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家有小甜椒兒(原創不易,請勿抄襲,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現在想起來中學時代的那些标榜“個性”的男孩女孩子,唯一的感受就是挺好笑的。
我們讀中學的時候,正是台劇洗剪吹風靡的時候,不管男孩還是女孩,都要把頭發削得碎碎的,然後拉直,當時覺得自己好看又個性,現在回想起來就是覺得好笑。
記得當時看一部偶像劇叫《愛情魔發師》劇中的男主是托尼老師,每次給顧客做頭發或者是做頭發比賽的時候,氣氛渲染到位,最終呈現出來的就是一個“洗剪吹”,然後被吹上天。
大概也是這種偶像劇影響了當時孩子們的審美吧。
學校對學生的發型要求
現在很多學校對學生的着裝和發型都有一定的要求,着裝就是穿校服的要求,而對學生發型的要求,每個學校都有每個學校的規定,基本上也是大同小異。
大學時候學校周邊有個中學,對男生的發型要求就是“平頭”,所有的男生的頭發都推成小平頭,而對女生的發型要求是頭發不過耳朵,基本上放學的時候,一眼望過去,孩子們都一個樣子,女孩子都是“假小子”。
如今很多學校變得更為人性化,男生一如既往要求留平頭、寸頭,女生可以留短發或者是留長發紮馬尾。
其實對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來說,那些奇裝異服和奇怪的發型并不好看,對女孩子來說,紮一個普通的馬尾就是最好看最能代表青春年華的發型。
對學生的發型和服裝有要求,是為了減少在這方面的分心有的時候看一些偶像劇,真的不能較真,學生時代就應該有學生時代的樣子,演員明星要注意個人形象對各個年齡段的人的影響。
影視劇中,中學生喜歡留長發、燙頭發,留空氣劉海,畫着精緻的妝容,這些都會對中學生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
其實現實生活中的中學生,哪有時間去畫一個小時化妝呢?根本沒有時間花費在穿衣搭配和打理發型上。
中學女生,就應該是素面朝天,紮着馬尾或者是留着利落的短發,孩子們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實在是沒有多餘的心思花費在這些事情上。
我們都知道,什麼樣的年齡做什麼樣的事情,對孩子們來說,什麼樣的年齡有什麼樣的打扮。
青春時代的女孩子,典型的形象就是穿着校服,紮着馬尾或者是留着短發,素面朝天,雖然不着脂粉,但是卻青春無敵,這就是最美好的樣子。
當孩子們不會為這些身外之物分身的時候,心思才會更單純,學習才會更有效率。
引導孩子正确穿衣搭配
“紙上談兵”跟實際帶兵完全不一樣,育兒也是一樣,在陪伴寶寶的過程中,腦海中的一些理論和概念在沒有經過調整之後,對于一些寶寶來說,根本就行不通。
團子到2歲半,突然就不太好“糊弄”了,以前都是我給她拿什麼衣服,她就穿什麼衣服,現在每次起床以後,她都要自己挑衣服,也是讓人頭痛。
按照之前學習的理論,要尊重孩子的個人選擇,可是實操起來就不容易了,因為孩子很多時候并不能考慮到氣溫。
如今她已經上學了,學校要求除了周三以外,其他的時間都要穿校服。
這就是糾結的點,孩子不想要穿校服,但是學校要求穿校服,按照以前學習的理論,應該尊重孩子,可是一旦孩子不穿校服,到學校以後孩子就成了“特别的存在”。
所以就需要重新調整這個概念,我覺得沒有必要誇大“要求孩子遵守規則”給孩子帶來的不良影響,比方說抹殺了孩子的個性,其實這兩者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
因為規則面前,孩子就是要收起個性,這才是正确的引導。
最初孩子入學的時候,她拒絕穿校服,考慮到她上小托班,我給她一定的緩沖時間,并提前告知她:你現在還比較小,可以不穿校服,但是兩個月之後你就要穿校服哦。
幾乎每天早上都要跟她講一遍這句話,如今寶寶雖然不情不願,但是依然會穿着校服去上學,每到周三的時候,她會睜大眼睛問:今天是不是可以穿自己的衣服!
引導孩子的過程,就是彼此适應的一個過程,我們要在一定程度上适應孩子的成長,同時也要用一定的理由來說服孩子,讓孩子适應家庭和學校的規則。
孩子可以保留自己的個性,但是一定是在能夠遵守規則的前提下,這是我們在調整育兒理念之前必須要遵守的一個原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