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沉于古詩,每天為您揭秘古詩内涵,讓您感受古詩更多魅力。
從今天起,我會換一種風格,為大家講明白景物和情感碰撞的内在邏輯。
這樣,更容易激發大家對景物的聯想,對寫詩會有更大的幫助。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杜牧的《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
六朝文物草連空,天淡雲閑今古同。
鳥去鳥來山色裡,人歌人哭水聲中。
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台一笛風。
惆怅無因見範蠡,參差煙樹五湖東。
先說說這首詩的創作背景:這首詩寫于開成三年(公元838年),當時杜牧任宣州團練判官。
這個題目較長,也需要注釋一下。
宣州:唐代州名,在今安傲省宣城縣一帶。
開元寺:建于東晉,初名永安寺,唐開元二十六年(738)改名開元寺。
水閣:開元寺中臨宛溪而建的樓閣。
宛溪:又叫東溪,在宣州城東。
夾溪居人:夾宛溪兩岸居住着許多人家。
好了,我們換一種風格。
- 1、 詩人的感情觸發點
昨天講完白居易的《夜雪》之後,我就在思考,詩人為什麼會寫詩?
特别是以景寫情的詩,肯定有一個觸發詩人寫詩的理由,對吧?
所以我們的小标題,暫且換成這樣了。
我們先看前兩句。
(1)六朝文物草連空,天淡雲閑今古同。
六朝:指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
文物:指禮樂典章。這裡應該指遺迹。
淡:恬靜。
閑:悠閑。
這句話字面意思就是:六朝的遺迹雜草叢生,放眼望去,隻見草色連空,而隻有天高雲淡的千般景物古今都是相同。
這前兩句,寫清楚了詩人首先看到的景色。
而且用了強烈對比,六朝遺迹荒蕪,但是天高雲淡的景物還是一樣。
特别是“今古同”三個字,它加深了“六朝文物”不與今同的認識。
古人寫詩,喜歡先抛出觀點,再來論證,“今古同”就是詩人抛出的觀點。
如果不去論證,會是什麼樣的情況呢?
馬上就會有人反駁了:
你說“今古同”就“今古同”了嗎?我就說今古不同。
要找例子也很簡單,你看以前草很少,現在全是草。
所以詩歌創作,對景物的描寫,完全要看詩人的心情。
一件事物的悲與喜,和事物本身關系不大,和詩人感情有關。
詩人說花美,那花就要美;詩人說花在哭,那花就在哭。
但是不管你說花美還是花哭,你得說一個理出來。
甭管這個理,怎麼瞎掰,怎麼吹牛,總之詩人你不能空說,對吧?
那麼,詩人抛出了“今古同”的觀點,那詩人就要拿出依據來,說服我們讀者。
所以回到小标題,詩人寫這首詩的感情觸發點是什麼呢?
詩人的感情觸發點,就是“六朝今不同”和“景物今古同”的強烈對比。
感情觸發了,看看詩人到底表達了什麼樣的感情。
可以判定,詩人接下來要寫“景物今古同”了。
- 2、景物“今古同”
先看第三、四句。
(2)鳥去鳥來山色裡,人歌人哭水聲中。
人歌人哭:語出《禮記,檀弓下》:“歌于斯,哭于斯,聚國族于斯”,意思是祭祀時可以在室内奏樂,居喪時可以在這裡痛哭,也可以在這裡宴聚國賓及會聚宗族。詩中借指宛溪兩岸的人世世代代居住在這裡。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山間鳥飛來飛去,宛溪兩岸的人世世代代生活水鄉中。
寫哪些“今古同”的景物呢?
詩人先選取了鳥和人。
鳥有什麼特點?
鳥年年歲歲都在山中飛來飛去,沒有改變。
人有什麼特點?
人世世代代生活在水鄉裡,也沒有改變。
這是詩人認為“今古同”的理由。
那麼我們要問詩人:
鳥還是原來的鳥麼?
人還是原來的人麼?
你們猜,詩人會怎麼回答?
我猜,詩人肯定會說不要擡杠,擡杠請去工地。
……
那我們還想再問:
詩人你穿越回六朝看過麼?你怎麼知道六朝和現在就一樣的呢?山寨、飛鳥、人的生活環境當真沒有改變麼?
這些問題,詩人都回答不了。
因為詩人當真就是用的時空挪移方法:
這裡的山沒有變,水沒有變,就推及到生活在這裡的鳥和人,應該也是以前的那個樣子。
這是一種特别牛的藝術創作手法。
鳥和人确實會生老病死,但是這兩種景物表現出來的特點,就是生生不息。
這種景物特點,在詩人需要的時候,就會被拿來當成“棋子”,甚至誇大。
否則你讓詩人怎麼證明“今古同”呢?詩人又不會穿越,對吧?
他誇下了“今古同”的海口,我們就先順着他的思路看下去。
(3)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台一笛風。
笛風:笛聲随風飄動。
這兩句的意思是說:深秋下起了密雨,千家萬戶門口都形成了水簾;夕陽照射下的樓台,在晚風中傳來了悠揚的笛聲。
這兩句話仍然是在為“今古同”佐證。
你看誇下了海口,就得一直誇下去。
這次選的景物是:雨、樓台(當然還有夕陽、笛風,在這裡認為他們是附屬于樓台的)。
雨有什麼特點?
