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有無銘文的區别

有無銘文的區别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8 20:25:56

01 中國文字簡述

在談到銘文的時候,先來簡單了解中國的文字。中國文字最早可以追溯到傳說中“倉颉造字”。漢字是中國特有的“線”的藝術,它從中國的甲骨文開始,在漫長的曆史發展過程中,以青銅器作為載體,并得到充分發展,并達到成熟,形成銘文這種古老的文體。《漢書.藝文志》中就著錄了《黃帝銘》六篇。

中國文字從形體上可概括為由圖形變為線條筆畫,由複雜變為簡單。其發展過程大體經曆了古文字(甲骨文、金文、篆文)和今文字(隸、楷)兩大階段。古文字階段起自商代以前,終于秦代;今文字階段起自漢代,一直延續到現在。

在古文字階段,到了春秋戰國之交,中國社會發生了劇烈的變化,這對漢字形體的演變也産生了巨大的影響。六國文字形體上最顯著的特點是俗體的流行。俗體之中最常見的是簡體字。簡體字的流行是文字使用越來越頻繁的反映。

中國古文字,除了甲骨文外就是金文和篆書。所謂金文,又稱銘文,因為這種文字主要鑄刻在青銅鐘或青銅鼎上,所以又叫鐘鼎文。青銅器銘文與甲骨文同樣作為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字,是華夏文明的瑰寶。

有無銘文的區别(何謂銘文)1

從史料價值來說,青銅器的銘文因為具有極其豐富又确鑿可信的史料價值,在考古學及史學方面十分珍貴。銘文還是判斷青銅器年代的最重要标準,更是器物形制及紋飾方面的标準。不僅如此,青銅銘文在商周時期就已經是一種很成熟的書法藝術,曆來為書法家所重視。

關于青銅器銘文,有鑄銘與刻銘兩種。所謂鑄銘,就是在制作青銅器陶範時,在陶範上預先把文字做好了,将融化的銅水注入範的空腔,最後器物成型時,青銅器上的銘文自然也就有了。這種銘文因為是與青銅器一起鑄造的。

所以稱為鑄銘。刻銘則很好理解,就是青銅器制作好以後,再在青銅器表面用利器刻畫出來的文字。戰國以前,青銅器銘文主要是鑄銘,内容多記載奴隸主貴族的祭祀、訓诰、征伐功勳、賞賜、盟誓契約等;戰國時期開始出現較多的刻銘,夏與商前期青銅器無銘文。對于張中政鬥鎮墓獸來說,底座12字玺書和頂部獅鈕兩脅間8個“天”字,計20字為刻銘;左右兩側《少府頌》和《禦史大夫贊》則為鑄銘。

有無銘文的區别(何謂銘文)2

為了廣大讀者更好地理解,也是為作者解讀注疏訓诂西漢禦史大夫張中鎮墓獸銘文作鋪墊。我們現代人對古文、銅器銘文進行翻譯、注疏、解釋、訓诂、考證,都是要将古代的“微言文”(甲骨文、金文)、“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 故對銘文進行簡要綜述。

02 什麼是銘文

1、金文、鐘鼎文

銘文又稱金文、鐘鼎文,指鑄刻在青銅器物上的文字。與甲骨文同樣為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字,是華夏文明的瑰寶。它是指刻寫在金石等物上的文辭。具有稱頌、警戒等性質,多用韻語。它本指古人在青銅禮器上加鑄銘文,以記錄鑄造該器的原由、所紀念或祭祀的人物等,後來就泛指在各類器物上特意留下的記錄該器物制作的時間、地點、工匠姓名、作坊名稱等的文字。

銘文是一種相當古老的文體。商周出現了青銅器,當時的人們在用汗水鑄造的精美上器皿的時候,還常常在銅器上留下一篇篇智慧的文字,這就是最早的銘文。《漢書.藝文志》中就著錄了《黃帝銘》六篇。

