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時尚

 > 第二屆全國鄉村文化旅遊峰會

第二屆全國鄉村文化旅遊峰會

時尚 更新时间:2024-06-20 20:13:12

中新網桂林9月25日電(左雨晴) 大國糧倉,要端牢中國人的飯碗。而在廣西桂林,“甲天下”的不止有山水,還有得到袁隆平院士贊譽的超級稻。

臨近十月,在桂林市灌陽縣“神農稻博園”水稻(核心)示範區,這片袁隆平院士曾經圓夢“噸半稻”的土地上,又一年的超級稻迎來豐收。

好山好水育好稻

桂林山水鐘靈毓秀,孕育了一代代人傑,也滋養出豐沃的土地。灌陽縣黃關鎮黨委書記文海勇告訴中新網,灌陽生态環境優越,灌溉條件好,土層比較深厚,水稻種植的基礎較好。

正是這片土地,讓畢生追求豐實中國糧倉的袁隆平院士寄予了厚望。

“袁老他非常接地氣,親自深入田間地頭,指導我們老百姓的種植。”文海勇回憶道。

第二屆全國鄉村文化旅遊峰會(網絡媒體生态行)1

廣西桂林市灌陽縣“神農稻博園”水稻示範區,晚稻收割進入尾聲。 王以照 攝

在産業發展上,灌陽示範區采用“超級稻 再生稻 綠肥”種植模式,推廣綠色防控、水氣平衡,配方施肥等新技術。自基地創建以來,水稻産量每年都有一個提升。

2017年,灌陽縣黃關鎮聯德村超級稻畝産1000公斤攻關示範基地的“一季稻 再生稻”首次實現1500公斤的目标産量,創下了當時世界高産紀錄。

“一個人一年600斤(稻谷)夠了,現在一畝田1500公斤,兩分田可以養活一個人啊!”對此,袁隆平院士曾感慨道。

目前,示範區總面積總計30000畝,其中核心區3000畝、拓展區6000畝,輻射區21000畝。灌陽縣“頭季稻 再生稻”畝産不僅突破1500公斤,還連續11年創廣西單産第一,被袁隆平院士譽為“廣西超級稻産量第一縣”。

倉禀實 農民增收喜笑顔

超級稻的畝産突破,不僅意味着糧食安全獲得保障,更意味着靠土地吃飯的農民富起來。

“超級稻的産量高、米質好,而且受天氣影響小,機械化實現率比較高一些,每畝的收益比以前多了不少。”灌陽縣黃關鎮龍吟村村民周桂明告訴中新網,如今超級稻畝産值可達4720元,其中頭季稻2720元,再生稻2000元。

第二屆全國鄉村文化旅遊峰會(網絡媒體生态行)2

廣西桂林市灌陽縣“神農稻博園”水稻示範區,超級稻增加當地糧食産量。 王以照 攝

據介紹,示範區采取“示範區 新型經營主體 龍頭企業 農戶”、“示範區 超級稻 再生稻 脫貧戶”、“ 示範區 土地流轉 脫貧戶”、“示範區 龍頭企業 企業務工 脫貧戶”等生産模式,直接帶動脫貧戶增收1500萬元,并促進了全縣水稻産業的發展。

2021年,全縣水稻種植面積達到29萬畝,總産13萬噸,帶動5100戶脫貧戶進行水稻種植,産業覆蓋率達到46%。

水稻種植業的發展也帶動了當地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2016年以來,灌陽縣相繼打造了稻博館、文化長廊、豐收廣場、稻文化展示中心、稻文化雕塑小品、觀光長廊、濕地公園等農業生态項目。

“我們通過發展休閑農業,促進了文旅融合,延長了産業鍊,推動了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同時村容村貌也得到了極大改觀。”文海勇說。(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時尚资讯推荐

热门時尚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