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越南、印度、菲律賓、斐濟等國家,它們對中國的進口依賴程度,遠遠高于對美國的依賴程度,但是它們對華出口的依賴程度是低于對美國依賴程度的,這跟以前相反。這說明這些國家大量地從中國進口,大量地賣到美國去。這中間可能就有一個産業鍊的依存關系。
本周,美國政府考慮取消部分對華關稅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面對持續高燒的通脹,以及即将到來的中期選舉,拜登政府有意通過松綁關稅來平抑物價、挽留民意,換取自身喘息。同時,這也讓人們再度關注起美國對華戰略的後續走向。
其實,無論是特朗普時期發起的“對華關稅戰”,還是拜登上任後抛出的“印太經濟框架”(IPEF),它們都是美國長期将中國視為“戰略競争對手”的具體表現。在通過關稅、實體清單等手段肆意“打擊”中國的同時,美國也不忘通過印太經濟框架等機制,在全球各地組建聯盟、拉攏盟友。
“印太經濟框架”等所謂經濟合作,也因此加入了政治、安全的因素。對此,我們應該如何看待?
7月6日上午,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舉行CMF宏觀經濟熱點問題研讨會。會上,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劉青進行了《印太經濟框架:美國思維的變與不變》的主題報告。
全文整理如下:
各位專家好、各位線上的朋友好!很高興今天由我代表我們團隊來發布報告:《印太經濟框架:美國思維的變與不變》。因為時間有限,我先把我們簡要的總結放在這裡。主要有四點:
第一,美國印太經濟框架本質上是美國傳統對華戰略的一個新外衣,是納入了特朗普主義顧慮的奧巴馬路線,它是一個雜合的戰略框架。這是從曆史和現實的一個判斷。
第二點,我們對“印太經濟框架”的主要内容做了分析,有以下幾點結論:“印太經濟框架”和我們的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是針鋒相對的;“印太經濟框架”圈子和它的成員國規模、重要性、經濟結構不容忽視;對于“印太經濟框架”成員國而言,中國、美國對他們在貿易、産業依賴程度上都比較深,而且中美對有的國家有替代性、有的有互補性。
第三,“印太經濟框架”是美國在多重困境和多重目标下的一個政治行為,非符合經濟規律的一個行為。它是美國對華戰略裡面“小院高牆”戰略的一個延伸。“印太經濟框架”其實是在整合印太的經濟與安全的要素。
短期來看,“印太經濟框架”可能形式大于實質,但是長期絕對是不容輕視的。
第四個方面是中國的應對。我們認為中國應該快速行動、及時應對。基本的思路、大的思路就是瞄準小院,瞄準高牆,瞄準它的關鍵領域。我們科技要自立自強,我們自己的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要大力地推進。我們要有一些針對性的措施,有的放矢地突破它的産業鍊和盟友圈的雙重封鎖。
這是我們今天的主要内容。
美國對印太的兩個基本認知:競争和增長
21世紀以來,美國對中國、印太或者說亞太地區有兩個基本的認知。
一個是競争,一個是增長。
競争就是對華競争,我們可以簡單地回憶一下美國的對華競争策略。比如2001年小布什總統一上台,就非常明确地宣布中國是美國的戰略競争對手,這可能是美國第一次把中國直接稱為戰略競争對手,但是當時出現了9·11事件。中國很快跟美國合作進行反恐,反恐成為美國此後一段時期的重點。
奧巴馬總統是在金融危機中上台的,他第一任期主要工作都是在應對金融危機。但是到第二任期整個危機有所好轉之後,他馬上就宣布了重返亞太的戰略,或者說亞太再平衡。目标直指中國,這個是明确的。這期間經過各種艱難的談判,最終談成了一個TPP(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這是很大的一個進展。
後來特朗普上台,同樣的,他再次明确地把中國定義為戰略競争對手,但是他的競争方式完全反過來了。他在貿易上單打獨鬥,希望憑借自己單一的實力來挑戰各大貿易夥伴。他的核心就是反貿易自由化,主要的象征就是退出TPP。這背後當然有很多政治的、經濟的因素,我們下一章會講到。
到現在拜登政府的亞太戰略、印太戰略,他同樣把中國定義為戰略競争對手,而且很明确地說,要與中國展開激烈的競争。他的主要策略就是印太經濟框架。
第二個認知:美國一直認為全球經濟增長機會的中心在亞太或者印太。這個是美國一直以來的說法,比如在這次《美國印太戰略》裡面,它明确地說印太地區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地區,美國要跟他們合作。
《美國印太戰略》,白宮網站截圖
另外,一個基本事實是:美國已經承擔不起全球化的代價。
