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杭州8月28日電 題:近40年杭州考古成果展出 揭800多年前南宋臨安城面紗
記者 王題題
南宋臨安城(今浙江杭州),作為南宋王朝的都城,在中國乃至世界城市發展史中均具有獨特地位。那麼,它長什麼樣呢?
8月28日,記者參觀了在杭州博物館展出的“行在山水間——南宋視野下的杭州:臨安城”特展。該展覽以近40年南宋臨安城考古發現為主線,圍繞城、看見人,展示800多年前杭州城的社會風情與文化意象,揭開了南宋臨安城的神秘面紗。
作為該展的策展人之一,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王征宇告訴記者,南宋臨安城是一個和現代城市完全重疊的古代城址。
據悉,南宋臨安城的考古工作始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自1983年秋天開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組建臨安城考古隊以來,考古工作者發現南宋臨安城主要位于如今杭州主城區地下2至3米處。
800多年的時間,南宋臨安城在一個具體的物理空間中保存下來,可以被測量、被整理、被保存、被展示。
據了解,整個南宋臨安城,包括皇城和外城。
其中,皇城依托鳳凰山,圍繞饅頭山,利用自然地形布置宮殿、園囿和亭閣。在今望仙橋東,另建有專為高宗、孝宗禅位後居住的德壽宮。外城平面近似長方形,南北長東西短,城四周築有城牆。
臨安城内有一條縱貫南北的大街,即禦街。
1988年、1995年、2004年和2009年四次發現禦街相關遺迹,包括原杭州卷煙廠、中山南路嚴官巷段、中山南路太廟廣場段、中山中路太平坊巷北側等區域,考古工作表明南宋時期禦街的建設經曆了由磚砌到石闆鋪築的演變。
為了讓市民遊客更好地感知南宋臨安城的社會風情與文化意象,此次特展展出了大量臨安城考古出土遺物以及近40年來臨安城考古工作成果。
同時,因考古遺址具有不可移動、不可再生的特點,此次展覽通過三維模型的方式,使“城牆與城門”“中山中路禦街遺址”“南宋恭聖仁烈皇後宅遺址”“吳越捍海塘”等考古現場更直觀地呈現在觀衆眼前,“再現”臨安城。
除三維模型之外,展覽還采用數字展項、多媒體解讀、信息可視化等多元“釋展”手段,對海量信息加以深入淺出的闡釋,以當代人的視野,重構和還原臨安城當年的曆史場景和繁華風貌。
比如展廳中的城址沙盤模型,其比例為1:2600,以2022年杭州城市衛星圖為底,局部複原南宋臨安城城市格局。對南内與北内、太廟、禦街以及城門、重要官署等标志性和重點功能建築加以體現,配合投影使用效果更加。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覽創新采用“雙入口”的設計,“正叙與倒叙”“正讀與倒讀”皆可,對應“站在今天的杭州城,回望約800多年前的南宋臨安城”與“站在約800多年前的南宋臨安城,眺望今天的杭州城”,讓“雙城”在同一空間重疊,為市民遊客“從哪裡開始”了解這座城市提供多種選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