銘,本意名,最初是一種鑄刻在器物、碑碣上用來警戒自己、稱述功德的文字,後來成為一種文體。即将祖先功德警語等鑄刻于器物上,用以借鑒、警示後人。因此,銘文是鑄刻在器皿上用于警策自己或鞭策後人的文辭。好些青銅器上均有銘文,它是古人為了紀念某個重要人物或某件重要事而鑄刻的,是那個時代曆史的濃縮,也是我們研究那個時代最重要的史料。

青銅器上有銘文,也是中國青銅器有别于他國的主要特征和标志。中國考古學泰鬥郭沫若在《古代文字之辯證發展》中說:“古代稱銅為金,與後人專稱金為金者有别”。故将“冶鑄在青銅器上的銘文,一般稱之為金文或鐘鼎文。”

有無銘文的區别(何謂銘文)3

銘文它不單單是判斷青銅器年代的最重要标準,更是器物形制及紋飾方面的标準。青銅器銘文在商周時期已經是一種很成熟的書法藝術,為曆代研究書法的人們所重視。從史料學的角度來看,青銅器的銘文因為具有極其豐富而确鑿可信的史料價值,而顯得十分珍貴。古人往往将國家或宗族的大事銘刻其上,并且表現形式多樣化。

青銅器銘文是中國初期書籍形式之一。青銅器大約流行用于商、周至西漢,是當時統治階級貴族的專用品。青銅器種類很多,大體可分為禮器、樂器、兵器、食器及其它日用器具。青銅器中的禮器也稱為"吉金",像各式各樣大小不同的鼎,被貴族視為傳家寶和國家權力的象征,所以也稱為"重器"。春秋戰國時期,凡消滅一個國家,一定要"毀其宗廟,遷其重器",以示權力的轉移。當時的貴族凡有重要文件需要長期保存或有重大事件需要永久紀念,就鑄造一件青銅器,把文件或事件用文字記錄下來,鑄刻在青銅器物上面。

早期青銅器上面的文字對照簡單,有的隻記姓名,有的隻記年月。後來文字逐漸增多,有的甚至成了專門的文件或事件的記載,如著名的毛公鼎、散氏盤、虢季子白盤、史啬盤等,都有較長的銘文。至于春秋末期鄭國、晉國鑄造的刑鼎,簡直是古老的法典了。

青銅器本身有固定的用途,鑄刻在上面的文字也隻是檔案性質的資料,尚不具備正規書籍的涵義與性質。但青銅器作為一種文字載體,傳播了曆史事件和古代知識,又起到一定的書籍作用,故曆來的中國書史研究者把青銅器銘文視為中國書籍的初期形式之一。

人們認為,隻有那種諾言凝煉,意蘊深永,值得銘記在心的文字才能稱得上是銘文。透過鑄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猶如進入了時光隧道,當年那征伐殘酷野蠻的吞并戰争,那支商建邦,鞏固統治等等政治活動,帶着血雨腥風迎面撲來。永固的青銅器具有護身符的作用。他們的權威也就得到鞏固。清代诏授光祿大夫太傅體仁閣大學士阮元《文言說》雲:“古人無筆墨紙硯之便,往往鑄金刻石,始傳久遠;其著之簡策者,亦有漆書刀削之勞,非如今人下筆千言,言事甚易也。”

2、“銘文”訓诂

(1)何謂“銘”。銘是一種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稱述功德的文字。即鑄、刻或寫在器物上記述生平、事迹或警誡自己的文字:銘刻。銘文。銘志。墓志銘。座右銘。在器物上刻字,表示紀念,永志不忘:銘記。銘心。銘骨。銘諸肺腑(喻永記)。

