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知識可以改變命運,不如說高考可以改變人生。每位高中生都有一個名校夢,他們需要在高中階段卧薪嘗膽,隻有在高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才有機會實現自己的名校夢。
如今是個重視學曆的時代,學生想為自己赢得更高的人生起點,需要認真對待高考,此外也不能忽略報考的重要性。在很多人心中,高考是“三分考,七分報”,此話看似有些誇張,實則在強調報考的重要性。
雖說讀大學是學生個人的事,但事關重大,他們在決定前,往往會征求父母的意見。每年在報考期間,總有部分考試,因意見不合,與父母發生争執,比較常見的則是在省内讀書還是省外讀書的問題。
上大學後才知道,當初報考時,父母為啥堅持讓報省内學校
高考是一次改變命運的考試,報考環節更是關鍵節點,此時很多學生的想法與父母并不統一。站在學生的角度,在基礎教育階段,一直受到家長的監督,他們将讀大學,視為“走出去的”好時機,也是鍛煉自身能力的好機遇,于是他們想報考省外大學,這樣會讓自己更加獨立。
不過站在家長的立場上,他們的人生經驗比較豐富,考慮的問題也比較長遠,現實中很多大學生在哪裡讀書,基本就在哪裡就業,如若學生留在外省,以後家庭幸福感會逐漸降低,此外在省内讀書,父母還可以幫他們做一些利索能力的事情,因此,更希望學生在省内讀書。
來自山東的小郭同學,在報考階段,就遇到此類問題,自己一心想去上海讀書,而父母卻認為,自己高考成績平平,上海那樣的城市,并不缺少人才,将來會面臨更為激烈的就業競争,即便小郭百般不願,最後是胳膊拗不過大腿,最終還是選擇省内的一所本科院校。
新生開學還沒多久,小郭就深深感受了在省内讀大學的好處,寝室内有一位室友,來自南方城市,初來北方讀書,氣候以及飲食上一直不太适應,而小郭基本沒有此類煩惱。
對于外省的學生而言,基本寒暑假才會回家,而小郭每個周末都可以回家,吃媽媽做的菜,臨走前,還要大包小包帶到學校繼續吃。每當寒暑假到來前,其他同學早早開始搶票,有的學生距離較遠,買不到卧鋪就隻能坐10幾個小時的硬座,甚至還有學生買站票回家。
而小郭從來不會因為買票回家而感到煩惱,由于離家比較近,車次非常多,而且還很便宜,有時候當天臨時購買都有很多餘票,再不濟搭順風車也能回家。
更大的優勢在畢業後顯現,幸好當初聽了父母的話
在大學期間,小郭同學的幸福指數非常高,基本沒有煩心事,一直專注于學習,并從多方面提升綜合素養,因為小郭的父母早就幫他制定了職業規劃,希望他畢業後參加公務員考試。
如今很多大學生都将鐵飯碗作為職業首選,很多學生在大二、大三階段開始備考,甚至有學生臨時起意,在大四期間才開始着手準備,而小郭從大一就确定了求職方向,一直在為公考做準備。
公務員考試備受歡迎,尤其是國考,競争更為激烈,部分熱門崗位,常常是千人競争一崗,為了增加上岸率,小郭索性參加省考,選擇離家更近的公務員崗位。
由于他準備充分,再加上優異的期末考試成績,以及高超的專業技能,順利通過省考,大學一畢業,就走上了衆人羨慕的鐵飯碗崗位。
而身邊的很多同學,畢業多時,依然在求職路上飄忽不定,此時的小郭,不僅工作輕松、穩定,還有不錯的福利待遇,每到周末還能回家看望父母,生活與工作都非常滿意,他也為當初的選擇感到慶幸,也對父母的睿智表示欽佩。
省内大學與省外大學沒有好壞之分,大學生根據實際情況報考即可
學生在省内大學讀書,優勢不言而喻,不過在省外讀書,也有不可忽略的好處,尤其在大城市,學生不僅可以領略不同的風土人情,還能更好的鍛煉個人能力,在大學期間,學生可能會遇到很多問題,每次都要靠自己,過程可能比較辛苦,但每次解決的過程,都讓自己得到了成長。
此外大城市的就業機會比較多,發展平台比較廣,隻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工作能力,以及抗壓能力,未來發展不可估量。
不管學生報考省内大學,還是省外大學,在大學期間都要努力,當然如今的很多畢業生,在省外完成學業後,依然選擇回省内工作,因此不少過來人建議,如若學生不是211、985級别的院校,盡快有限考慮省内高校。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速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