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吟詠菊花的詩句中,唐朝黃巢的《不第後賦菊》是非常有名的一首:“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你知道黃巢是在何種情況下寫出這首詩的嗎?近日,由現代出版社出版的麥老師《五代十國全史Ⅰ 黃巢起義》給出了答案。
黃巢生于山東曹州冤句縣,一個世代靠販私鹽發财的富商之家。在兄弟中排行老六,所以又有“黃六”之稱。
黃巢自幼天資過人,傳說他八歲就寫出了《題菊花》:“飒飒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黃家雖然是地方上的小豪門,但因為是靠販鹽而起的暴發戶,從沒出過官員,社會地位仍比較低下,做夢都想培養出一個當官的。于是,光宗耀祖的希望就寄托在了黃巢身上。
懿宗鹹通年間,黃巢曾多次到長安參加進士科考試,但結果次次都是名落孫山。黃巢通過合法途徑出人頭地的小小夢想,終究還是被大唐的科舉既制度擊得粉碎。
當他最後一次來到長安趕考,并且确認了自己再一次榜上無名之後,已經被兜頭澆過多盆冷水的黃巢,這次終于渾身涼透,科舉入仕的火苗徹底熄滅了。
于是,就在那日暮斜陽下的長安西市,遊人喧鬧中的花街酒肆,一首貨真價實的反詩,終于從一位酩酊醉客的筆下發洩而出,這就是那首著名的《不第後賦菊》。
黃巢起義的結局雖然最終失敗了,但他也使腐朽不堪的唐王朝徹底動亂起來,終釀成了五代十國的慘劇。
“五代十國全史”全套八部,唐末五代通俗說史類作品,以史料為本,用缜密的邏輯分析和生動幽默的筆觸,道盡這一紛争不斷、波谲雲詭的重要曆史時期。重點叙述從唐末黃巢起義,到宋滅北漢的一百多年間(875—979年)發生的各種重大曆史事件,包括黃巢起義、梁晉争雄、五代更替、十國興起、趙宋統一等,詳細解析其始末緣由,全景描繪唐宋間五代十國大亂世。本書系第一部《黃巢起義》。
(燕都融媒體記者 宋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