全球化,我們都認為它總體對任何一個國家都是有利的。但是有利必然有弊,利益分配是不均勻的。一定是有人受益、有人受損。
比如說美國,它是資本獲利、中産受損,這導緻社會的貧富分化、社會撕裂,各種民粹主義泛起,以至于危及到美國的政體。特朗普總統崛起,就是民粹主義一個很重要的結果;包括攻擊國會,美國的政體受到沖擊。
這兩個認知和一個事實背景,決定了美國拜登政府的印太政策選擇,必然有變和不變兩個方面。它不變的是兩個目标:分享印太的經濟增長機會;對抗和削弱中國在印太地區以及全球的經濟影響力。但是它的方式就有所變化了。
一方面,因為民粹主義盛行,特朗普主義的顧慮就是反貿易全球化的這個勢頭很猛,它不可能進行市場和貿易的自由化。另一方面,它要實現上述兩個目标,又必須跟印太、亞太地區進行産業協同,也就是回到奧巴馬TPP的一部分路線。所以最終的結果是,它不得不選擇特朗普主義和奧巴馬路線的結合,我們認為,這是現實上的一個妥協、一個抉擇。
“菜單式”的印太經濟框架,與RCEP直接競争
印太經濟框架的内容大家可能比較熟,我們來看看時間脈絡。
大家的起點通常都是2021年10月份,拜登在東亞峰會上明确提出要構建一個印太經濟合作框架。但事實上,“印太”這個概念,最早其實是日本安倍政府在2016年提出來的——我們後面會看到日本在這中間,在亞太地區其實起到了不少的作用,影響是潛在的。
2016年,安倍政府提出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戰略(自由で開かれたインド太平洋戦略,FOIP)。後來(2021年10月),拜登在東亞峰會上首次提出“印太經濟框架”,而且領域也基本明确,圍繞貿易便利化、産業鍊韌性、清潔能源、勞工标準等領域展開合作。
這裡他提的是貿易便利化,沒有提貿易自由化。到2022年2月,《美國印太戰略》正式地明确提出“印太經濟框架”這個詞,涉及勞工和環境标準、數字經濟、供應鍊、脫碳和清潔能源等。
2022年5月23日,拜登在東京正式宣布啟動“印太經濟框架”,有13個創始成員國(美國、印度、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越南、文萊),後面加入了斐濟,一共是14個國家。
拜登正式宣布啟動“印太經濟框架” 視頻直播截圖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提出,“印太經濟框架”(IPEF)的重點是:“圍繞印度—太平洋經濟體的進一步整合,以數字經濟等新領域為重點,制定标準和規則,并緻力于确保安全和有彈性的供應鍊。”這是重點,說得非常明确。
“印太經濟框架”一共有四大塊,被稱為是“四大支柱”。第一個支柱是貿易支柱,由美國貿易代表來牽頭談判。剩下的三個由美國商務部來牽頭談判。
第一個是貿易方面:尋求建立高标準、包容性、自由和公平的貿易承諾,并在貿易和技術政策上,制定新的和創造性的方式以促進經濟活動和投資,促進可持續和包容性的經濟增長,并且使工人和消費者受益。在貿易闆塊,它特别點出數字經濟的合作。但是它的努力包括但不限于數字經濟合作。
第二個是供應鍊,它強調的是提高透明度、安全、多樣性、可持續性、韌性。然後是應對危機,它提到說,要确保關鍵原材料、加工材料,半導體、關鍵礦物和清潔能源技術的獲取。
第三個闆塊是清潔能源脫碳和基礎設施,它的公告裡面明确強調說,與《巴黎協定》一緻,它還沒有說要多大程度上去突破巴黎協定,來開發技術抵禦氣候變化的影響。它提到,要通過支持可持續、耐用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提供技術援助,深化在技術、資金、競争力與聯通提升方面的合作。
第四個是稅收和反腐,即制度建設、促進公平競争。
整個内容看下來,其實都是很原則性的觀點。但它的焦點非常明确,有四個方面:價值觀、安全、制度和标準,以及瞄準各種新興領域。
看成員構成。“印太經濟框架”跟RCEP基本上是針鋒相對的。因為RCEP國家裡面,除了中國,以及經濟相對比較落後一點的柬(埔寨)老(撾)緬(甸)被排除在外,其他國家都被納入。這是從中國的視角來看的。
從美國的視角,其實我們還可以跟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進行對比。“印太經濟框架”擴容了6個重要的國家,亞洲地區的印度、韓國、印尼、菲律賓、泰國以及太平洋的斐濟,但是去除了美洲國家的4個國家,因為它另有安排。“印太經濟框架”跟當年的TPP有一個很重要的相似點,就是強調價值觀的标準。
從成員構成上來看,“印太經濟框架”有CPTPP的成分,也有RCEP的成分。一個是以前美國的基礎,另外一個是跟中國的RCEP直接競争。
圖源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
