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重陽節習俗及重陽節來曆

重陽節習俗及重陽節來曆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26 10:43:19

重陽節習俗及重陽節來曆(懷融日曆農曆九月初九)1

農曆九月初九,是中國傳統的“重陽節”。

“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中國人民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

作為傳統節日,懷融為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重陽節的一些習俗

賞秋

重陽節是最好的賞秋時期,南方部分山區村落保留“曬秋”特色。去鄉村賞民俗、看曬秋,已成為鄉村旅遊的一種時尚。在湖南方部分地區,由于地勢複雜,村莊平地極少,隻好利用房前屋後及自家窗台屋頂架曬、挂曬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種傳統農俗現象。這種村民晾曬農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場景,逐步成了畫家、攝影家追逐創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詩意般的“曬秋”稱呼。

重陽節習俗及重陽節來曆(懷融日曆農曆九月初九)2

祭祖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之一,古代民間素有祭祖祈福的傳統。重陽祭祖的傳統習俗在嶺南一帶至今仍盛行,人們在每年的重陽節舉行祭祖活動,加強家族和社會的凝聚力。

重陽節習俗及重陽節來曆(懷融日曆農曆九月初九)3

登高

重陽節登高的風俗曆史悠久,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源于此時的氣候特點以及古人對山嶽的崇拜。登高“辭青”也是源于大自然中的節氣,重陽節登山“辭青”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遊“踏青”相對應。

登高的地點,沒有統一的規定,登高所到之處大抵分為登高山、登高樓、抑或是登高台。

重陽節習俗及重陽節來曆(懷融日曆農曆九月初九)4

享宴求壽

有文獻記載,漢代《西京雜記》:“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荊楚歲時記》:“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飲宴。”隋杜公瞻注雲:“九月九日宴會,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駐至宋未改。”

在祭天祭祖的基礎上加入了求長壽及飲宴,構成了重陽節的基礎。重陽時節的大型飲宴活動,其實是由先秦時慶豐收祭祀宴飲發展而來。

重陽節習俗及重陽節來曆(懷融日曆農曆九月初九)5

佩茱萸

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驅蟲去濕、逐風邪。于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裡,還有插在頭上的。

茱萸是一種可以做中藥的果實,可制酒養身祛病。香味濃,具有明目、醒腦、祛火、驅蟲、去濕、逐風邪的作用,并能消積食,治寒熱。插茱萸等古俗則是民間登山驅風邪的行為,重陽節清氣上揚,濁氣下沉,人們用天然藥物茱萸等調整體魄健康,使其适應自然氣候變化。

重陽節習俗及重陽節來曆(懷融日曆農曆九月初九)6

賞菊花、飲菊花酒

重陽曆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缤紛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賞菊贊菊的菊文化。從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贊美作淩霜不屈的象征。

重陽節習俗及重陽節來曆(懷融日曆農曆九月初九)7

同時,菊花酒被看作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由于菊的獨特品性,菊成為生命力的象征。菊花含有養生成分,晉代葛洪《抱樸子》有南陽山中人家飲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壽的記載。菊花酒是藥酒,味道微微有一點苦,飲後可使人明目醒腦,而且具有祛災祈福的吉祥寓意。

重陽節習俗及重陽節來曆(懷融日曆農曆九月初九)8

放風筝

放風筝是南方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之一。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風為主要特征的。光緒《惠州府志》亦有記述。在民間傳統,重陽節除了登高,放風筝也是一個特色。

重陽節習俗及重陽節來曆(懷融日曆農曆九月初九)9

重陽糕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代替茱萸),并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

重陽節習俗及重陽節來曆(懷融日曆農曆九月初九)10

懷融結語

經過曆史發展,重陽節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觀念中“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托着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1989年,農曆九月九日被定為“敬老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同時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重陽節習俗及重陽節來曆(懷融日曆農曆九月初九)1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