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暈是門診患者就診最常見的主訴之一,作為一種神經耳科學與神經科學等(也包括骨科學、身心醫學等)交叉的疾病,眩暈也是臨床上一直公認的一個難點。眩暈作為臨床常見病症,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可能引起眩暈的疾病
臨床各科均可見到眩暈疾病,其中以耳科疾病引起的眩暈最為多見,下面列舉一些臨床應着重考慮的常見疾病。
耳科疾病 外耳道異物或耵聍栓塞,尤其是豆類異物或耵聍塊經水泡脹壓迫外耳道後壁的迷走神經,經神經反射到前庭系統引發眩暈。氣壓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化膿性中耳炎、中耳及乳突腫瘤可引起眩暈。鼓室成型術後镫骨足闆如被推入前庭窗,壓迫橢圓囊斑或其神經可引起眩暈。耳硬化症病竈侵及内耳道骨壁或前庭器官的骨壁可引發眩暈。此外,迷路瘘管、各種迷路炎和迷路特殊感染等也可引發眩暈。
常見的有突發性聾伴眩暈、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梅尼埃病、前庭神經炎、複發性前庭病、迷路供血障礙、迷路震蕩、迷路出血、迷路外傷、大前庭水管綜合征、遲發性膜迷路積水、運動病、内耳減壓病、Hunt綜合征、化學物質及藥物耳毒性引發的眩暈等疾病。
神經(内、外)科疾病 包括後循環供血不足、小腦腦橋角占位病變、小腦占位病變、腦幹占位病變、多發性硬化、延髓空洞症、颞骨骨折、顱腦外傷、腦炎及腦膜炎、顱頸結合部位畸形、偏頭痛、遺傳性共濟失調,以及睡眠障礙、精神性眩暈、持續性姿勢–知覺性頭暈等。
内科疾病 例如,血液病、糖尿病及出血性紫癜等引起的迷路出血;高血壓、低血壓、高血脂、血管硬化、心髒病、膠原病等引起迷路供血障礙;代謝病、内分泌疾病等引起内耳體液循環和代謝紊亂;慢性疲勞綜合征及艾滋病等。
外科、骨科疾病 如外傷、頸肌損傷、頸部疾病、Paget 綜合征等。
皮膚科疾病 如先天性及後天性梅毒。
眼科疾病 如各種眼病性眩暈。
兒科疾病 如顱後窩占位病變如小腦腫瘤,腸寄生蟲病如腸蛔蟲病,先天性心髒病,以及上述各科的不少疾病也可見于兒童。
婦産科疾病 妊娠早期的妊娠反應可引起眩暈;妊娠後期迷走神經腹腔叢受壓,通過神經反射可引發眩暈,立位和坐位時加重,卧位時減輕。這類孕婦多不能起床,分娩後即不再眩暈。此外,妊娠高血壓等也可引發眩暈。
眩暈病史
眩暈的診斷主要依據症狀,因此臨床醫生對眩暈病史的詢問非常重要,患者就診時應盡可能提供準确、詳盡的病史。
眩暈的持續時間和病程 症狀是發作性還是持續性,每次發作持續多長時間,發作間期是否完全正常?發作性眩暈持續數秒并與頭位變化相關可能是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眩暈持續數十分鐘至數小時可能是梅尼埃病或者前庭性偏頭痛,也可見于腦幹或小腦相關結構短暫缺血發作;眩暈持續數天可能是前庭神經元炎或者前庭性偏頭痛;發作性運動敏感,尤其是用力時症狀明顯,提示外淋巴瘘,尤其是有頭部或者耳部創傷者。
眩暈的類型 旋轉性頭暈(類似于旋轉之後的感覺,如前庭神經炎);姿勢不穩感(如乘船遭遇風浪的搖擺感,可見于精神性眩暈);頭麻木感(可見于藥物或毒物反應,如乙醇、鎮靜藥、肌松藥)。
眩暈激發或加重 無激發因素(如前庭神經炎);步行時出現(可見于雙側前庭病);轉動頭部時加重(如前庭陣發症);頭位改變(可見于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咳嗽、壓力或某一頻率的聲音——Tullio現象(如外淋巴瘘);某種社交場合(可見于精神性頭暈–恐懼性姿勢性頭暈)。需要進一步根據伴随症狀進行問診和分析。
更多内容請閱讀吳子明、劉博主編的《實用眩暈診療手冊》(第3版)
主編簡介
吳子明 主任醫師,解放軍總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眩暈診療中心主任,擔任會診專家,現任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眩暈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常務理事等職。以眩暈診治、前庭康複、耳鳴耳聾的治療為主攻方向,解決了前庭代償的形态學機制、前庭代償的細胞水平和分子水平機制研究空白的問題,主持軍隊保健專項科研課題一項。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1項。長期緻力于全國前庭功能檢查規範化教育和眩暈專業人才的培養。
劉博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副所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咽喉科教研室主任和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中心行政部主任。兼任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全國防聾治聾技術指導組辦公室主任,北京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耳鼻喉科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聽力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康複醫學會眩暈康複委員會主任委員及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眩暈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卒中學會卒中與眩暈分會副主任委員等。
編輯推薦
第3版在第2版的基礎上進行了全面更新,分别就眩暈的症狀、診斷分類等進行了更新。
增補了前庭功能檢查法的新進展及功能性眩暈的診治;并對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梅尼埃病、前庭神經炎等疾病進行了更新和調整。
對偏頭痛性眩暈、兒童眩暈、大前庭水管綜合征、雙側前庭病、聲音及壓力性眩暈(上半規管裂和Tullio現象)、運動病、頸性眩暈、中樞性眩暈的診治,以及精神性眩暈的診治、前庭康複的臨床方法,進行了修訂。
緊跟眩暈領域的進展,全面、系統地介紹了眩暈臨床診治現狀,圖文并茂、深入淺出。
可供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神經内外科醫生及其他對眩暈感興趣的人員參考。
目錄
精彩樣章
科學出版社賽醫學(sci_med)
科學出版社醫藥衛生分社訂閱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