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岸 | 作者
張敬、青橙 | 編輯
網絡、unsplash | 圖源
自“高敏感”之後,又一個心理學詞彙,引發了現象級熱議——“松弛感”。
這個用來描述家庭關系的詞,來源于一位博主的自述:
因為一個小孩證件過期,媽媽陪着孩子回家了。由于媽媽沒有登機,挂在媽媽名下的所有行李也被集體退回了。
令博主震驚的是,全家人都沒有受到影響,更沒有互相指責,而是以非常松弛的心情,叫人回來拿行李、寄箱子,全程氣氛輕松和諧。
下面的評論,全是羨慕的:
好羨慕啊,這件事如果發生在我家,一定會被罵得狗血淋頭,旅行也會被完完全全地毀掉,甚至幾十年後還被拉出來吵架……
看完前三段已經在反胃了,真遇到估計直接緊張到幹嘔了。
一次旅遊入住酒店的時候,我媽沒帶身份證,我爸勃然大怒在酒店大堂裡罵工作人員罵我媽,最後他自己先入住睡覺,我和我媽哭着去找派出所開證明……從不知松弛為何物。
我感覺我就是那種一旦發生脫離計劃之中的事情,就會情緒失控、抓狂,我也想有這種松弛感。
……
到底什麼是松弛感?怎麼就能引發如此之大的感觸和共鳴呢?
其實,所謂“松弛感”,就是一定程度的心理空間。
有了這個心理空間,就能夠容納一些未知事件的發生,并且當事情發生時,失控的感覺不會把自己擊碎。
正因為不擔心自己被“擊碎”,也就不會通過指責/攻擊的方式,急着轉嫁焦慮和恐懼。
然而,遺憾的是,很多人都沒有形成這種心理空間,一點點小事就會引發内在驚濤駭浪,自然也就沒有“松弛感”了。
到底怎樣才能真正松弛下來?
今天,壹心理就和大家聊一聊,現代社會最寶貴的松弛感。
以空間換空間,
心理空間是這樣拓展的
之前刷到一個視頻。
視頻裡,年僅13歲的谷愛淩在一場重要比賽前,高燒40度,渾身疼痛,對着媽媽嚎哭不止。
如果你是谷媽媽,會怎麼做?
對一些家長來說,這個場景是非常具有刺激性的,刺激到可能連幾秒鐘都承受不住。
要麼焦慮得想直接“解決掉”孩子的情緒:
哭也沒用啊!哭對身體不好,你還發着燒呢,快别哭了!
要麼焦慮地替孩子做決定:
不比了,咱們不比了!
再要麼,比孩子還着急:
急得團團轉,急得直哭,最後還得孩子忍着難受來安慰她:“沒事媽媽,我好點了,你别着急了。”
以上場景,都是父母自己缺乏心理空間的表現。
因為自己沒有空間,就容不下孩子的焦慮,甚至還需要孩子勻出點空間來承接自己。
然而谷愛淩的媽媽,穩定得就像暴風驟雨中的燈塔一樣。
攬着撕心裂肺嚎啕大哭的女兒,她隻關切地、語氣平穩地給女兒一些感受方面的回應:“這麼疼啊”“難受是吧”。
既沒有試圖解決掉女兒的情緒,也沒有被女兒扔過來的焦慮擊碎。
隻是做一個結實穩定的外挂容器,充分容納女兒的焦慮和痛苦。
而孩子的心理空間,也就随之拓寬了。
所以後來面對巨大挑戰,谷愛淩依然能保持冷靜、鎮定、松弛。
這與媽媽強大的容器功能,以及給她内化的心理空間是分不開的。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
松弛感的基礎——心理空間,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後天的養育過程中,每一次親子細膩的互動中,被養育者一點點培養和拓寬的。
這就要求父母,首先自己有一定的心理空間,這樣才能容納孩子的焦慮。
松弛下來,
從就事論事開始
飛機上的一家人,就是這樣一個“以空間換空間”的典型。
有了足夠的心理空間,不僅可以容納突發事件帶來的失控感。
更重要的是:
問題來了,直接解決問題,不會把精力浪費在自我攻擊和指責他人上。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
當一件事情發生時,處理事情本身,往往并不會消耗太多能量。
真正消耗我們能量的,是附加在事情之外的那些自責、懊悔、羞恥、自我攻擊、互相指責。
假如一個孩子打碎了碗,父母檢查一下孩子是否受傷,然後就事論事地說:“碗碎了啊,那我們打掃一下吧。”
那麼孩子就會覺得:打碎了碗也不是什麼可怕的災難,打掃一下就好了,這個後果是很容易承擔的。
于是,孩子的注意力隻需要放在“解決問題”上即可,不會消耗太多能量。
但如果父母怒罵“你怎麼這麼笨”“整天毛毛躁躁的”“連個碗都拿不住”,或者雖然沒說話,但眉頭緊鎖,眼神滿含嫌惡、鄙視與厭煩。
那麼孩子的能量,就不得不用來承受父母的情緒、應對父母的責罵帶給他的恐懼和羞恥。
在孩子心裡,他打碎的不僅是一個碗,還有自己的尊嚴,那麼這個後果就是“災難性”的。
有些人在做錯事或失敗後,能迅速修正彌補,繼續輕松前行,獲取成功,仿佛“錯誤”和“失敗”對他們來說隻是小事一樁;
但也有一些人,一旦做錯或失敗,哪怕是非常小的疏漏,也會羞愧至死,恨不得原地去世。
前者在遇到挫折時,心裡的聲音是“做錯了,補救一下就好了啊”;
後者在遇到挫折時,内心的聲音是“你真笨!你真蠢!你完了!你果然不行!”