關于它的性質,“印太經濟框架”反複強調,它僅僅是一個框架,并不是一個協議,而且都是一些非常原則性的東西,缺乏具體的細節安排。明确說,它是一個“菜單式”的框架:各個國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在四個方面任選。想參加哪個就參加哪個,并不是強制性的。
“印太經濟框架”現在還沒有進行深入的談判。可能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有一些溝通,但是美國商務部好像現在還沒有。它的期望是在18個月内完成相關的談判。
中美産業鍊既互補,又有競争
我們從經濟的角度,來進行一些對比分析。
2021年,中國GDP占世界的18.45%,人口占18.02%,人均GDP是12556美元。“印太經濟框架”14個成員國,GDP總和占世界的39.47%,人口占32.27%。從規模來看,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圈子。成員國的人均GDP,是從高(新加坡72794美元)到低(印度2277美元)都有的。
“印太經濟框架”成員國有擁有技術的、擁有資本的、有擁有勞動力的、有擁有土地的、擁有資源的,結構是相對比較完整的,經濟結構上也是比較完整的。
大家都在說中國的工業很重要,那麼這些國家的工業,能不能對中國起到一定的替代能力?我們看工業增加值份額。首先可以看到:中國的份額是一直在增長的,到2020年的時候,中國的工業增加值占世界的比例是25.27%。
這14個“印太經濟框架”成員,美國是18.45%,其餘的成員占比加起來是18.29%,總體的工業增加值占世界的36.74%。論經濟規模、重要性,我們認為“印太經濟框架”是足夠的,所以不要說他們無足輕重,或者說跟中國比太小。
我們來看看“印太經濟框架”跟中國的各種貿易關聯程度,看趨勢:所有國家對中國出口市場的依賴程度,和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程度都發生了交叉。這就是說,中國都在某一個時間點超過了美國。
這些國家高度依賴中國的市場,尤其是澳大利亞、韓國、新西蘭——有幾個國家比較例外,越南、印度、斐濟,這些國家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程度一直都相當大地高于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程度。這是一個基本的特點。
圖源CMF
觀察這些國家來自中國的進口占總進口的比例,和來自美國的進口占總進口的比例,我們也看到了這種交叉的現象。現在所有國家對中國進口的依賴程度,都遠遠超出了對美國進口的依賴程度。
但是這裡有一個點。
我們可以看到:越南、印度、菲律賓、斐濟等國家,它們對中國的進口依賴程度,遠遠高于對美國的依賴程度,但是它們對華出口的依賴程度是低于對美國依賴程度的,這跟以前相反。這說明這些國家大量地從中國進口,大量地賣到美國去。這中間可能就有一個産業鍊的依存關系。我們在後面細分的時候可以看到這一點。
圖源CMF
來看2020年最近的對比。上面的這部分國家,對中國出口依賴程度高于對美國的出口依賴程度。下面幾個國家(文萊、泰國、菲律賓、印度、斐濟、越南)對美國出口的依賴程度高于對中國的出口依賴程度。在進口方面,我們可以看到所有國家對中國進口的依賴程度,都高于對美國進口的依賴程度。
圖源CMF
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這就是我們剛才提到的互補現象。這說明這些“印太經濟框架”成員國,它的貿易鍊、産業鍊跟中國的互補性是比較強的,它高度依賴中國的進口。從這個角度來講,它在短時間内實現對華脫鈎的可能性不大,這是很難的一件事情。
進一步細分,我們把出口分成四大部分:原材料、中間品、消費品、資本品。
下面這些國家對中國出口最多的是資本品,對美國出口最多的也是資本品,這就是說資本品在這些國家,中國市場和美國市場是有一定替代性的,因為他們都在買相同的東西;上面的這部分國家,對中國出口和對美國出口最多的東西就完全不一樣了。
比如印度對中國出口最多的是中間品,但是對美國出口最多的是消費品;印尼也是。越南對中國出口最多的是資本品,對美國出口最多的是消費品。這也就是說:對這些國家而言,中國市場和美國市場具有一定的互補性。
圖源CMF
我們來看進口。一樣的,下面這些國家來自中國的進口,基本上都是資本品,來自美國的進口最多的也是資本品。中國的供給和美國的供給,對這些國家而言,其實具有一定的替代性的。
圖源CMF
我們把不同類别分開來看,可以識别在哪些産品上中國更重要,哪些美國更重要。
進一步地來看,“印太經濟框架”強調數字經濟,其中很重要一點就是ICT行業(信息通信)。這在美國也是非常被重視的一個行業,美國專門做了一個供應鍊調查,認為ICT行業非常重要,而且高度依賴于中國。
ICT行業是什麼狀況?
