2021年9月22日,以“城市呼吸”為題,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澎湃研究所、寶馬中國聯合主辦的2021 BMW卓越城市講堂在北京舉行。講堂邀請了各界專家、實踐者,從衣食住行等方面入手,來探讨在“雙碳”目标之下,城市的生産生活當如何變革。

寶馬森林城市(城市呼吸BMW卓越城市講堂)2

講堂的主持人,同濟大學特聘教授、可持續發展與管理研究所所長諸大建。

減少碳排放,應該就像日常生活的呼吸,不必刻意用力,就能自然完成。講堂的主持人,同濟大學特聘教授、可持續發展與管理研究所所長諸大建提到,過去四十年,我們要解決的是工業化問題,滿足的是對物質生活的需求,經濟增長與碳排放同步增加,而未來的四十年,發展要與碳排放脫鈎,從最新的數據看,已經壓低了碳排放的速度,要走向後工業文明的生态文明。當下恰是這個轉變的時點。

寶馬森林城市(城市呼吸BMW卓越城市講堂)3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林松添會長。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領導人給出的應對全球挑戰的答案。我們沒有忘記,正是由于中國同歐盟的團結協作,促成聯合國達成《巴黎氣變協定》。今年4月,中法德領導人舉行視頻峰會,決定打造中歐綠色夥伴關系。”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林松添會長也特别指出:“寶馬在創新、綠色發展和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方面走在前列。寶馬等德企,始終和中國的改革開放結伴同行。這就是合作共赢、共同發展的典範。德國和歐洲在綠色發展領域具有先進技術和經驗,雙方優勢互補性強,合作前景廣闊。我們願為中德、中歐人民友好,促進合作共赢、共同發展搭建更多橋梁。”

寶馬森林城市(城市呼吸BMW卓越城市講堂)4

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樂先生。

而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樂先生表示,這就是中國所說的“同呼吸,共命運”,而寶馬将“可持續”作為在中國的核心戰略目标。要平衡商業成功與脫碳挑戰,就要依靠合作與創新的力量。因為任何一個單體都無法單獨應對可持續所帶來的挑戰,寶馬為減排設立了明确目标,并擴展到全價值鍊條;而負責任的資源管理也至關重要,寶馬開創性地引入了“循環設計”理念,從設計之初就考慮到回收流程,并積極與科技巨頭、初創企業合作,尋求創新方案。

寶馬森林城市(城市呼吸BMW卓越城市講堂)5

澎湃新聞總裁、總編輯劉永鋼。

澎湃新聞總裁、總編輯劉永鋼則申明了媒體的工作任務。他指出,減碳不光是能源系統和工業部門的工作。各界的環境意識、對減碳過程的監督等,與信息傳播密不可分。澎湃新聞将報道更多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的嘗試,聽取更多來自不同層面的研究和建議,跟蹤更多減碳措施落實的具體工作,倡導更多單位和個人力所能及的做法。“借助組織講堂活動,我們超越媒體,回到企業公民的本位,更直接地踐行了我們的責任和義務。”劉永鋼說到。

而衣食住行方面的低碳策略,都指向城市微觀結構的重塑。

寶馬森林城市(城市呼吸BMW卓越城市講堂)6

世界資源研究所中國城市部門主任劉岱宗。

9月22日正值每年一度的綠色出行日。講堂以“卓越的城市交通淨零排放之路”開場。世界資源研究所中國城市部門主任劉岱宗指出,在碳減排工作中,城市交通是非常重要而艱巨的部分。城市可采取促進汽車電動化、使用公交和創造步行環境等方法,來設計交通零碳路徑。全球諸多企業設立了科學減碳目标,寶馬也是其中優秀範例。

人和環境如何才能和諧共處,而不是單純追求經濟增長?這可能需要反思和改變城市運轉的邏輯。同濟大學副校長、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院士婁永琪認為,可以用設計去撬動。他以“後疫情視角的社區營造”為題,指出社區可以是城市創新的終端,是未來生活實驗室,在此基礎上,可以用設計的力量,達成對既有價值體系的重新認識,形成更為低碳的城市運行邏輯。

寶馬森林城市(城市呼吸BMW卓越城市講堂)7

食物森林創始人裘成。

人所吃的絕大部分食物來自土壤。農業土壤在涉及糧食安全和氣候變化方面可以發揮關鍵作用。食物森林創始人裘成指出,中國城市垃圾中的50-60%可以用于土壤轉化,恢複土壤的生命力,創造食物的循環經濟。因此,需要支持再生農業,利用城市有機垃圾轉化土壤,發展“再生有機”食物認證,提倡可持續飲食。

寶馬森林城市(城市呼吸BMW卓越城市講堂)8

北京大學建築與景觀設計學院副教授李迪華。

在居住環境方面,北京大學建築與景觀設計學院副教授李迪華指出,需要創設更多時間陪伴家人的低碳社區。因為居民參與應對,是緩解和适應氣候變化的薄弱環節,可創造更多有利于戶外活動和鄰裡交流的環境,以便形成社區支持,積累無數細小的良善行動,讓居民明确意識到自己在進行低碳生活。

該如何設想碳中和之下的生活?國家氣候戰略中心戰略規劃部主任柴麒敏指出,城市的多元參與是減排的新力量,已提出碳達峰預期目标的行業和企業,形成了頭雁效應。雙碳也成為城市發展的新标尺,帶來新的土地價值、人力資源的健康價值,以及産業投資新維度。正在嘗試的碳普惠等機制,也會營造綠色低碳生活新時尚。它們共同塑造碳中和生活的新組織形态。

寶馬森林城市(城市呼吸BMW卓越城市講堂)9

講堂聽衆。

在頂層政策目标、個人自願減排之外,低碳工作離不開科技創新的推進、系統層面的組織和執行。講堂上還發布了澎湃新聞澎湃研究所部門所總結編寫的《低碳72策:實務者言》。從能源轉型、産業升級、生态建築、低碳交通、循環經濟、綠色金融、科技創新和基于自然等八個方面入手,收集了各方的實踐和說法。也是為當下低碳工作的推進提供一份參考和記錄。

或許,城市的氣候雄心,要落到實處,都是具體而微的。城市呼吸,就需要面向自然,構建新的價值鍊條。接下來,我們還将發布講堂實錄整理,敬請期待。

責任編輯:張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