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大社交網站上都被一個女孩的文章刷屏了。她叫王心怡,出生在一個貧困小山村,以高考707分被北大錄取。通知書送到的時候,她正獨自在外地打工掙錢。
後來她寫下了這篇《感謝貧窮》:貧窮帶來的遠不止痛苦、掙紮與迷茫。盡管它狹窄了我的視野,刺傷了我的自尊,甚至間接帶走了至親的生命,但我仍想說,謝謝你,貧窮。
貧窮有什麼可感謝的?
她為什麼要感謝貧窮?
物質的匮乏,讓她總是穿着“磨壞的鞋子”“老氣的衣服”,被男同學嘲笑土得掉渣,但她自白道:“你讓我領悟到真正的快樂與滿足,你讓我和玩具、零食、遊戲徹底絕緣,卻同時讓我擁抱到了更美好的世界。”
這些話很勵志,很雞湯,但前提是她考上了北大,成功逆襲,所有她才有資格這麼說。而對于更多深陷貧窮,甚至因此失去了讀書機會的年輕人來講,他們的立場隻有一個:
去他媽的貧窮!
甚至還有人,入選了《亞洲周刊》“21世紀影響中國社會的10位人物”,一手寫下了“新東方神話”,他依然在恐懼貧窮——這就是俞敏洪。
2013年,陳可辛指導電影《中國合夥人》,講述成冬青、孟曉駿和王陽創立“新夢想”英語培訓學校的勵志故事。其中黃曉明扮演的成冬青,正是以俞敏洪為原型。
還真挺巧,都是農村出身家境貧寒,都是考進了北大,但王心怡在感謝貧窮,俞敏洪并沒有。
俞敏洪辦公室裡,挂着一張照片:在一片荒地裡,立着一座搖搖欲墜的破房子。那是他老家,在江蘇江陰一個小農村。
他拍下這張照片,高高地挂在顯眼的地方,提醒自己要牢記那段孤獨、敏感又屈辱的時光,那正是貧窮帶給他的。
不久前,俞敏洪做客《朗讀者》,分享了他的故事。
在考進北大之前,俞敏洪隻是鄉下一個窮孩子,本來家裡還有個哥哥,但4歲就去世了,他就成為了母親的盼頭,一門心思想把他培養成“教書先生”。
讀大學,一直是俞敏洪的心願,“在農村待下去一輩子的這種恐懼感,對我來說極其強烈。”
但他成績并不好,兩次高考落榜,第三次備考時,母親冒着雷雨幫他找了縣裡老師,一路走回家已經摔成了泥人。
“那一刻我就知道,我沒有别的選擇了。”
俞敏洪鉚足了勁,早上6點起,晚上12點睡,打着手電在被窩看書,目标隻是當地師範學校,結果分數超過了北大錄取線。
但俞敏洪不敢填報。
我們常開玩笑“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如果當時不是他老師替他填了“北京大學”,貧窮差點限制他的高考志願。
因為一個窮怕了的農村孩子,在踏上更高的舞台以前,畏懼總是大于期待。
考進北大的俞敏洪,很快陷入了“綜合自卑症”。
“我左看右看,總覺得自己不如周圍的同學和朋友……農村來的孩子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基本上都是比較差的,而且體育、文藝方面的才能我也完全沒有,普通話我也講不好……大學整整四年,沒有任何一個女生跟我談過戀愛,當然我也沒有勇氣去追求任何一個女生。”
剛入學時,俞敏洪室友在看《第三帝國的興亡》,他操着方言問了一句“大學還要讀這種書啊”,室友隻是白了他一眼,理都沒理他。俞敏洪說,那一眼至今還留在他心中。
農村來的俞敏洪,從小隻會狗刨遊泳,有次遊泳課上,老師開玩笑說:“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人狗刨刨得這麼快的。”俞敏洪幾乎當場崩潰。
一句話,甚至一個眼神,他都會以為是一種侮辱,“因為你沒有那個自信。”
至于俞敏洪是怎麼擺脫自卑的,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你說俞敏洪這麼成功,他才最該感謝貧窮啊!但他沒有,因為貧窮帶給他的傷害,遠比想象中要深刻長久。
畢竟,貧窮本來就沒什麼好感謝的。
貧窮和苦難,往往就代表了痛苦、疾病、愚昧,而改變命運的卻是知識、财富和科技。
到底是逆境中容易成功,還是順境中容易?光從王心怡這個新聞就能看出,窮人家的孩子落榜辍學不是新聞,他們打工收到北大通知書,這才是少有的、稀罕的,這才是新聞。
貧窮本身是沒有意義的,有的人開花結果,不代表“天降大任”,所以才“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貧窮不應該也不值得被美化,是他們自己把命運撕出一條口子,才讓光透了進來。感謝貧窮,不如感謝為了擺脫貧窮而拼命的自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