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是一門以技擊為主的綜合性學問,融會了中國傳統的易學、哲學、中醫學、倫理學、軍事學、美學、養生等多種文化思想和文化觀念,但習武最先需要有深厚而堅實的基本功。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台,起于壘土;千裡之行,始于足下。俗話說“練武不練功,等于一場空”,可見基本功的重要性,很好的基本功往往使事半功倍。
有練習興趣的朋友可點擊本賬号内的該鍊接觀看視頻學習更多内容少林拳術基本功教學,全面掌握中國傳統武術的系統教程。
武警擒敵術基本功訓練,踢打摔拿進攻技術及防守技術,防身必學
警察教你擒敵技術基本拳法腿法運用,自學防身自衛搏擊格鬥者必看
武術發展至今早已分門别類,基本功也随之改變,以下我們來談一下少林傳統武術的基本功。
基本功的訓練一般始于跑步熱身,呼吸氣息,心身合體,形神渾圓一氣後再進行各種踢腿、拉筋和沖拳、站樁等,以及對身體各個器官的功能統調練習,如三性、三節、四稍、五行、六合等。
在武術中,身體的每個部分都要鍛煉,每個部分都有其天生的功能,都可以進行技擊使用。常言道:“手是兩扇門,全憑腳打人”、“手打三分,腳踢七分,手腳齊到方為真”,可見腿部功夫的重要性。由此,我們先介紹一下腿部的功夫練習。
踢腿踢腿動作根據攻防需要,配合踢的方向、速度和腿部的柔韌性、靈活性、力度、功力等分類進行。動作包括:正踢、斜踢、側踢、裡合、外擺、踩腳、二起腳、旋風腳等。
正踢腳
即正面踢人,通過練習之後,可以解決腿法高低、力度、速度、殺傷力等。
斜踢腳
也叫十字踢腿,是斜方向踢人,一般指左腳踢右肩或右腳踢左肩的位置。
側踢腳
側面踢人,很大程度上是練習柔韌性和協調性。一腳前交叉上步,另一腳勾踢至身體側面後頸部,踢腿同時身體朝踢腿的反方向轉身,整體要協調一緻。
裡合腿
兩手左右平伸與肩同高,右腳從地面弧形朝内與左手合踢。一般可以向裡閃避攻擊或踢向對方。
外擺腿
與裡合相對應,腳從地面弧形由内向外。與裡合腿配合練習。一般可以向外踢開對方。
彈腿
朝自己正前方,雙腳交互不停的彈踢。這是練習腿部彈力的重要方法,一般可以攻擊對方膝蓋、裆部、心髒等。
二起腳
練習協調性和二起借力打人的一種腿法,一般是根據對方距離來确定二起腳的弧度,一腳懸空引誘對方,瞬間落地後,另一腳攻擊對方,或蹬或踢或擺腳都可以,不分左右。
旋風腳
一般是用來通過圓的旋轉借力打人,雙腳落地瞬間身體朝一個方向旋轉騰空,從而達到騰空之腳擊打别人。
柔韌性
練習武術需要剛柔兼備,柔是剛和速度的基礎,身體有柔韌性才能有操作性(攻擊性)。鍛煉身體柔韌性的方法一般就是拉筋,包括:上拔筋、前伏、後仰、正壓、側壓。
上拔筋
雙手交叉,手心朝天,伸直手臂同時踮起雙腳。
前伏
一般是先做上拔筋之後,雙手向上全力拔起之後向身體前下方收攏,身體不得斜偏,這樣能有效地達到上和前的方向拔筋效果。
後仰
與前伏動作方向相反,一般是練習人體後方向的柔韌性。
正壓腿
一般是在前伏的基礎上進行,一腳支撐身體,一腳向正前方小步,腳尖上勾,手根據情況自己壓自己的膝關節,左右腳交叉練習。
側壓腿
一般是在前伏的基礎上進行,一腳支撐身體,另一腳向身體側面一小步,腳尖上勾,身體向勾腳方向的方面旋轉,手根據情況自己壓自己的膝關節,頭使勁的向勾腳尖的方向聚齊,左右腳交叉練習。
沖拳
沖拳是練習全身力氣發與拳峰以及腰、馬、胯、足的力量的練習方法,一般分為:馬步沖拳、弓步沖拳、弓馬沖拳。
馬步沖拳
馬步蹲好,左右拳交換沖拳,注意左右手臂是一個圓的互動整體。
弓步沖拳
弓步變馬步之間的變換沖拳,根據杠杆原理,練習腿和跨和肩之間交換的平衡力。
弓馬沖拳
在馬步與弓步沖拳的基礎下,進行弓步變馬步、馬步變弓步沖拳。
(各位愛好者,您們好!本賬号将向大家呈現各類搏擊、功夫、散打、武術等文字、圖片、視頻資料以及國内外搏擊、散打等賽事新聞、評論。歡迎關注本賬号!請點擊右上方“關注”!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