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出診時碰到一位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他的中耳炎反複治療一年未能痊愈。這種分泌性中耳炎,耳朵不疼、不流膿,隻是覺得耳悶堵、聽力下降,一般是采用鼓膜穿刺來抽出中耳的積液來使聽力恢複。但是有一部分人經過反複穿刺後中耳的積液仍不斷出現。我碰到的這位比較頑固的患者在一年裡已經過多次行鼓膜穿刺,每次治療完後耳朵能好一陣,但是沒過多久就又覺得耳朵聽不清了。
我給這個患者進行電耳鏡檢查,分泌性中耳炎的診斷本身沒有問題。一般反複出現分泌性中耳炎,多數都會有鼻腔或鼻咽部方面的問題,這個患者來找我之前已經做過兩次鼻部CT檢查,有鼻窦炎的情況,這是分泌性中耳炎反複不好的常見原因之一,他也一直在按照鼻窦炎治療。中耳通過咽鼓管和鼻腔想通,在鼻腔開口的區域叫鼻咽部,鼻腔、鼻窦和鼻咽部的多種疾病都有可能導緻中耳炎,鼻炎和鼻窦炎最為多見。
CT上鼻咽癌的表現并不明顯
磁共振下鼻咽部腫瘤清晰顯示出來
鼻咽部位于鼻腔和咽腔交界區域,位置深在,不經過特殊檢查無法看到。早起的鼻咽癌很少有鼻咽部的特殊感覺,即便是在出現分泌性中耳炎,頸部淋巴結腫大等症狀後也常常被忽視。尤其是在北方地區,因為鼻咽癌發病率遠低于廣東一帶,造成很多醫生多年碰不到一例,很容易漏診。我也是多年前在這個問題上吃過虧,所以在處理分泌性中耳炎時,一直在提防鼻咽癌的問題。這裡提醒各位朋友,如果出現頑固的分泌性中耳炎,頸部淋巴結腫大原因不明的情況,一定要做鼻咽部全面、詳細檢查。(來源:@耳科趙醫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