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對聯是傳統文化的瑰寶,值得一代代傳承下去。
雖然現在喜歡對聯的朋友不太多了,但我相信,對聯文化會一直傳承下去的。
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對聯達人。喜歡對聯的朋友一定要動動手指,關注我哦。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背後有故事的2副精品對聯,妙趣橫生,對仗工整,太絕了!
喜歡對聯的朋友,趕緊把文章收藏下來吧。
第1副對聯:二分山色三分水;五鬥功名八鬥才。
清代有個姓曹的官員擔任江西彭澤的縣令,他的朋友給他送了這副對聯。
這副對聯運用典故,巧妙拍馬屁于無形,妥帖工整,趣味十足。不得不說,對聯真是寫得太絕了。
上聯契合彭澤所在之地。彭澤位于江西省最北部,贛皖兩省交界處,北瀕長江,南為山區,有山有水。
“二分山色三分水”,巧妙運用數字詞,瞬間在讀者腦海裡産生畫面感。這種寫法,與濟南大明湖的名聯如出一轍:“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下聯同樣運用數字詞,與上聯對仗工整。而且下聯巧妙找到了曆史上的兩個相關典故。
五鬥功名指的是陶淵明擔任彭澤縣令的時候,不為五鬥米折腰,辭官回鄉去了。這是切地。
八鬥才,是誇贊曹植的典故。謝靈運說:“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鬥,我得一鬥,自古及今共用一鬥。”
因為這個知縣姓曹,所以用八鬥才的曹植來類比誇贊曹縣令。這就是切姓。
下聯意思是說,雖然曹縣令目前還隻是個七品芝麻官,但是才華如海,今後一定會前途光明,前程大好。
這副對聯顯然是一種文雅含蓄的恭維之語,這位曹縣令當然沒有什麼八鬥之才,但是收到這樣的對聯,自然是眉開眼笑,對這種巧妙的拍馬屁十分受用。
送對聯的這位朋友,也因為這副對聯而成為了縣令的紅人,在彭澤縣擁有了很大的威風,真是厲害呀。
第2副對聯:三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千錘百煉人。
除夕夜寫春聯是一個古老的傳統。清代雍正年間,官員張若霭在除夕夜寫了這副對聯,挂在自家的大門上。
這副對聯也是巧用數字,妙趣橫生。上聯說自己家住的破屋子,下聯在上聯基礎上加以遞進,說自己是一個千錘百煉的人,不會被困苦的生活打倒,而是“窮且益堅”。
顯然,張若霭還沒有窮到住破屋子的地步。因為張若霭的爺爺張英、老爹張廷玉是康熙、雍正、乾隆朝的重臣,位極人臣,炙手可熱。
張若霭活着的時候,張廷玉還沒有失寵,張家可謂簪纓世家,和窮困兩個字沒有半毛錢的關系。
他之所以這麼寫,主要是為了顯示自己貧賤不移、修身養心,顯示自己是一個符合傳統儒學标準的奇男子。
本來嘛,在詩文對聯中稍微說點誇張的話,明明是有錢人卻變成了窮人,明明想着做官卻說喜歡隐居,這都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不算什麼大毛病。
可是好巧不巧,張若霭的大門對面住着另一位官員彭信甫。
這位彭信甫和張若霭是同一年進入國子監學習的同學,平日裡也是詩文唱和的好朋友。
也是無巧不成書,除夕夜有個鐵匠前來請彭信甫寫一副春聯。
彭信甫還在猶豫着該給鐵匠寫什麼對聯呢,一擡頭,看到對面張若霭大門上的對聯,哈哈一笑,直接把張若霭的對聯抄下來,送給了鐵匠。
“三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千錘百煉人。”
這副對聯用在鐵匠身上倒是貼切,畢竟鐵匠的屋子東倒西歪,看上去比較雜亂破碎。同時,鐵匠一天到晚打鐵,可不就是“千錘百煉人”吧,真是無比妥帖。
問題是,這個對聯本來是張若霭“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産物,是張若霭對京城文武百官炫耀自己的一種好方法。
現在這副對聯卻成為了鐵匠門口的對聯,換言之,身份高貴的張若霭豈不是變成了一個身份低微的鐵匠?
而且這個鐵匠還是住在張若霭附近的,一眼可以望到兩戶不同人家貼着相同的對聯,看到張若霭和鐵匠的格調一模一樣。
這不但是侮辱,簡直是赤裸裸的侮辱!
果不其然,第二天一早,京城裡就傳開了這副春聯,大家都是忍俊不禁,嘲笑張若霭是個打鐵的。
張若霭毫無疑問就怒了:“好你個彭信甫,平日裡裝模作樣,大過年的給我上眼藥,夠陰險,夠無恥!”
于是乎,張若霭就和彭信甫鬧翻了。兩人本來是好朋友,卻因為一副對聯而成為了仇人,真是風雲變幻,令人感慨啊。
所以說,就算是好朋友,也不能随便亂開玩笑啊!切記,切記!
大家還知道哪些好對聯呢?歡迎留言分享哦。
喜歡我文章的朋友,一定要贊賞、收藏和轉發我的文章!這對真的我很重要,謝謝大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