比如在2020年“印太經濟框架”成員出口的ICT産品裡面,韓國對中國的ICT産品出口是大大高于美國的。對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的ICT出口來說,中國市場是很重要的。但是右側國家,情況是美國市場很重要。
在ICT産品出口上,不同國家對中美市場有完全不同的依賴。但是在ICT産品進口上,所有國家都是高度依賴中國的。可能對更多國家而言,美國的市場很重要,但是從産業鍊、供應鍊上來說,中國更重要。
圖源CMF
我們把ICT産品進一步細分,分為計算機及周邊設備,通訊設備、消費電子設備、電子元件和其它雜項。我們也能看到一些結構性的特征。
上面這些國家對中國和美國出口的主要品類不一樣。日本對中國出口主要是電子元件,但是對美國出口主要是消費電子設備;韓國對中國出口主要是電子元件,但是對美國出口主要是計算機及周邊設備。印尼也有類似的特點。這就是說,中國和美國,在具體産品的購買上是不一樣的。
但是對于下面這些國家,中國購買和美國購買的具體産品品類是完全一樣的,這也體現出市場上互補性,和市場上替代性的特點。
圖源CMF
我們看進口也是一樣的。上面這些國家,從中國和美國進口是不一樣的。在産業鍊上,中國和美國對這些國家具有互補性。比如印度從中國進口通信設備,從美國進口計算機及周邊設備。那麼中國和美國的産業鍊,對印度而言就具有一定的互補性。
但下面這些國家,我們看到:中國和美國的産業鍊,是有競争性的。
圖源CMF
我們把整個“印太經濟框架”的經濟對比,從最宏觀到最微觀,逐步進行了一個分析——當然我們這裡挑選的是ICT行業。我們認為,要應對“印太經濟框架”、要對它有個深入認識的話,不管是政策界、産業界還是個别企業,必須逐個行業、逐個品類地進行深入、系統的分析和研判,這樣才能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和有效的應對。而不是籠統地說“印太經濟框架”行或者不行。
你要知道它哪行、哪不行;為什麼行,為什麼不行。你必須要做這樣深入的研判和分析。
講完它的内容之後,我們來看看有關“印太經濟框架”深層性質和影響的幾個判斷。
經濟是美國對華戰略競争最大的短闆
當前美國對華總體戰略設想,其實布林肯的對華政策演講做了一個很好的總結宣誓。我們認為:“印太經濟框架”是美國多重困境、多重目标下的非經濟行為。
美國總體對華戰略被總結為三個方面:一個是投資,投資于國内産業,增強自身經濟地位和供應鍊;第二個是聯盟,聯合盟友增加供應鍊可控性、安全性;第三個是競争,由于修昔底德陷阱壓力,美國要與中國進行戰略競争。
這其實反映了一個事實:經濟是美國對華戰略競争最大的短闆,為什麼這麼說?比如說修昔底德陷阱,由于中國和美國經濟增長速度的落差,導緻中國經濟規模不斷的追趕迫近,美國壓力越來越大。
修昔底德陷阱:現存大國必然會回應新崛起大國的“威脅” 圖源古典研究所(ICS)
美國要投資國内,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對中國的産業鍊高度依賴。比如在關稅戰期間和疫情以來的中美貿易狀況,就充分地說明了美國對中國産業鍊的依賴程度。另外一個就是中國的一大優勢:在全球産業鍊中的“一極”地位。