深秋時節密雨會形成水簾。
樓台有什麼特點?
夕陽照射下的樓台,傍晚會傳來悠揚的笛聲。
你可能會問了:詩人到底看到了什麼?怎麼一會密雨,一會夕陽?
我也不知道。
那麼為什麼又要寫密雨、夕陽呢?
因為詩人為了證明自己說的“今古同”,就是要無所不用。
在這裡他又用了一次時空挪移方法:
曾經,詩人可能見到過密雨形成的水簾,詩人可能也見到過夕陽樓台傳來的笛聲。
雖然今天并沒有見到,但是仍然把它挪過來用一用。
為啥要挪過來?
因為詩人認為這種景色就應該是這裡的常态,而且一直這樣。
詩人要闡明這兩種景色就是亘古未變的:
隻要是秋天的密雨就一定會形成水簾;
隻要是夕陽照射下的樓台,就一定能傳來悠揚的笛聲。
這是不是蠻不講理?
所以我在前面說了,如果你要覺得“今不同”,你也可以找出無數個例子呢。
誰叫這首詩是杜牧他寫的呢,我們就得順着他的意思。
同樣,如果你寫了詩,也用這種方法,我們也隻能順着你的意思解讀。
詩人啥時候講過理,全是講感情,哈哈。
到這裡,景物描寫就全部結束了。
我們總結下:
第三、四句寫了鳥的習性沒變,水鄉人的生活也沒變;
第五、六句寫了密雨沒變,夕陽、樓台、笛聲都沒變。
寫這些景物都沒變是為了什麼?
就是為了佐證“今古同”。
也就是為了和“六朝文物草連空”對比。
說這麼多,詩人到底要表達什麼感情呢?
- 3、詩人主要想表達的感情
我們不着急看後面兩句,先理一理。
山中鳥沒變,水寨人沒變,密雨、夕陽、樓台都沒有變。
隻有“六朝文物”變了。
那麼六朝為什麼會變?
這個很簡單,朝代更替嘛。
那麼我們又要問了:詩人所在的唐朝會不會朝代更替?
從公元835年開始,宦官專權,唐文宗被軟禁,朝廷形同虛設。
杜牧是公元838年才從長安到宣州任職,心中對國家的存亡不可能不擔憂。
所以這首詩到這裡,基本上可以斷定,詩人是在憂慮國家的存亡。
那麼這是不是就是詩人主要想要表達的感情呢?
我們再看後面兩句。
(4)惆怅無因見範蠡,參差煙樹五湖東。
範蠡:字少伯,楚國宛(今河南省南陽縣)人,越國大夫,輔佐越王勾踐滅吳,事成後遊于齊國,改名鸱夷皮子。到陶(今山東定陶西北),又改名陶朱公,以經商緻富。《吳越春秋》中說他“乃乘扁舟,出三江,入五湖,人莫知其所适。”
參差:高低不齊的樣子。
五湖:指太湖及其相屬的滆湖、洮湖、射湖、貴湖等四個小湖的合稱,因而它可以用作太湖的别稱。其他在宣州城之東,屬江蘇省。這裡指太湖。
這句話就是說:詩人惆怅不已,心頭浮動着對範蠡的懷念,看那五湖方向,隻見一片參差煙樹而已。
詩人為什麼想起了範蠡?
我們知道,範蠡曾輔助越王勾踐打敗吳王夫差,但是在功成之後,為了避免越王的猜忌,乘扁舟歸隐于五湖。
範蠡為什麼功成身退?
因為他不想讓自己卷入紛争中,這是保全自己的好方法。
杜牧在感覺到了唐王朝的岌岌可危之後,想到了範蠡,這說明什麼?
很明顯,這就說明杜牧也想跟範蠡一樣隐于五湖之中。
所以他才想起了範蠡,才擡起頭看向五湖的方向。
結果,他看到了嗎?
他隻看到一片參差煙樹而已。
為什麼?
因為他永遠看不到範蠡,他清楚地知道範蠡早就已經不在人世了。
這又說明什麼?
是不是說明人也是會變的,會慢慢終老,人生亦有限?
這就是詩人在詩中想要表達的感情。
這感情藏在一片變與不變的景物之後,需要我們細細解讀。
我們歸納一下:詩人表達了對國家存亡的擔憂,也表達出了對人生有限的感慨。
4、全詩脈絡梳理
我們再回頭看,詩人是怎麼一步步把感情釋放出來的。
首先,詩人看到“六朝文物草連空”,就擺出相對觀點:其他景物“今古同”。
這樣對立的觀點擺出來,并進行佐證之後,就可以将“六朝文物草連空”變成一個孤立焦點。
其次,通過尋找景物,佐證“今古同”的觀點。
最後,“今古同”的觀點得到佐證之後,就讓朝代更替變成了一個曆史必然事件。
再回到自己,發現人生有限也是一種必然。
經過上面的分析,你應該對這個行文脈絡很清晰了,對吧?
我們再簡單歸納下詩人的寫作手法。
這首詩突出的寫作手法:
其一:先擺觀點,再找論據;
其二:時空挪移,進行景物描寫,以此佐證自己的觀點。
好了,這期就分析到這裡,如果喜歡,歡迎您關注我,每天會我都為您奉上精彩古詩解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