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b站的曆史簡介

b站的曆史簡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7 02:23:03

近期不少用戶可能會發現,在B站,不少短劇類UP主已經吸引了一波流量和關注,短劇内容似乎有一定的起勢。那麼短劇類内容在B站等視頻平台上,究竟表現得如何?B站等視頻平台是否可以孕育出契合短劇發展的生态?不如來看看作者的解讀。

b站的曆史簡介(站外達人頻頻上分)1

“追我的男人已經排到了宇宙的盡頭。”

在個人簡介中,@王七葉-這樣寫道。迄今為止,在B站,她的粉絲數量已經突破85萬。對于僅發布39支作品的賬号而言,這個成績已十分亮眼。

初登場時,@王七葉的身份是一名搞笑女,邁着自信昂揚的魔性步伐,奔波在撩各種男人的路上,并以大女主的氣魄說出一系列海王語錄,可謂将女性油膩學發揮到極緻。

b站的曆史簡介(站外達人頻頻上分)2

@王七葉 B站視頻截圖

誇張與反差或許是王七葉吸引用戶的第一要素,在視頻中,她的一些固定動作為觀衆津津樂道,并逐漸演化為梗:穿着高跟鞋的“每日一跳”被稱為“尥蹶子”,最後的獨舞則是“MVP結算界面”……

當然,最吸引粉絲的還有@王七葉與其中一位男主角@陳太樂的互動,兩人在劇情中所表現出來的女強男弱的喜感,恰好戳中了觀衆磕CP的心思,也為劇情增加了不少亮點。

不僅是@王七葉,卡思發現,短劇類UP主似乎在最近一段時間内大受歡迎。例如在6月初入駐B站的@小陳總啊,憑借一張酷似朱亞文與張譯的臉與魔性的舞姿,迅速積攢起71萬粉絲;登上7月漲粉榜的@吳厘頭啊,依靠家庭式短劇一炮而紅。再往前追溯,則有@非非宇Fay、@劉大悅er、@導演小策等。

B站的短劇UP主,“支棱”起來了?平台所力推的短劇生态,發展的如何了?

一、短劇UP主在B站

故事開始于幽暗巷子裡的算命攤,大哥帶着小弟來到攤前問“賭運”,哭得傷心的老婆婆則在尋訪兒子的下落,穿黑色長褂的算命先生搖着簽桶,為他們算出“命定”的一卦。

去年12月,短劇UP主@非非宇Fay登上B站月度漲粉榜。研究其賬号内容,即采用“一鏡到底”的拍攝方式,将人情冷暖濃縮進3分鐘内的劇情中,憑借溫情的内容與細膩的特效,令用戶在短時間内收獲了一段完整而豐富的情感體驗。

b站的曆史簡介(站外達人頻頻上分)3

@非非宇FayB站視頻截圖

兩個月内,@非非宇Fay漲粉百萬,意味着這類短小精悍、短時間内給足信息點的劇集并不隻是風靡外站,同樣也深受B站用戶歡迎。

@非非宇Fay之外,在B站短劇江湖浮沉的還有@劉大悅er、@朱家寨少寨主這些在站外同樣具有一定規模流量的達人,而B站亦有不少原生UP主“下海”短劇賽道,如在動畫區擁有一批核心粉絲的@涼風kaze等,他們共同構成了B站短劇的内容生态。

細究起來,據卡思觀察,B站現有的短劇内容大體可以分為兩類。

其一,由B站官方主導,聯合第三方制作出品,或由UP主參與共創的短劇。這類短劇往往制作精良,在質感上更加接近傳統影視劇,時長在10分鐘左右,代表了B站自制短劇的方向與“門面”,被納入“輕劇場”闆塊。

例如,在B站先前的出圈短劇《抓馬偵探》中,@自來卷三木、@星有野等頭部UP主均有出鏡;今年7月,B站推出自制短劇《奮鬥吧龍頂天》,全劇12集,單集時長約6分鐘,而在短劇中,被粉絲調侃為“大佐”的日語UP主@紫菜蛋花兔兔便深度參與其中,飾演主角團成員之一江靈兒,從而邁出了自己的“花路”;另外,在第一季收獲好評後,@非非宇Fay的《先生,我想算一卦》第二季同樣主打“解簽反轉”“一鏡到底”,在6月回歸了B站,成為UP主與B站共創的典型案例。

b站的曆史簡介(站外達人頻頻上分)4

《奮鬥吧龍頂天》截圖

其二,由UP主自發創作、更新的短劇。在站内檢索關鍵詞“短劇”,即可跳轉至當月B站小劇場專欄,觀看由UP主主導創作的各類題材短劇。

以8月為例,正在播出的短劇包括@進擊的金廠長的《萬事雜貨鋪》,@内幕糾察局的《我在B站做卧底》、經典恐怖“老番”《不思異》等。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題材選擇、時長還是展現形式,站外達人與原生UP主的短劇創作都有所不同,甚至頗為泾渭分明。

