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小米 娜娜 編輯|小辰
來源|我和劉先生的日常
大家好,我是娜娜。
周末,我跟好朋友小穎在一起聊天。
本來是我吐槽李哈哈的各種逗比事情,沒想到激起了小穎對吐槽她即将結婚的男朋友小F的興緻。
各種段子張口就來,她一直講,我就一直笑,感覺自己笑得兩側腮幫子都酸了。
吐槽歸吐槽,但也能切實感受到小穎真的超喜歡她口中一嘴一個“嫌棄”的逗比男友小F,小F也很愛這個自己守護了8年的姑娘。
他倆屬于雙向奔赴的那種愛情,有陪伴,有歡樂,有美好,有長情。
01長達8年的戀愛,是彼此的初戀
小穎算是我身邊長得超級好看的姑娘了,乍一看感覺很像神仙姐姐劉亦菲。
她平時不怎麼化妝,但勝似化妝,超自然的野生眉,搭配恰到好處的雙眼皮、大眼睛、長睫毛,笑起來格外好看。
1米7以上的身高,無論站在什麼地方,都會被人一眼就注意到。“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也許就是指的小穎這樣長得很好看的姑娘吧。
她的男友小F,1米8以上的大個子,帥氣十足,跟小穎站在一起,簡直就是俊男靓女YYDS組合。
他倆是上學的時候在一起的,當初他們都是廣告專業,但不在一個班級,所以并不相識。
兩人真正認識,源于一副速寫。
一次上美術大課,老師讓全年級的學生畫了張速寫當作課堂練習,然後把同學們畫好的畫,寫上名字,釘在牆上。
在一堆七扭八歪的速寫畫裡面,小穎突然眼前一亮,看到一副栩栩如生的人物速寫,那線條,那神态,簡直把模特給畫活了。
速寫上是小F的名字,一是小穎本身就喜歡會畫畫的人,二是突然想起來,在她們宿舍,被經常讨論的男生,好像就是這個小F,室友們說他人很好也很帥氣。
于是小穎就跟身邊的同學要了他的QQ,加上了這個未來的男朋友。
後來兩人又被學校選到同一個工作室,這個工作室每年都會從全年級選出4個同學,專門代表學校參加各種比賽。
第一次參加廣告比賽,居然還真的獲獎了。
而這個作品基本都是小F一人完成的,但他卻堅持把工作室另外3個人的名字都加上了,其中就包括小穎。
因為小F認為,之所以獲獎,離不開大家的各種建議,最後工作室的幾個人一起代表學校去北京大學領了獎。
通過這件事,小穎對小F的好感又加深了一層,感覺他是個心胸很寬廣的人,而且團隊合作意識很強,是個很不錯的男孩子。
在之後的學習和比賽中,兩人越來越熟悉,而且還有很多共同的愛好。
小F愛畫畫,小穎也是,小F還彈得一手好吉他,小穎則成為那個最懂他音樂的人,也是小F的第一個粉絲。
慢慢地,兩人就很自然地走到了一起,一晃都快8年了。
他倆的愛情應該屬于始于才華和欣賞的那種,既是一見鐘情,也是日久生情。
02
逗比男友就是歡樂多
小F外表上看是個帥氣的陽光大男孩,但小穎卻說他性子其實特别的慢熱内向。
之前見過一次,确實如此,話比較少,像個“三好”男朋友一樣乖乖地坐在小穎身邊,慢悠悠地吃着自己碗裡的飯。
然後從小穎的各種吐槽來看,小F真真的是把寡言少語都留給了别人,把所有的外向和搞笑都留給了小穎。
在小穎面前各種“耍”,也成為小穎眼裡的“逗比男友”。
逗比事件一
畢業論文把小穎的名字寫進知網
臨近畢業,畢業論文也差不多定稿,就剩下緻謝部分還空着。
