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步笑百步
春秋戰國那時候打仗打得久了,列國的兵将們都産生了疲倦感,對于秦國人的那種猛沖猛打,大多不太習慣,很多人就産生了逃跑無罪的想法,就是不逃跑的,也要千方百計的跑到隊伍的後面去,這樣既參加了作戰,又更有機會活下來,因此這種行為就成了無可厚非。
那些逃兵們要是遇上秦軍,遇上長平之戰這樣的戰役,那逃了五十步的反而就不如一百步的,秦軍的摧枯拉朽,會讓逃得慢的死無葬身之地,所以說這些逃了五十步的逃兵也要承擔風險,畢竟誰也不知道面對的是趙括還是白起。他們就能笑那些逃了一百步的逃兵是真逃兵,他們認為理所當然。
孟子曾跟魏惠王有過一段對話,“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孟子的意思,當兵的隻要逃跑了,管你是逃了五十步還是百步,都是一樣的。
魏惠王認為孟子的說法很對,但其實孟子的說辭并非是真理,要是用當時的具體情況來分析,孟子不過是在偷換概念以宣揚自己的理念。那麼這種說法到底源自哪裡呢?衆所周知的是,西周乃至春秋戰國,列國諸侯皆推崇禮制,即便是戰場之上也是有諸多法則。為什麼我們要說孟子的“五十步笑百步”是偷換概念呢?這就還得從春秋時的戰争說起。
五十步笑百步
春秋時代任何戰争都講師出有名,推崇的是所謂義戰,就是齊桓公秦穆公這樣的霸主,要打仗之前也還是要盤算一種理由出來。齊桓公帶着大軍攻打楚國,用的理由就是楚國人不向周天子進貢,還有楚武王攻打随國時,随國人說楚國人不遵守戰争規矩,楚國人則反駁為“我蠻夷也”,意思是可以不遵守諸侯們的戰争規矩,那也即說楚國人也多少應該懂點兒戰争規矩。所以宋襄公跟楚國人打仗,固執的要堅持舊禮,要等到楚國大軍渡河,等到楚國大軍列陣完成,雙方才在陣前展開大戰,這就導緻宋國慘敗,宋襄公卻依然能得到一些好名聲。
那個時代裡國喪不能戰,《左傳》載:“楚人将伐陳,聞喪則止”,晉國“聞喪而止,禮也”;春秋戰國時代若是一國有災,另外一國則不能攻打,這是墨守成規的規矩,比如晉國發生旱災之時,秦穆公想攻打晉國,結果百裡奚說“天災流行,國家代有,救災恤鄰,道也”,秦于是乎輸粟于晉國,命之曰泛舟之役。秦國本來想攻打晉國,結果最後反成了救災。當時的這種戰争規矩深入人心,戰争也是禮。那麼既然戰争為禮,在戰場上要是當逃兵,也就是不屬于禮的行為。天子諸侯們的眼中,不尊禮制是要受懲罰的,對于逃兵列國皆不會容忍,會給予嚴厲的懲罰。
秦律中有所謂“五人為伍、十人為什”,就是“什伍”之軍,十個人為“什”,五個人為“伍”,如果其中有人當了逃兵,會被抓回來處以極刑,其餘人還要受笞杖之刑,還要服兩年勞役,這即可見那些憑借庶民之身成為軍中主将的,都不是簡單的人物,絕有着超強的自控力。
五十步笑百步
不過關于逃跑之事,到戰國時代諸侯們對逃跑之事也不是徹底反對,比如趙國的荀子曾說“奔命者不獲”,是說一般情況不要追逐逃跑的兵;齊國的《司馬法》有“逐奔不過百步”,就是說逃亡了五十步的人可以恥笑逃亡百步的兵,因為百步以内還是戰争狀态,隻要逃離百步以上,敵軍就不能再行追殺了。這是士兵們的逃跑權。而那些隻是逃了五十步的兵将,說不定尚還處于戰場的核心區域,還不能算是逃兵,也才出現了“五十步笑百步”!
這就是說,逃“五十步”和逃“百步”是相同的概念,而在孟子跟魏惠王的對話中,孟子卻是把兩個概念同質化了,春秋戰國逃“五十步”不是逃,逃“百步”才是逃;而孟子的意思卻是,逃“五十步”和逃“百步”都是逃兵,都要受到懲罰。
這種觀點也才會受到諸侯們的認可,魏惠王才會說:“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顯而易見的是魏惠王即便沒被孟子繞到概念中去,也是必須這樣說,這才能對魏國兵将有指導性意見,那就是作戰要勇猛,絕對不能逃,逃“五十步”和逃“百步”都是逃,都是要受到魏國律法的處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