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學習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接受性學習,一種是研究性學習。
接受性學習,就是直接學習接受前人研發的知識和結論,主要是書本知識,通過課堂講解、自學探究,理解掌握結論的來龍去脈。通常我們的所謂學習主要是接受性學習,他是學習浩瀚無邊知識的主要方法。通過接受性學習,快速掌握前人的知識成果,打好知識的基礎,是人變成知識人文化人。
研究性學習突出“研究”二字。是學生在老師指導下,離開課本或由課本知識而引發,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确定專題進行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它的特點是自主性、綜合性、實踐性,是對學生興趣和能力的鍛煉。它的學習過程主要包括确定課題、制定研究方案、實施研究、總結成果四個步驟。通常要組成課題小組,讨論撰寫開題報告,大家分工合作,通過查閱文獻、實驗、問卷調查、訪談、實地考察等途徑,獲得需要的資料和信息,然後對這些信息進行比較、歸納、分析、綜合、統計,得出結論。最後撰寫結題報告,進行總結評價交流。
3.研究:3位女生通過查閱網上資料,在向明中學領導的支持下,選擇配備了課題實驗用的必備設備;大半個寒假與黃老師一塊進行了超過100次的實驗,最終換來上萬個寶貴的數據;借助先進的自動化儀器,對萬千數據進行整理、分析、總結,精心繪制出11張分析示意圖,對冷、熱純牛奶,冷、熱含糖牛奶,冷熱無糖無澱粉牛奶……分類進行對比。
4.結論:嚴密的分析之後,結論水到渠成:同質同量同外部溫度環境的情況下,姆潘巴現象不會出現,不可能熱的液體先結冰。結論分析了姆潘巴現象所以産生的三種可能情況。這個結論預示着圍繞姆潘巴現象長達42年的争論即告停止,這無疑是對黃老師和3位得意門生的最好回報。
這是一個研究性學習的範例。通過研究性學習可使我們學到的理論知識得以運用,可提高我們的合作意識,鍛煉我們的團隊精神,更多的是提高我們深入細微一絲不苟的研究品質,為以後的科研、著書立說打一個基礎,為以後解決實際問題提供一種方法。所以說研究性學習是發明創造的實踐本領。是現代人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我們必須重視力行才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