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雲南西雙版納布朗山普洱生茶

雲南西雙版納布朗山普洱生茶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29 15:40:52

西雙版納是很多人們向往的地方,這裡不僅有美麗的風景和淳樸的民族,更有茶友喜愛的普洱茶。可很少有很了解到西雙版納布朗族的傳統文化和語言的曆史發展,今天生茶張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雲南西雙版納布朗山普洱生茶(西雙版納布朗族的傳統文化和節日)1

布朗族曆史悠久

布朗族是一個擁有着悠久曆史的少數民族,民族語言為布朗語,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布朗語支,可分為布朗和阿瓦兩大方言區,沒有本民族的文字。

布朗族有着極為豐富的口頭文化,至今仍然保留着最具鮮明特征的民族語言、服飾、歌舞、風俗習性。

布朗山是雲南也有的少數民族之一,也是一個跨國境的民族。境外布朗族主要集中在緬甸,與中國境内的布朗族山水相連且同族同宗,甚至還有着血緣親緣關系。

境内主要聚居在滇西的臨滄、西雙版納、普洱等地,尤其以臨滄市雙江縣和西雙版納州勐海縣為最多最集中。

雲南西雙版納布朗山普洱生茶(西雙版納布朗族的傳統文化和節日)2

布朗族文化與語言

布朗族有多種自稱與他稱呼。由于居住地不同,語言習慣不同,稱謂也各不相同。居住在西雙版納的布朗族通稱為“布朗”。

布朗族有自己的民族語言,布朗語屬南亞語系高棉語族佤德語支,分為布朗和阿佤兩大方言,但都是口口宣傳,沒有本民族文字。聚居在西雙版納的布朗族以傣文和漢文為主,臨滄的布朗族則佤語和漢語兼用。

西雙版納的布朗族因長期處于傣族土司的統治之下,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深深地打上了傣族的烙印,不但人人都使用傣語,書面文字也是傣文。甚至很多地方,年輕的布朗族都不會說本民族的語言了,全說的是傣語。

在布朗山鄉,凡涉及政務的公文也是用傣文書寫,除此以外,平時,布朗族算賬、記事等也都是用傣文。

和傣語、傣文相比,布朗山鄉布朗族接觸漢語、漢文的曆史并不長。在起名字上,布朗族也烙着傣族的烙印,男性名字前一律加“岩”,女性名字前一律加“玉”,跟傣族一模一樣。

雲南西雙版納布朗山普洱生茶(西雙版納布朗族的傳統文化和節日)3

布朗族傳統節日

布朗族能歌善舞,有着豐富的民間歌曲與舞蹈文化。西雙版納的“布朗彈唱”還被列入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布朗族的節日,數開門節和關門節最隆重,一般少則七天,多則半月月餘,一樣是喝酒唱歌跳舞,廣邀賓朋參與。

傣族的潑水節,也是布朗族熱鬧歡聚的節日。以前,布朗族的赕佛是一項重大的宗教活動,但如今,已經衍化為盛大的群衆聚會,或者喜慶的節日,雖然佛教内容必不可少,但更多的是以娛樂為主,參與的人群也不僅限于本民族,所有人都可以參與。

雲南西雙版納布朗山普洱生茶(西雙版納布朗族的傳統文化和節日)4

布朗山普洱茶有何特點?

布朗山位于西雙版納勐海縣的境内,靠近中緬邊境,是著名的普洱茶産區,也是古茶園保留得最多的地區之一,布朗山方圓1000多平方公裡。

布朗山鄉包括班章、老曼峨、曼新龍等村寨,其中,最古老的老曼峨寨子已有1400年曆史。布朗族是百濮的後裔,他們世世代代生活在布朗山,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制作和飲用茶葉的民族。

布朗古茶山,世代由布朗族人經營管理。布朗族是雲南最早種茶的“濮人”後裔,遠古的茶香在他們血脈裡世世代代流淌。

隻要有布朗族,就必然有大葉茶;隻要有古樹茶的地方,就必然有濮人的蹤迹。

雲南西雙版納布朗山普洱生茶(西雙版納布朗族的傳統文化和節日)5

布朗山是著名的普洱茶産區,山中的村寨,大的有班章、老曼峨、曼新龍等幾座。

布朗山的茶不施化肥、不打農藥,是綠色健康的生态茶。

因而倍受全國各地朋友的喜愛。衆多普洱茶商都看準布朗山的優質自然與生态條件,汲取其精華,為茶友提供品味醇正的普洱茶。

布朗人與茶有着難以言說的情感。布朗先民把族人的幸福播種在這片原始、古老的土地。外面的世界或許已然滄海桑田,布朗人依然執着守望。

雲南西雙版納布朗山普洱生茶(西雙版納布朗族的傳統文化和節日)6

一年年,一代代,布朗人與茶,一直息息相通,魂牽夢繞,始終恬然相守,不離不棄。茶園似海,莽莽不語,與布朗山寨一起穿越人世悲歡,草木枯榮的綿亘歲月。

生茶張每日分享普洱茶文幹貨,歡迎愛茶的您留言交流,有問必答!

了解更多精彩普洱古樹茶知識,快來關注生茶張。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