這幾個因素可以對應到美國對華戰略總的框架,說明經濟是美國最大的短闆。
美國要彌補經濟短闆,它一直想做的是産業鍊的回流或者轉移。
其實在奧巴馬那個時候,美國的做法是正常的:進行貿易協定談判,來分享亞洲的經濟增長機會,同時增強亞洲的經濟影響力。但是我們說了,美國無力承擔貿易自由化的成本。
美國現在怎麼做的?它通過違背經濟規律來彌補經濟短闆,通過借助政治的力量來構建聯盟,來排除中國出印太經濟體系。美國搞“印太經濟框架”,但是框架内又沒有關稅減讓、沒有市場準入,隻有借助政治力量的産業整合。
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穆罕默德:“印太經濟框架”是政治性框架,将中國排除在外是錯誤的
這不是一個符合經濟規律的經濟行為,對美國而言,它是一個在多重困境、多重目标下的政治行為,這是“印太經濟框架”的基本性質之一。事實上,美國一直在強調說,它要一種超越傳統貿易協定的方式,來加強同本地區盟友的合作。所謂的超越傳統貿易協定,就是這樣一個雜合。
“印太經濟框架”的第二個基本性質,就是美國拟從經濟方面入手重塑中國周邊戰略環境,所以它針鋒相對地、圍繞着RCEP來做文章。我們認為,印太經濟框架的具體設計思路,本質上還是美國“小院高牆”戰略的一個延伸。
小院高牆這個說法其實2018年就有人提出來了。目前拜登政府在經濟方面對華戰略的核心,我們講的非常多的是技術,但其實我認為是技術和産業鍊,兩者是缺一不可的。
美國既要壟斷技術,但是它也必須有能夠變現這些技術的産業鍊來支撐和配合。如果所有産業鍊都在中國的話,美國壟斷的技術也沒有價值,它就不得不依賴中國的産業鍊。所以它必須在技術和産業鍊兩個方面同時做文章。
“小院”其實就是說,它瞄準、聚焦了幾個關鍵的新興領域,比如說“印太經濟框架”涉及到了數字、環境以及半導體等高端制造。“高牆”就是它要進行更大力度的封鎖,“牆”既要高,而且要沒有缺口。所以美國現在把它國内的“牆”延伸到印太地區,來組建地緣經濟、地緣科技的、抗中排華的技術聯盟和産業鍊聯盟。
當然,美國在西方其他國家另有安排(“西方國家之牆”)。
印太經濟框架其實非常全面地涵蓋了美國在印太地區的安全因素。它是一個經濟聯盟和軍事聯盟的融合。“四方安全對話”(QUAD,美國、印度、日本、澳大利亞)成員國全部都在框架裡面;美國在印太地區的安全條約盟友(日本、菲律賓、韓國、泰國、澳大利亞)也全部在框架裡面。
我們認為,印度可能是印太經濟框架裡面關鍵的一環。因為像日本、澳大利亞,都是天然成員。美國已經通過四方安全對話從軍事上拉攏了印度,現在可能是通過“印太經濟框架”從經濟上來拉攏印度。其次的一個關鍵環節可能是韓國,美國對韓國在軍事上已經有安排,在經濟上,韓國現在也加入了框架。
智庫:印太經濟框架是“強行推銷” 美媒報道截圖
印太經濟框架影響:短期形式大于實質,長期應充分重視
關于印太經濟框架的影響,我們認為它短期可能是形式大于實質的,但是長期我們必須防微杜漸,充分地重視它。如何理解其短期的“形式大于實質“?
