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電腦用戶在購買電腦時,都不知道如何挑選配件,從今天開始,IT大數據互聯網工作室将教會大家選購适合自已的PC。要想知道如何選購,首先就必須知道電腦的重要組成部件,然後須明白每個部件的性能指标。
電腦重要組成部件有:CPU、内存條、主闆、硬盤(存儲)、顯卡、電源、機箱、顯示器。今天我們先來講講電腦的核心部件(中央處理器)CPU。
一、衡量CPU性能高低,主要看CPU的頻率,分為主頻(也就是大家說的多少HZ)、外頻和倍頻。其中主頻相對最重要:
1、主頻其實就是CPU内核工作時的時鐘頻率,一般來說同廠家的CPU性能,主頻越高性能越好,CPU的主頻所表示的是CPU内數字脈沖信号振蕩的速度。所以并不能直接說明主頻的速度是計算機CPU的運行速度的直接反映形式,我們并不能完全用主頻來概括CPU的性能。例如 英特爾的第九代CPU:I3<I5<I7<I9.
2、CPU外頻是系統總線的工作頻率,是CPU與主闆之間同步運行的速度。外頻速度越高,CPU就可以同時接受更多來自外圍設備的數據,從而使整個系統的速度進一步提高。
3、CPU倍頻是指CPU外頻與主頻相差的倍數。
二、其次CPU性能還與二三級緩存有關,一般緩存越高越好:
計算的緩存容量越大,那麼他的性能就越好。計算機在進行數據處理和運算時,會把讀出來的數據先存儲在一旁,然後累計到一定數量以後同時傳遞,這樣就能夠把不同設備之間處理速度的差别給解決了,這個就是緩存容量。在處理數據時,數據的臨時存放點,按道理,隻要緩存容量越大,計算機的數據處理速度将會越大,則計算機運行速度将會越快。
三、再次是CPU的總線方式
一般來說,我們把CUP内部的總線結構分為三類:單線結構,由一條總線連接内部所有的部件,結構簡單,性能低下。雙總線結構,連接各部件的總線有兩條,被叫做雙總線結構。多總線結構,連接CPU内各部件的總線有3條及以上,則構成多總線結構。
四、CPU制造
CPU的制造工藝最早是0.5um的,随着制造水平的提高,後來人們大多用的是0.25um的。如今,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制造工藝使用納米。桌面PC用的CPU目前主要就兩家:英特爾和AMD。
CPU2019年1月最新天梯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