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虛烏有"是一個成語,也可寫成"烏有子虛″。意思是指虛構而不真實或幻想而不存在的事情。也就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精心設計,胡編亂造出無中生有的事情。
雖然人們都知道"子虛烏有″是啥意思和怎樣使用,但你曉得"子虛烏有″出自那裡,背後又有着怎樣的故事嗎?
原來"子虛烏有″是在《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中虛構的兩個人物,一個叫"子虛”,一個叫"烏有″。
在西漢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司馬相如(公元前179年一一公元前118年)寫了一篇《子虛賦》,作品詞藻富麗,結構宏大,使他成為了漢賦的代表作家,後人稱其為賦聖和"辭宗″。他在《子虛賦》中寫道:"楚使子虛使于齊,王悉發車騎,與使者出畋。畋罷,子虛過奼烏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此典指司馬相如借空虛沒有而假托之事,寫成《子虛賦》,意在諷谏。司馬相如,以"子虛″為空言虛語,是為稱說楚國之美;"烏有先生",為哪些事,是為齊國诘難楚國,"亡是公",為沒有此人,是為闡明作天子之道理。因而,憑空假借這三人寫成文章,用以推想天子、諸侯在苑囿(養禽獸種樹木的地方)遊玩打獵之情景。這篇文章結束,歸結到"節儉"二字,想以此勸谏天子。進獻給天子後,天子頗為高興,并重用了司馬相如。
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在西漢時,司馬相如寫了一篇《子虛賦》的文章,此文寫得精彩絕倫,神彩飛揚,讀過的人無不贊美,直到現在仍很有名氣。内容主要講的是,楚王派子虛去訪問齊國,子虛見到齊王後說道:"你看我們楚國的地盤有多大啊!人口衆多,地域廣袤,物産豐富,風景秀麗。而你們齊國相對而言就小的多了。″一旁的齊國大臣烏有聽到後頗為不服氣。此時,齊王要率全國的遊獵高手陪同子虛外出打獵,子虛看到齊國有這麼多的打獵能手也很不服氣,然後,子虛竭力向陪同的烏有先生吹噓,楚國雲夢地方的廣大和楚王狩獵時的盛況,無與能比,并故意貶低烏有。烏有很不服氣的也誇耀了齊國,說各方面都勝過楚國。兩個人争論不休,把牛吹得很大,誰也說服不了誰。
其實,"子虛″和"烏有″發生的故事,全是司馬相如,憑空想象臆造出來的。現在我們常講的"子虛烏有″這個成語就是由此典故演變而來。
日月穿梭,光陰似箭。2000多年過去了,"子虛烏有″這一深受人們享用的成語,依然原汁原味的傳承至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