一般正常的緻謝部分,基本上就是感謝下母校、老師、父母,也可以最後感謝下自己。
而小F卻另辟蹊徑,在自己的畢業論文部分,洋洋灑灑地寫上“感謝我的女朋友張XX”。
小穎勸他不要瞎寫,正經一些,别整這些爛七八糟的,并叮囑他趕緊改下。
結果這哥們确實是改了,也相對正式一些,直接在論文的緻謝部分寫“感謝我最好的朋友張XX”。
而且畢業答辯的時候,小穎跟他又是同一個答辯現場。
這可好,當小F念出“感謝我最好的朋友張XX”時,當場的老師和同學都齊刷刷地望向小穎,堪稱活脫脫的一個大型社死,小穎說當時恨不得挖個地縫趕緊鑽進去。
從此小穎的名字也進了知網,而且還在某人的緻謝部分。
逗比事件二
各種奇奇怪怪的稱呼
小穎跟小F在一起的這麼多年,小穎收獲的外号沒上百也差不多上幾十了。
叫小穎什麼,全看這哥們兒當時的心情或是看的什麼電視,而且都很奇奇怪怪,像“張鐵柱”“猛張飛”“張皮匠”這些稱呼,指代的都是小穎。
之所以那麼稱呼一個好看的女孩子,我還真問過小穎這個問題。
小穎解釋說,小F一是感覺好玩,二是希望小穎變得更加皮實堅強一些,這個“寓意”也是煞費苦心。
一次小F往小穎公司郵寄快遞,她去收發室取件,然後那個快遞員拿着快遞仔細對照了一翻,笑着說:原來你就是傳說中的“張鐵柱”啊。
又一社死現場,尴尬的小穎拿着快遞趕緊就跑了。
小穎和小F當年一起追看《琅琊榜》的時候,看到電視劇裡面皇上老是喊皇後“言氏”。
于是那段時間小F就總是叫小穎“張氏”,天天一口一個“張氏”,不停地挂在嘴邊。
平時惹小穎生氣了,哄小穎的方式也是直男式道歉:“别傷心了,我的好兄弟。”
微信昵稱給小穎的備注更是“張哥”。
這個稱呼在小F他們公司,很是出名,一接打電話就是“怎麼了,張哥”,不知道的還真的以為小F喜歡的是個男孩子呢。
逗比事件三
南轅北轍的接機“驚喜”
小穎有次去外地出差回北京,好早就把行程發給小F了,小F也滿心歡喜地去接機。
為了給小穎準備一個大大的驚喜,他還專門從網上定制了一個會發光的燈牌,花裡胡哨的,上面赫然寫着8個大字“歡迎張總莅臨指導”。
結果預想的歡樂場景沒發生,“殘忍”的現實是,小F去了大興機場,而小穎的飛機是降落在首都機場。
小F拿着燈牌歡天喜地地等待,而小穎這邊早早下了飛機也見不到小F的蹤影。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每次聽小穎給我講述的時候,作為傾聽的人,我都會感覺小F好幽默好好玩。
但在講述者小穎眼裡,小F簡直就是妥妥的逗比一枚。
03
逗比外表下
他始終是她身邊最靠譜的人
可能有些小夥伴認為小F嘴太欠了,顯得很不靠譜,但事實恰恰相反,小穎說小F除了嘴欠一些,其他時候都很靠得住。
他倆畢了業之後,約好一起來北京闖蕩幾年,然後再給彼此一個交代。
他倆始終都是彼此最堅實最靠譜的夥伴和戰友,也是最親密的人。
那時小穎在一家互聯網巨頭公司實習,一個月到手也就2500塊錢,相比北京的物價和租房水平,确實窮。
沒有足夠充裕的錢租很好的房子,但也不想随随便便将就。
為了讓自己住得更舒服一些,于是小穎就把住的地方選在了距離公司比較遠的地方。
有次小穎因為工作下班很晚,出了地鐵站就隐隐約約感覺後面有個人一直在跟着自己。
雖然不能随便肯定對方是個壞人,但也不能随意把自己任意暴露于危險當中。
怎麼辦呢?
