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吸毒人員,也是‘病人’,我們要一起努力帶他們再次回家!”相比于禁毒一線的刀光劍影,社區禁毒工作顯得細水長流,需要用堅守、呵護和關愛,把他們從毒海中擺渡上岸,幫他們燃起重生的希望。
8月11日,我們走進仙桃市龍華山街道辦事處中心戒毒社區,與社區民警、輔警和禁毒社工暢聊禁毒重點整治特别是“無毒社區”創建的使命和路徑。
幫一人,就是幫一家人
“一日吸毒,終生戒毒,一旦染上毒瘾,就很難戒除。”這是龍華山派出所專職禁毒民警田木言曾經的想法,到社區警務室工作後,他在“無毒社區”創建中感受到一些前所未有的變化。
對禁毒工作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市委主要領導出席“6.26”毒品集中銷毀活動,中心戒毒社區提檔升級,重點村居包保整治,吸毒人員網格化管理,禁毒遊園新建改造等創新舉措,持續發力、整體推進。
對吸毒人員的管理手段前所未有。禁毒陣地有了,禁毒社工來了,從過去的上門走訪勸誡,到合成作戰的研判支撐,社區網格化的精細管理,毛發毒品檢測配備,對吸毒人員管控和涉毒犯罪的打擊更加堅定有力。
對戒毒康複的堅定信心前所未有。實踐證明,戒毒康複是一件好事多磨的事。但隻要堅持,戒毒者有目标驅動、親友督促,加上禁毒民警、社工的依法監督,一定能幫助他們脫離毒品圈子、去除心魔。
青年小羽(化名)原本家庭富足,好奇心态染上毒瘾後,情緒暴躁,打砸索要。“第一次見他父母時,他們很抵觸。既希望幫兒子擺脫毒瘾,又擔心将他強制隔離戒毒。”田木言談危害、講政策,勸他們簽下《社區戒毒(康複)協議》。
按照“5 N”吸毒人員管控模式,禁毒社工敦促小羽定期到社區報到檢測,讓他在“有事可做”中慢慢找回存在的價值,找回生活的自信。
“挽救的是一個人,更是一個家庭。”田警官不抛棄、不嫌棄、不放棄的工作态度,讓小羽父母非常感動。
戒一次,就有望戒一生
每個月,社區民警會帶着禁毒社工到戒毒康複人員家中走訪。戒毒康複人員的吸毒曆史、家庭情況、思想現狀和現實困難,民警和社工都會記在本上,盡力幫助他們。轄區不斷增加的戒斷人員啟示大家,戒一次,就有望戒一生。
轄區居民小毛(化名),過去靠開車謀生,因為吸毒,曾二次被強制隔離戒毒,被吊銷駕駛證。這些年來,小毛在家人、社工的幫助下,各方面表現良好,也一直希望再次申領駕駛證。
“三年内有吸食、注射毒品行為或者解除強制隔離戒毒措施未滿三年,不得申請機動車駕駛證。”田木言明确告訴他,要想恢複駕駛證,必須按規定接受社區康複戒毒,戒掉毒瘾。
三年的社區康複戒毒,小毛成功戒斷,在進行毛發檢測後,重新申領了駕駛證。
為鞏固戒毒成果,民警還與他的家人約定,繼續做好監督。去年底,小毛說起想辦一個加工廠,看中了附近一個廢棄倉庫,但不知道跟誰商談。田木言記在心裡,找到社區幹部牽線搭橋,遂了小毛心願。此後,小毛生活穩定下來,幹勁更大,日子也越過越紅火。
戒毒很艱辛,生活更美好。重新來過,這“病”并非絕症,雖然沒有特效藥,但将心比心,用心扶一程,用力拉一把,是可以戒斷成功的。
幹一行,就要幹好一行
盡管幹了多年的社區民警,擔任派出所專職禁毒民警後,田木言才算系統從事禁毒工作。
在派出所接處警時,他也辦過涉毒案件。作為專職禁毒民警,除了為打擊毒品犯罪提供支撐,他覺得,“更重要的是做好社區戒毒(康複)工作,管住吸毒人員,幫助他們回歸家庭、回歸社會。”
新使命,新挑戰。社區民警要對禁毒知識、禁毒法律了然于胸,才能把禁毒社工這支隊伍帶好。
據了解,龍華山中心戒毒社區有禁毒社工10名,有的從事這項工作多年,情況熟,辦法多,效果好。當然,多數還是從其他崗位轉型過來。
“幹一行,就要幹好一行。”白天忙工作、晚上學條例,不懂就問、不會就學。田木言不擺老資格,向法制民警請教、向身邊專家學習,很快将禁毒法、戒毒條例等熟記于心,成為業務能手,助力龍華山中心戒毒社區成為全市示範點。
“強制隔離戒毒人員‘出所必接’,是社區戒毒康複的關鍵一步,要動員他們的親友一起将他們平安接回。”7月12日,龍華山街道辦事處組織了一場由社區書記、禁毒社工、志願者等人員參加的禁毒培訓班,田木言應邀主講,既有方法,也有策略,通俗易懂、生動實用,深受好評。
在同事眼裡,今年58歲的田木言善于學習,也善于總結,始終保持着努力學習和勤奮工作的一股老黃牛勁頭。
今年6月,市禁毒辦發放了一批毛發毒品檢測設備。培訓上崗後,田木言已熟練使用,并檢測40多人。讓他感到欣慰的是,這些人有的因吸毒被強制隔離戒毒,但毛發檢測結果證明他們沒有複吸。我們堅信,隻要願意,毒瘾是可以戒掉的。
來源: 平安仙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