3件事,
透支一生的松弛感
那麼,父母有哪些具體行為,長期做下去,會讓内化恐懼羞恥、擠壓心理空間、透支一生的松弛感呢?
主要有3個方面。
第一,不停數落孩子的缺點。
正常的父母,能看到孩子的缺點,也能看到孩子的優點,能欣賞孩子;
病理型家長,則會揪着自己眼中的“缺點”反複逼逼叨叨。
這不是孩子有多不堪,而是家長需要以此來安放自己的痛苦。
第二,向孩子訴苦。
我們都知道,父母本來應該作為一個容器,去涵容孩子的情緒。
但有些父母,因為自己成長過程中的一些創傷,反而還要讓孩子作為容器,經常跟孩子訴苦。
壓力、怨氣、恨意一通傾斜,說完,這些父母就會感覺:
哇,好受多了。
卻不想想,這些讓TA之前喘不過來氣的沉甸甸的東西,都被移到哪裡去了。
年幼的孩子,沒有容納的功能。
成年人的大問題,塞到孩子的幼小心靈裡。
當他們發現自己,無法讓父母的矛盾消失、無法讓媽媽快樂、無法讓家庭氣氛改變……可能就會産生一種“我什麼都做不了,我真沒用”的感覺,進而陷入到可怕的無助和自責之中。
第三,無意識地壓抑/管束孩子。
養孩子,不光對家長的财力、精力有要求,對養育者的心理空間也有要求。
心理空間要夠大,還要有足夠的彈性,孩子才能在這個空間裡,自由活動,自然生長。
但有的養育者的心理空間,又窄又緊,自己又沒意識到,就會去把孩子牢牢綁住,去貼合自己的空間。
最極端的情況是:
養育者的内心已經緊窄到經不起一絲波瀾,即使是嬰幼兒也被嚴格控制行為,不能吃手,不能撕紙,不能玩泥巴,不能光腳爬,不能把玩具扔出去……一切,都要“合規”。
但代價是,就孩子沒有任何空間成長,也沒能内化任何容器,長大後一點小事都是天塌地陷的大事,和父母一樣過着與松弛無緣的生活。
隻要活着,
就有改變的可能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說:
我父母就是這樣的,難道我就得一輩子緊張焦慮、隻有羨慕别人的松弛嗎?
當然不是。
心理學家卡倫·霍妮說過:
所有人,隻要還活着就能改變自己,甚至是徹底改頭換面的可能性,并非隻有孩童才具有可塑性。
所以,無論你是父母,還是孩子,隻要你願意,都可以改變。
如果你是這樣的父母,我有兩個建議,供參考:
1. 讓成人的歸成人,孩子的歸孩子
可以去和自己的父母、親朋、伴侶吐露焦慮,并争取支持和理解;
或者找一個心理咨詢師,當自己的外挂容器。
固定的時間,固定的人,會幫你在心中逐漸内化一份穩定的力量。
總之,在大人的世界裡找資源,不要都攢一塊兒,管孩子要。
2. 自我覺察很重要
如果孩子是某些行為,讓父母内在的某些東西被激起了,可以提醒自己:
不要立刻把這個東西往外傾倒,不要立刻甩鍋給孩子。
那麼孩子就不會有“自己闖下大禍”“完了”“壞了”“毀了”這種可怕的感受,将來遇到突發事件時,對自己的否定和攻擊就會少很多。
要知道,人的智商并沒有那麼大的差别,而“内在客體”是支持性還是非支持性的,才決定了是否有能量前行。
如果你是孩子那個沒有松弛感的孩子,我給你的建議是:
1. 不松弛也沒關系
請大家記住:所有改變發生的前提,都是基于接納和允許。
接納“不松弛”的自己,本身就是一種松弛。
不必為了追求完美的松弛,反而把自己搞得更焦慮。
既然松弛的意義就是“沒什麼大不了的”,那麼“不松弛”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當你從心底這樣接納和允許自己的時候,改變就已經發生了。
2. 建立新的客體關系
雖然是父母的養育,與後天的不松弛息息相關,但别人改變與否,并不能決定自己的幸福。
不如把改造父母的精力省下來,去創造新的客體關系。
好的關系就像是一個容器,可以容納你的負面情緒,幫你的心理空間擴容,讓你依然獲得成長。
沒有一個完美開局的确可惜。
但我們仍然可以一點點通關,一點點成長,一點點釋放出生命的力量。
正如“來路不由己,前路仍可期”。
世界和我愛着你。
作者:晴岸。知識星球:晴岸心理。心理學碩士,年輕媽媽。大千世界裡一個耐心的傾聽者、記錄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