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香是中國民衆的民俗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一般用于祭祀和祈福之類。
在儒家有句話叫“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還有句俗話叫“香火不斷。”如果有罵人的話叫“斷香火的。”祭拜祖先時燒香,就說明祖脈的後人還在,骨血還在,子孫還在,香火還在繼續未斷。
燒香就像是在捎帶信,含義是給死去的人保持信息暢通。 另外,人們認為人去世後魂魄會像煙一樣缭繞,燒香的煙會向上飄去,象征升天人的魂魄能夠收到。 但燒香他的涵義遠遠不止這些。主要有以下幾類:
第一種、祈福供養諸佛菩薩及天地諸神靈
比方在古代上至天子、下至百姓,祈福燒香時,心懷恭敬,至誠頂禮,那麼必會香雲旋繞、騰空而上、香氣襲人。以祈求加持保佑,一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家庭人丁興旺等等。
第二種:以香傳信
這一點上面也提過,“香”是人與神明溝通的通訊物,我們通過燒香、香煙袅袅,把我們内心的祈願傳達給神明,從而祈求神明保佑。所以爐香贊“爐香乍熱,法界蒙熏”的說法。說的是這個道理。“以香傳信,求神賜福”就成為了人們燒香的最大驅動力。
第三類、心借香傳,寸誠感神
這點是從第2點分解的。那麼爐香贊裡面又提到“誠意方殷,諸FO現全身”這裡就是心借香傳意思。意思是:焚香的誠意由心而生,然後借助香火傳達,當香在玉爐中煥然時,真心就交給佛祖,希望天上的佛菩薩能看到人間,然後駕臨,聽到祈禱,讓祈禱傳達到九天之上。這就是“心假香傳,雨誠感神”的精髓所在。那麼古代的各種祈福,以及求雨啊,等等,就必須要有香傳。
第四類、修持“三香”,掃除“三業”
“香”的另一層意思就是指香本身“香而不臭”、“香遠益清”,我們向神明敬香,就是要保持“真香”的本質,做人要修持“三香”:即心香、身香和口香。”這裡的“香”的另一層含義就是引申出的人品德之”香“,“心香”包括心存善念、不生邪念等;“身香”包括人品端正、不做惡事虧心事等;”口香“包括不出口傷人、不口出狂言、要守護口德等。
所以,我們在祭祀祖先祈福的時候,就要明白上香的内涵,就保持三香的含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