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司馬遷編撰,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與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并稱“史學雙壁”。《史記》十句天機之言,經典有内涵,值得品讀。
一、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想要做大事情,就不要考慮那些小的事情。行大禮的人,也不會去考慮那些小的禮貌。
二、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出自《史記·魏世家》。拿着柴草去救火,柴草不燒光,火是不會熄滅的。這句話說明運用錯誤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反而會使得問題變大。
三、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出自《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我憑借着長相,去評判一個人,最終錯誤的評判了子羽。閱人外表長相的美醜不如考察其心靈的美醜,人的假惡醜與真善美總是并存的。考察一個人或真正識别一個人就需要對這個人進行全方位的審察,而不能僅以其外貌斷定一個人。
四、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學會劍術,隻能抵擋一個人,不值得去學習,我要學習,就要學習能夠抵禦萬人的兵法。
五、先即制人,後則為人所制。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如果提前行動,就可以去控制敵人,之後再采取行動,就會被别人所控制。
六、同惡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
出自《史記·吳王濞傳》。惡人會相互勾結在一起,有相同愛好的人就會相互挽留,志同道合的人就會相輔相成。
七、以權利合者,權利盡而交疏。
出自《史記·鄭世家贊》。憑借着權勢地位結交朋友,一旦權勢和地位沒有了,他們之間便會疏遠。
八、反聽之謂聰,内視之謂明,自勝之謂強。
出自《史記·商君列轉》。聽取了别人的意見,能夠做到自我反省,這就是聰慧。能夠主動審查自己,這就是明智,能夠克制内心的欲望,這就是強大。
九、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
出自《史記·高祖本紀》。能夠在營長中謀劃,決定千裡之外戰争的局勢,我不如張良。這句話說明了張良的足智多謀。
十、《禮》以節人,《樂》以發和,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義。
出自《史記·太史公自序》。《禮記》是用來節制約束人們,《樂》可以引導人們平和,去處理政事,《詩經》是用來傳達情意的,《易經》是用來講述變化的,《春秋》是用來論述道義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