前面不遠處正好有個便利店,小穎就趕緊走進去,假裝買東西,而那個男的沒跟着進來。
而是站在便利店門口不停地徘徊,小穎的第一直覺,可能遇到壞人了。
小穎一方面待在便利店裡面不出去,另一方面趕緊給她的男朋友小F打電話,讓小F來便利店接她,沒多說什麼,就一句“來接我,我在XX路的便利店”。
沒一會兒工夫,小F就火急火燎地趕來了,接上小穎出了便利店,直接上車就走了。
小穎從後視鏡裡面發現,那個男的直到這時才離開。
每次小穎說起這個事情,都心有餘悸,如果那天小F沒那麼迅速趕來,自己沒及時躲進便利店,後果不堪設想。
從那之後,如果小穎下班晚的話,小F總是打車到她的公司,等把小穎安全送回家,自己再打車回自己的住處。
每次小穎出差或者節假日,小穎回老家也是。
如果時間比較早的話,都是小F頭天晚上約好車,第二天早早地來小穎家樓下等她,直到把她送上飛機才會離開。
每次回北京也是,小F也會如期而至地去接小穎,幫她拿行李或者給她個驚喜。
似乎小穎需要小F的時候,他一直都在。
04
互相追趕
成為彼此眼中更優秀的人
除了遇事靠得住,小F還有着跟小穎共進退的态度和決心。
之前我問過小穎,在這8年裡面,如何維護愛情裡的新鮮感,她笑着說,也許是因為他倆始終都在同一個頻道上。
工作後,小穎決定考研的時候,小F不但沒反對,還全力支持,把平時兩人約會的時候也都讓渡給考研時間。
可以說周末最多的陪伴就是跟着小穎看書複習,遇到不會的問題,彼此還可以探讨下。
其實一邊工作一邊考研,确實累。
不僅要承擔工作上完成KPI的壓力,還得承受着下班時間、周末時間、放假時間都要複習不能玩耍的痛苦。
但小F等到第二年,他也毅然決然地決心考研,隻想追上小穎的腳步,做到跟小穎同頻。
而這時已經考研順利上岸的小穎反過來向小F不斷傳授自己在考研過程中的經驗,陪着他一起複習。
就如同當初自己考研複習的時候,小F一直陪伴在自己身邊一樣,相互幫助,一同進步。
小穎白天工作,晚上要給小F輔導考研英語,雖然很辛苦,也很甜蜜。
他們開着視頻通話,小F做着英語卷子,小穎做着自己的功課,等小F一張卷子做完,有做錯不懂的題目,小穎就隔着屏幕耐心給他講題。
這個畫面想一下,都感覺很美好。
在你追我趕的過程中,在相互陪伴不斷前進的過程中,逐漸成為對方眼中日漸優秀的彼此。
前段時間,小穎随小F回山東老家見父母了,相應的也預示着距離他們的訂婚不遠了。
小F的家庭條件沒有小穎家的好,但小穎是個很清醒的姑娘,看中的始終都是小F這個人。
她沒有嫌棄小F的家庭條件,但也不想讓自己受委屈,讓爸媽為自己而擔憂。
為此,他們兩個人專門新建了一張銀行卡,一起攢結婚用的錢,一起湊買房用的首付資金。
自從動了結婚的念頭之後,小F變得超級認真,想方設法地賺錢存錢。
除了他倆的工資,小F日常也會接一些外包,這些額外收入以及項目獎金之類的,通通都會存到那個銀行卡裡面。
開源的同時,也節流。
小穎說,小F為了攢錢,變得跟之前不一樣了,現在的他,除了正常的開銷,基本很少亂花錢。
不會像大學時候那麼執着于名牌的鞋子和衣服,現在則是能省則省,能不買的就不買,就是一門心思地攢錢。
現在他們已經攢夠50萬了,距離他們設定的目标還差50萬,相信用不了2年,他們就可以攢齊。
畢竟兩個人一起努力,勁兒往一處使,肯定更有動力更有希望。
經曆過大學期間的懵懂戀愛,一起牽手走過進入社會後的打磨和曆練。
愛情裡最美好的事情,莫過于從“你”和“我”最終變成“我們”。
也祝福他們的愛情長長久久,早日有屬于他倆自己的家。
楊小米:自媒體【遇見小mi】創始人,《行動變現》一書作者,心理學科班出身,定居在上海的山東人,3年從普通職員到市場總監,并創業,分享職場經驗和成長故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