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整潔的家中,其實在角落中隐藏了太多的生物:蛾蠓、蟑螂、鼠婦、蚰蜒、小黃家蟻、蜘蛛等等這些都是家裡的常客。
那衛生間最常見的蟲子第一想到的是不是蛾蠓呢?
其實除了蛾蠓,還有蠼螋[qú sōu]也是衛生間的主要“房客”,它們大多數時候被稱為耳蟲。
關于這個不受歡迎的“房客”,有一個民間傳聞:據說蠼螋能在夜晚人睡覺的時候,鑽進人的耳朵,咬破鼓膜然後進入人的大腦,而後小心地切斷人的顱腦神經并在裡面繁殖導緻人類的死亡。
事實上蠼螋并沒有這麼可怕 ,人的大腦也沒那麼容易就鑽進去。
科學家稱,這種傳說是非常荒謬的。
盡管“耳蟲”具有喜歡爬進人的耳朵中的特性,但它也隻能咬破人耳中的鼓膜及耳内軟組織,由于人的大腦周圍有堅硬的骨頭保護,因此,它們根本進入不到人的大腦中。
關于說它們可以切斷人的顱腦神經或許是因為蠼螋的體型特征帶來的誤會。
體态和習性今蠼螋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外形類似隐翅蟲,但是屁股上長着碩大的尾鉗。
蠼螋因其尾部上長着碩大的尾鉗結構,所以又被人稱為夾闆蟲、耳夾子、二母夾子。
全世界目前發現了近一千多種蠼螋,根據種類的不同,它們的體長在5mm至50mm之間。
在家中常見的蠼螋前翅非常短并且翅脈,主要用于覆蓋後翅,它的腹部可自由伸縮。
蠼螋是一種雜食性動物,除了經常吃一些常見的植物外,它們也會捕食其他的昆蟲,在捕食昆蟲時它會用尾鉗控制住獵物,随後用咀嚼式口器吞食獵物。
相比較北方幹燥的天氣,蠼螋在南方比較常見。
蠼螋喜歡潮濕陰暗的環境,如果是在家裡,衛生間、種有植物的陽台則是蠼螋安居立命的風水寶地。
雖然它們不如傳聞中那樣可切斷人的顱内神經,也不具備毒性,但它們确實可以進入人耳内,并且有幾率會在耳内産卵繁殖,傷及鼓膜及耳内軟組織。
所以有習慣開窗睡覺或席地而卧的人要注意家中是否有耳蟲的身影。
蠼螋還有一個顯著的特征,它們的腹部長有可以分泌特殊氣味的氣味腺,每當遇到獵食者便會釋放出氣味,并且高高地舉起屁股上的尾鉗,從而威吓敵人。
如果這些招數都不管用,蠼螋有時也會裝死。因此想要殺死它很容易,它受到威脅後會裝死,而不是立刻逃跑。這時我們隻要輕輕上去踩一腳,就能把它踩死。
難就難在殺不幹淨,衛生間裡每一個陰暗而潮濕的角落裡,都有可能趴着一隻蠼螋。
室内防治方法
1、找到蠼螋的巢穴,用開水澆,效果比較好。
一般在瓷磚縫隙或是牆角,開水澆後最好用白石灰封住。
如果家中有養花木的話,一定要注意蠼螋有可能在花木的泥土中,要将花木的泥土進行換土,把泥土進行消毒,用開水燙殺泥土中的蟲子和蟲卵,再種上花木。
2、另外要讓房屋盡量保持幹燥,尤其是衛生間和廚房。
不要存垃圾,也不要擺放大量雜物,雜物也要用開水燙過。
可以買瓶氣霧殺蟲劑,看見就噴。不過還是建議做好室内衛生,隻要室内衛生保持的好,這種蟲子是不會在你家裡安家的。
3、蠼螋常生活于陰暗潮濕之處,并常躲藏在位置比較固定的物品下面。
如花盆、裝置的水桶等下面,在蠼螋經常活動的陰暗角落和花盆等物品下面噴灑滅害靈等殺蟲劑,可殺滅蠼螋。
4、放一個淺罐(如貓食罐頭)在蠼螋經常出沒的地方。往淺罐裡倒入約1厘米的植物油。
植物油能吸引蠼螋,令蠼螋無法掙脫,從而溺斃。視乎實際需要,更換淺罐或添加植物油。
5、噴灑室内專用的除塵噴霧或空氣清新劑,防止蠼螋入屋。
踢腳線、櫥櫃和其他隐秘的角落也要做好殺蟲措施,向蠼螋噴灑即噴即洗清潔劑。這些清潔劑能直接殺死蠼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