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胤禵(1688年—1755年),又名胤祯、允禵,清聖祖康熙帝第十四子,清世宗胤禛同母弟,清高宗乾隆帝皇叔,生母為孝恭仁皇後、即康熙帝的德妃烏雅氏。康熙五十七年、即公元1718年,胤禵作為西征統帥領兵出征,為保衛西藏和平作出了重要貢獻。
圖片來源于網絡!
一直以來,人們都在争論康熙臨崩前,到底将皇位傳給了誰?更準确地說,他晚年心目中的儲君人選究竟是哪一個?比較集中的有兩種說法、或者說意見,即一個是康熙屬意老四胤禛,臨崩前留下遺诏傳位于他;二是康熙心目中的儲君人選實為老十四胤禵,但是卻被老四采取手段奪去了儲位及皇位。
我個人傾向于在康熙晚年,他心目中的儲君人選也應當是十四阿哥胤禵!因為他德智體較全面,又值盛年;比其他幾位兄長、包括胤禛更具有優勢承繼大統。
一是在道德品質方面——據史料記載:胤禵個性爽直,重情重義。他從小和才華橫溢、為人謙和的皇八子胤禩情投意合,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九月,當康熙帝怒斥胤禩妄蓄大志、企圖謀害胤礽時,胤禵挺身而出,跪奏曰:“八阿哥無此心,臣等願保之!”一時間,康熙帝十分憤怒,“出所佩刀欲誅胤禵,皇五子胤祺跪抱勸止,諸皇子叩首懇求,上怒稍解,命諸皇子撻胤禵“,胤禵被打二十大闆,行步艱難。但是,在這件事情之後,反而卻令康熙帝感覺到他對兄弟有情有義,并對胤禵心直口快,表裡如一的品質,有了進一步認識,因此之後更加寵愛他;同時于近百個孫子中也最為寵愛和看重胤禵所生的幾個兒子、尤其是第二子弘明。
圖片來源于網絡!
二是在智力及才能方面——據史載,胤禵從小聰明過人,才能出衆。他九哥胤禟曾語:“胤禵聰明絕頂,才德雙全,我兄弟皆不如也”。而從小即能讨得父皇歡心、并時時被父皇帶在身邊,在父皇晚年、又被任命為大将軍王、征讨入侵西藏之準噶爾部,且在部分朝臣中樹立了“禮賢下士”之名聲的胤禵,其心機、才智與才幹由此可見一斑也!
三是在體能方面——從現存的胤禵的影像資料及其多年奔波在青藏高原上、指揮作戰的史實來看,胤禵的身體相當健康、體能也非常棒,其比胤禛與胤祥更是強之不少;這位老十四在被其親哥哥打壓囚禁了十三年後,還能健健康康地活到六十七歲,僅憑這點,就說明其體質與心理素質非常不錯!
四是從年齡上看——康熙五十七年,胤禵出征西北時,剛剛30歲,正值盛年;而胤禛當時已滿40歲,在古代已經算是快步入老年階段的人了!
綜上所述,十四阿哥胤禵德智體較全面、又值盛年,應當是晚年康熙心目中最合适的儲君人選!
再給大家回放一遍康熙五十七年胤禵奉命出征西北的一些場景吧~~
話說康熙五十七年、也即公元1718年春,準噶爾部首領策妄阿拉布坦出兵進攻西藏,拉藏汗請求清朝中央發兵救援。當年十月,胤禵被任命為撫遠大将軍統率大軍進駐青海,讨伐策妄阿拉布坦,進封大将軍王,并以天子親征的規格出征,“用正黃旗之纛,照依王纛式樣”。十二月,胤禵統帥西征之師起程時,康熙為他舉行了隆重的歡送儀式,“出征之王、貝子、公等以下俱戎服,齊集太和殿前。其不出征之王、貝勒、貝子、公并二品以上大臣等俱蟒服,齊集午門外。大将軍王胤禵跪受敕印,謝恩行禮畢,随敕印出午門,乘騎出天安門,由德勝門前往。諸王、貝勒、貝子、公等并二品以上大臣俱送至列兵處。大将軍王胤禵望阙叩首行禮,肅隊而行。”
圖片來源于網絡!
胤禵出征之時,康熙帝曾降旨青海蒙古王公,曰:“大将軍王是我皇子,确系良将,帶領大軍,深知有帶兵才能,故令掌生殺重任。爾等或軍務,或巨細事項,均應謹遵大将軍王指示,如能誠意奮勉,既與我當面訓示無異。爾等惟應和睦,身心如一,奮勉力行。”由此可見,胤禵在康熙皇帝心目中的地位非常之高、之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