從展現形式上,站外達人大多搬運以往作品,以豎屏為主,符合用戶在短視頻平台沉浸式刷短劇的習慣,時長也多控制在3分鐘之内,内容更偏向于搞笑類。

比如@朱家寨少寨主的《上學時那些一戰成名》,以校園搞笑日常為主要内容。在其中一集《老師的尴尬瞬間》中,身為班主任的朱老師每每想要隐瞞一些放假信息,或者諄諄教誨學生暑期要讀書學習,都會被隔壁王老師“唱反調”,兩個老師的恩怨情仇成為這條視頻的看點與笑點。

而平台原生UP主的作品則具有明顯的符合B站用戶觀看喜好的傾向,在形式上以橫屏為主,時長擴展到6、7分鐘,追求腦洞大開、神反轉與層層設定。@涼風kaze的《四星殺手》,與時下熱門話題相結合,講述自己作為殺手的失敗經曆,所讨論話題如“小鎮做題家”等,與年輕人心理相契合。

二者的差異很容易理解:對站外達人來說,B站是内容的分發渠道之一;而對“身兼多職”的UP主,短劇則作為内容的一部分,構成了其在B站的發展底色,靠近平台取向才是正确的選擇。

那麼,在微短劇成為時下風口、諸多達人紛紛“下海”短劇賽道的當下,B站的短劇之路,走到哪裡了?

二、B站短劇,生态如何?

實際上,在布局微短劇上,B站入局早,但起步稍遲。盡管2017年就合作了兔狲文化,但直到2021年8月才正式搭建起以“聯合知名廠牌”和“頭部UP主加盟”為名頭的輕劇場。

相比于抖快與愛奇藝、騰訊等長視頻平台在微短劇上“卷生卷死”的拉鋸戰,B站的入場就顯得頗為“緊鑼密鼓”。

2021年6月,B站入股兔狲文化,股份占比10%,這被視為B站加強真人影視領域的投資新動作。而在下半年,B站宣布與“壞猴子影業”達成合作,甯浩等壞猴子影業導演們組團B站報道。

在壞猴子影業“S ”2021年度品牌發布會上,B站還發布了首批8部與壞猴子影業合作打造的短片作品,涵蓋懸疑、喜劇、愛情、科幻等多題材。據媒體消息,未來壞猴子影業每年将打造25-30部短片登陸B站。二者之間空前的密切合作,彰顯了B站加碼短劇的決心。

在創作者層面,則多次發布小劇場稿件征集活動,開設獎金池。以3.0活動為例,開設了熱門話題獎與單項獎,包括短劇爆款獎、短劇大師獎、勤奮創作獎等,鼓勵創作者釋放創意。

但行至當下,相比于在短劇方面已形成成熟産業鍊的抖快,B站掀起的水花并不足以攪動風雲。從作品方面,回看過去,抖音、快手都産出過諸如《做夢吧晶晶》《長公主在上》《這個男主有點冷》《秦爺的小啞巴》等爆款短劇,并塑造出“穎兒”“姜十七”等IP,在社交平台獲得一定話題度與讨論度。

反觀B站,即便在短劇領域打造出像《片場日記》《抓馬偵探》等口碑不錯的短劇,但熱度大多局限于站内,并未達成全平台出圈。最近所力推的《這個殺手不改需求》,站内總播放量僅78萬。

b站的曆史簡介(站外達人頻頻上分)5

《這個殺手不改需求》截圖

究其原因,在于平台間用戶内容消費習慣的差異。

一來,B站自制短劇大都具備大會員限制,相當于另一層面的視頻付費,在某種程度上打消了用戶觀看熱情;

二來,不同于抖快主打的情感與甜寵劇場,B站的短劇主打科幻、懸疑,平台所呈現出的主基調與抖快等平台有很大不同,所面向受衆也趨于狹窄;

三來,短劇的特點是短平快,劇情強反轉、強節奏,天然與沉浸式豎屏匹配,而B站盡管上線了story mode模式,但橫屏依舊是社區核心,承載的是信息量更足的内容。從這一點來說,B站實際并非短劇的最好載體

打出差異化内容或許無可厚非,但值得關注的是,B站奮力加碼短劇,還需要成熟的變現鍊路與“擴音”。

對于後者,B站早已在行動:在平台發起的“短劇UP創作營”活動中,就有一則關于達人站外粉絲數量的要求,并設置有累計投稿、累計漲粉獎勵。

但對于前者,愛奇藝、芒果、抖快等視頻平台所探索的商業變現模式包括流量分賬、付費買斷等,無法完全适配于B站。由于創作主體是參與共創的UP主,短劇實際上是作為個人UP的内容延伸,商業變現能力還是與整個B站變現環境密切關聯。

總得來說,@王七葉、@小陳總、@吳厘頭啊、@非非宇Fay等站外達人頻頻“上分”,或許意味着B站短劇走入了新階段。但在短劇領域,B站還有很多有待解決的問題。

作者:潮關

來源公衆号:卡思數據(ID:caasdata6),數據賦能短視頻内容創作、運營、營銷和電商帶貨。

本文由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合作媒體@卡思數據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