第一點,大家經常會問,你的幹貨在哪(Where is the beef)?現在來看,各國加入“印太經濟框架”的實質利益是不清晰的,因為它沒有關稅減讓、沒有市場準入,這個其實是各個國家最需要的。
美國自身也沒有多少合适的産業可以轉移,它剩下的、可轉移的産業已經不多了。
沒有關稅減讓、市場準入,這個門檻就很低。但恰恰是因為這個低門檻,它就吸引了印度的加入。我們知道,印度其實一直是RCEP的談判方,但到最後要簽署的時候它退出了。因為印度顧慮自己市場開放和關稅減讓的問題。
第二點,“印太經濟框架”是一種分散的、菜單式的談判。它的内容都是非常籠統、非常高遠的一些原則,但是沒有任何具體的目标。因為它是分散的、菜單式的談判,約束力會比較弱,承諾的價值比較低,甚至說嚴肅性不足。
這種菜單式的談判最終會形成一個什麼樣的形狀?其實現在是沒有人知道的——但是反過來,它也足夠的靈活,更容易吸引各成員國來入局,因為“大家點菜,可以自由地點”。
第三點,“印太經濟框架”很有可能是美國國内政治壓力下的一個形式成果。美國的國内政治壓力其實是很明顯的,11月份中期選舉已經要來了。它的内政非常被動,通脹、控槍、堕胎法案……美國的外交也非常嚴峻,比如說阿富汗撤軍後的一地雞毛、比如俄烏沖突。
對美國來說,它可能會有一個急于得分的訴求,“印太經濟框架”可能變成一個cheap talk(廉價的談話)。沒有實質性的内容,隻是談談而已。它可能會有名無實,各個成員表面上加入,但其實是一個觀望态度——既然沒有任何實際的内容,加入不加入,其實影響不大對不對?這會形成一個短期的利空。
第四點,我們強調說“印太經濟框架”是一個非傳統貿易協定,這也是美國一直在強調的。它不是一個貿易協定,而是一個行政令。這個框架由美國總統簽署就可以了,不需要經過國會的認可。它不是傳統意義上貿易協定,那它的權威性和穩固性就不足了。
因為現在美國總統的貿易促進權已經被收回了(美國總統貿易促進授權,即TPA,于2021年7月到期),他喪失了貿易和關稅談判的權力。總統行政令的方式就是繞過國會,來簽署一個框架。
由于這種行政令沒有法律意義上貿易協定的成分。考慮到美國的中期選舉,和拜登政府連任的不确定性,各國可能會加劇他們的觀望心态。
第五點,“印太經濟框架”一直強調美國标準。成員國之間的協調難度會比較大。框架裡包含了部分CPTPP成員,對這些國家來說,接受美國标準的難度可能相對較小。但是,跟印度的協調難度會尤其大。
印度在所有貿易協定談判裡都非常警惕。印度在勞工标準、環境标準上,在(跨境)數據流動、數據本土化和隐私方面,都有自己非常獨特的堅持,不太可能完全接受美國的标準。關于脫碳,印度也不太可能接受超越《巴黎協定》内容的脫碳目标。
第六點,地緣政治操控不受歡迎。各國力圖避免在中美之間選邊站,盡量地淡化“印太經濟框架”的政治含義,包括韓國(“韓方不認同框架旨在牽制中國”)、印度(“維護地區和平是框架的首要任務,沒有和平就不可能實現經濟繁榮”)都有非常明确的表達。
這幾個方面都會限制“印太經濟框架”實際的、現實功能的發揮。短期它可能是一個形式大于實質的東西。但是長期我們不能夠輕視,我們必須防微杜漸。
為什麼這麼說?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我們可以看到,在拉攏盟友上,美國是有很大的優勢的。
美國有市場、投資、技術的優勢。我們認為,美國對“印太經濟框架”成員的技術轉移,可能會是一個很大的利益賣點。比如說數字經濟、低碳,高端制造之類(包括半導體行業等),都是美國的強項。各個國家在這個方面都有很大需求,都在搶抓這些機遇。
另外就是共同制定技術标準、國際規則。我們知道,雖然這很難,但是一旦制定成功,對我國可能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第二,美國打壓中國,從技術限制和投資限制上是雙管齊下的,跟拉攏盟友是在配合的。我們很多聲音都說,這些國家替代不了中國的制造業,替代不了中國的産業鍊,但是如果中國的技術、産業會受到越來越多的限制,已經沒辦法對外供給很多關鍵産品的話,這個時候,縱然從經濟的角度上來說,中國産業鍊有很大的優勢,但是如果無法發揮的話,它也會對中國的優勢造成影響。
我們看到的現實是:拜登政府除了在拉攏同盟以外,其實也越來越多地将中國企業加入實體清單,同時對中國公司逃避美國制裁的行為展開調查。
