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不要把窮放嘴邊?今天要讨論的是《老子》傳世本第二十二章和第二十四章中的部分内容之所以把這些内容放在一起讨論,是因為它們本來就應該是緊密結合的,隻是上下文關系被有意無意地搞亂了而已,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古人說不要把窮放嘴邊?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今天要讨論的是《老子》傳世本第二十二章和第二十四章中的部分内容。之所以把這些内容放在一起讨論,是因為它們本來就應該是緊密結合的,隻是上下文關系被有意無意地搞亂了而已。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片斷(圖片取自《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一)》)
按照馬王堆漢墓帛書本整理出來的有關文字大體是這樣的(還有散落在其他章節的解釋文字,這裡暫且不表):
22炊者不立。自視者不彰,自見者不明,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24不自視故彰,不自見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自矜故能長。
而傳世本中對應的文字卻是這樣的:
24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22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可見傳世本已經把帛書甲乙本這二章的順序颠倒了。并且,漢景帝之前的《老子》文本中的“炊者不立”,在傳世本中寫成了“企者不立”(王弼本)或“跂者不立”(河上公本)甚至“喘者不久”(敦煌寫本),還增加了“跨者不行”。另外傳世本還把“視”寫成了“是”。
實際上,章節順序的颠倒從西漢竹簡本就開始了。不過該版本中并沒有出現前面提到的那些文字錯誤。
上海涵芬樓影印宋刻本《老子道德經》(即《河上公章句》)
很明顯,帛書本的前後順序更合理。但是該本中本來應該緊密聯系的兩部分内容就已經分離了,其間夾雜了很多不相幹的内容。
傳世本的“企(跂)者不立”,王弼注解作“物尚進則失安”,《河上公章句》解釋為“跂,進也。謂貪權慕名,進取功榮也”。二本解釋雷同。陳鼓應先生解釋為為“踮起腳跟是站不牢的”。盡管這類解釋聽起來很有道理,但均非《老子》本義。我們今天主要讨論帛書本中的有關文字表達。
難解的“炊者不立”
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帛書本整理小組認為“‘炊’疑讀作‘吹’,是‘古導引術之一動作’”,但他們并沒說明白“吹”在這裡該作何解釋。但這一說法很快就受到了一衆資深學者的否定。
北京大學著名古文字學家高明先生和以前多次提到的任繼愈先生、陳鼓應先生等衆多著名學者,以及西漢竹簡本整理者們的解釋,都回歸到了傳世本的“企者不立”。(高明《帛書老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第367頁)大多數人可以執着到如此程度,以至于當正确的文本擺在眼前時,仍然抱守成見。
複旦大學著名古文字學家裘錫圭先生則認為這兩種解釋均不靠譜,并别出心裁地認為:“疑‘炊’即‘爨cuàn炊’之‘炊’。炊者燒竈,一般不站立。”(裘錫圭主編《長沙馬王堆漢墓帛簡集成(四)》,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第51頁)可是,這種說法完全站不住腳,因為像“燒竈的人不能站着工作”這種常識性的職業特征描述,對于修身者來說實在沒有什麼指導意義。
“炊者不立”之正解
在帛書本圖版和西漢竹簡本圖版中“炊”的寫法中,“火”字旁都似“足”,而手寫的“欠”又近“支”,這是“炊”錯認作“跂”的原因。
其實“炊”就通“吹”,而“吹”的字義就是“吹牛”“吹噓”。所以“炊者不立”也就是“吹者不立”,意思是“自我吹噓者不能立足”。“自視、自見、自伐、自矜”是自吹自擂的四種表現。
“吹”作為“吹牛”“吹噓”的字義相當接地氣。《老子》中還有一些借橐籥(後來進化成風箱)運動來說明宇宙觀和治國道理的表述,也都需要有接地氣的生活經驗才能正确理解。
現在把“自視者不彰,自見者不明,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翻譯成白話文:
“顯擺自己的不能彰顯,固執己見的不能昭然,誇耀自己的沒有功勞,矜持自傲的得不到敬虔。”
常人都以自吹自擂為恥,況聖人乎?《梁書·蕭昱傳》有曰:“夫自媒自炫,誠哉可鄙;自譽自伐,實在可羞。”
知道了怎麼做不好,反其道而行之就好了:
“不自視故彰,不自見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自矜故能長。”
實際上這句話後面本來還跟着一句話作為小結,存在于傳世本第七十二章中:
“72是以聖人自知而不自見也,自愛而不自貴也”翻譯成白話文就是:
“因此聖人了解自己(有自知之明)而不固執己見,珍愛自己而不高貴自己。”
傳世本中把“視”寫作錯别字“是”(人們常常美其名曰“通假字”)後,“自是”和“自見”意思重複(“自以為是”就是“固執己見”),“自是者不彰”也不好解釋了,但注家們都刻意回避這個問題。
到這裡就把“炊者不立”及其相關的文字部分解釋清楚了。不過還有個邏輯學問題需要交代清楚。
了解文化背景很重要——古人的“大故”與“小故”
有人因為 “不自視故彰,不自見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自矜故能長”中的“不自視、不自見、不自伐、弗自矜”隻是“能彰、能明、能有功、能長”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就斷言《老子》的表述在邏輯學上有瑕疵。其實是他們對傳統文化了解得不夠深入。
這就牽扯到我國古代邏輯學中的“大故”與“小故”之說了。《墨子·經說上》中有曰:"小故,有之不必然,無之必不然。大故,有之必然,無之必無然。” 可見“小故”是必要條件,而“大故”則是充分必要條件。所謂“故”者,因也,條件也。
子書百家之《墨子·經說上》(光緒年間湖北崇文書局刊刻本)
在今天讨論的内容中,“不自視故彰,不自見故明,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長”就是小故。所以從傳統文化角度來看,老子的邏輯表達方式沒有問題。
“小故”的用法,簡潔明了,重點突出,又不會讓人誤解。若真把話說完全了,反而顯得畫蛇添足,甚至招人厭煩。還記得牛群、馮鞏的相聲段子“生日祝詞”裡那個搞笑的“但是”女婿嗎?
人們絕不會因為老子用了“小故”,就認為老子的說法意味着一個人可以不經過持久修行就能成功并得到他人敬重。
實際上,在必須嚴謹表達時,老子的邏輯推理也是毫不含糊的。以後我會讨論從失真較少的帛書本《老子》中才能整理出來的一段獨具老子特色的“三段論”邏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