又如:銘功(在金石上刻文字來記下功勳);銘戒(在金石等物品上,刻下言辭,以為勸誡);銘勒(镌刻金石,以記述功德)。又如:銘佩;銘意(刻記于胸中的心志);銘戢(表示感謝别人的恩惠而深藏于心裡);銘篆(比喻感激很深,沒齒難忘);銘戴(感戴人的恩惠,銘刻于心,永遠不忘)。又如:墓志銘; 商湯《盤銘》;正考父《鼎銘》。刻寫或題寫的格言。如:座右銘;硯銘。銘旌,即明旌。舊時豎在靈柩前标有死者官銜和姓名的旗幡。如:銘旌七尺(高官或其父母的銘旌)。

春秋時魯國大夫臧武仲說:“夫銘,天子令德,諸侯言時計功,大夫稱伐。”

先秦時代是銘文的萌生期。故《禮記·祭統》雲:“夫鼎有銘,銘者,自名也。自名以稱揚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後世者也。” 《釋名·釋典藝》也說:“銘,名也,述其功美使可稱名也。”《字林》:“名,題勒也。”《禮記·檀弓》:“銘,明旌也。”《周禮·司勳》:“銘書于王之大常(旗)。”。注:"銘之言名也。"《國語·晉語》:“其銘有之。”。注:"刻器曰銘。"《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鐘鼎之銘。”

《三國志·周鲂傳》:“銘心立報,永矣無貳。” 李白《古風五十九首·三》:“銘功會稽嶺。”

有無銘文的區别(何謂銘文)4

南朝劉勰《文心雕龍》雲:“銘兼褒贊,故體貴弘潤。”晉代摯虞《文章流别論》雲:“夫古之銘至約。”即銘文語言精煉,字少而精,簡而約,一語多關,寓意深邃春秋筆法。人們認為隻有那種語言凝煉,意蘊深隽,銘刻在心的文字才能稱得上銘文。

唐.封演《封氏聞見記·石志》:"若有德業,則為銘文。按此說,石志宋齊以來有之矣。" 明代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雲:“一曰警戒,二曰祝頌。”又說:“若夫銘之為體,則有三言、四言、七言、雜言、散文等。”

清.葉廷管《吹網錄·頌敦銘》:"銘文十五行,凡古篆一百五十二字。" 姚華《論文後編·目錄中》:"銘文最古,舊史所稱,黃帝始作。"

(2)銘與鍼同,古代一種文體。是古代用于稱功德或申鑒戒的文體。為着确立持久的或公開的記載而刻寫或題寫的文辭(古多刻于鐘鼎,秦漢以後有的刻在石碑上)。其文辭簡練、有韻,内容多簡短,構思精巧,内容樸素而義理深邃,與格言頗為相似,形式活潑且易誦易記。

中國古代用于銘刻的文字逐步形成的一種文體,如《文心雕龍》有《銘箴》篇。

《說文.竹部》雲:“箴,綴衣也。從竹,鹹聲。”又《說文.金部》雲:“鍼,所以縫也。從金,鹹聲。”箴與鍼通。韋昭注:“箴,箴刺王阙以正得失。”《左傳》雲:“命百官箴王阙,則亦天子之事也。”陸機《文賦》雲:“銘博約而溫潤,箴頂挫而清壯。”李善注:“博約,謂事博而文約也。銘以題勒示後,故博約溫潤;箴以譏刺得失,故頂挫清壯。”

(3)何謂“文”。文,現代漢語常用字,一級字,讀作wén,最早見于甲骨文,像一個站立着的人形:。本義指"文身",引申為花紋、紋理,後又引申為文字、文飾、文武、天文等。《說文解字序》說:“倉颉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蓋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文”常用漢字在"六書"中屬于象形字。從甲骨文字形來看"文"字像一個站立着的人形。

最上端是頭頭下面是向左右伸展的兩臂最下面是兩條腿在人寬闊的胸脯上刺有美觀的花紋圖案。義指"文身"。金文的字形與甲骨文的字形完全一樣。小篆承續金文而字形走上了線條化"人"站立的樣子沒變隻是胸前的花紋圖案省略了這與漢字的發展趨向簡化有一定的關系。隸書筆畫化。隸化後楷書有所變形錯紋的形象被淡化已很難看出"人"形。

End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