另一方面,美國兩黨基本達成了共識——當然現在因為政治讨價還價,還有一些變數——那就是“兩黨創新法案”,即所謂競争創新法案,它将管制美國對海外投資,确保美國供應鍊不受中國在内的相關國家影響,這其實是有高度共識的一個法案。
有研究機構指出,如果這個法案通過的話,估計有43%的美國對華投資将遭到審查。如果中國在技術和投資上都受到限制的話,中國的固有優勢可能會被削弱。這種“一打”、“一拉”,有可能對中國的産業鍊優勢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我們不能夠輕視。
第三,美國的“小院高牆”戰略,其實是在持續推進的。比如它第一瞄準了戰略新興産業,第二在全球布局聯動。美國在全球三大産業鍊中心都有布局。
北美是一大價值鍊中心(是美國“大本營”),美國還有美墨加協定;歐洲是一大價值鍊中心,美國有美歐貿易技術委員會,還有一系列合作機制。亞洲是一大價值鍊中心,現在來了一個印太經濟框架。
從這幾個維度,我們認為要高度重視“印太經濟框架”。
中國有句話叫“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美國的工具一直在翻來覆去地變,反反複複,但是它的戰略方向是有韌性的。
我們可以回憶一下四方安全對話的發展曆程:2006年安倍首次執政前便針對中國提出形成美、日、澳、印四國聯盟,雖然中間波折不斷,但是它在2021年9月最終成型,現在成為一個越來越穩固的、實在的機制。
我們同樣想想:“印太經濟框架”會不會有同樣的一個發展路徑?所以我們必須高度的重視,不要認為它現在“空”,就會一直“空”下去。
在政策建議方面,基本原則其實就兩個:第一,“瞄準小院”,我們要自立自強;第二,“瞄準高牆”,可以拆牆、打洞、架梯都可以。具體來說:
第一我們要自主、有序的改革開放與國際産業合作,包括我們剛才講的框架内與框架外的中美相互競争和相互替代。我們要有針對性的一些工作,比如說我們可以自主、有序地推進合作,深化跟這些框架成員之間的、既有的、貿易、投資、人員之間的合作基礎。
我們要加快RCEP的實施進度,尤其注意與日本、韓國、越南這些重點國家的經濟合作;我們要穩步推進加入CPTPP和數字經濟夥伴關系協議(DEPA)的申請,因為“印太經濟框架”其實包含了CPTPP和DEPA兩方面的重點内容。
我們還想問一下,中國有沒有必要,明确地提出自己的印太戰略或者亞太戰略?
這是一個開放的問題。
另外,在區域維度上,我們可以有的放矢地跟一些國家合作。考慮地緣經濟、地緣政治、地緣科技,包括一帶一路、歐盟、東盟、印度、太平洋國家,我們可以針對性地合作。
在行業維度上,我們可以有針對性地對特定行業進行一些作為,比如新能源行業、半導體行業——當然,有所為、有所不為。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地方是,我們一定要注意吸引全球的外資,這個絕對不能放松,這是全球産業鍊聯系的關鍵一條。
第二,我們要确保自身能夠穩健發展,包括我們深化改革,尤其是統一大市場。這是我們發揮國内規模優勢的關鍵。
科技自立自強。但是我認為,教育是長遠的根本。我一直認為教育可能是中國在馬拉松長跑中最大的短闆。還有就是我們的關鍵技術行業、龍頭行業,該怎麼去規範引導,都得做好工作。
第三個方面,我們可以放大美國的不确定性。
美國國内政治動蕩,可以說是它在這種國際協定、國際關系的維持上最大的軟肋。
比如說美國中期選舉和政黨輪替,包括CPTPP說退就退,留下的印象是對信任的沖擊。美國特朗普關稅脫離WTO框架的一些行為,也會影響大家的預期——還有拜登,他維持兩黨對“印太經濟框架”的強力支持是有很大壓力的。這些都是不确定的。
第四個方面,就是針對最大薄弱環節大力斡旋。比如說印度就是比較關鍵的一環,印度顧慮的是這幾個方面:勞工标準、環境标準、數字經濟标準、脫碳目标,顧慮重重。中國其實是可以做一些主動的制度安排、标準制定工作的。這可能更可以滿足除美國以外的一些國家的需求。
美國政府希望在12-18個月内完成“印太經濟框架”各支柱下的談判,其實美國的動作很快。我們總的建議是:中國需要密切的關注、快速的行動。
(全文由音頻和視頻等材料整理,内容未經發言人審閱。小标題系編者所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