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綠色建築實例圖解

綠色建築實例圖解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8 03:41:54

綠色建築實例圖解(人居建築的綠色圖鑒)1

ICC将室内外綠化融合設計。

綠色建築實例圖解(人居建築的綠色圖鑒)2

白天鵝賓館

綠色建築實例圖解(人居建築的綠色圖鑒)3

龍湖·列車新城

綠色建築實例圖解(人居建築的綠色圖鑒)4

京彩未來家雲墅

綠色建築實例圖解(人居建築的綠色圖鑒)5

龍湖·列車新城

雙碳改變生活3

策劃:陳潔華、雷煜

統籌:龍樂樂

本版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劉麗琴、龍樂樂

以人居之滴水

見“雙碳”之大海

你知道你所居住或是工作的這棟建築在建造的過程中會産生多少碳排放嗎?

你知道這棟建築的運行過程中又将産生多少碳嗎?

你知道人們在居住、購物、生活等場景下又将有多少碳排放嗎?

人居建築相關的産業鍊浩若煙海,以至于當我們希望将之置于 “碳達峰”與“碳中和”的宏大背景之下,探讨建築、人居與環境友好的關系時,隻能攫取其中的一二“浪花”,試圖“以滴水而知大海”,将減碳人居這一圖景在你面前徐徐展開。最終,我們選擇呈現一個事實與三個層次。

一個事實:圍繞着“建築”與“人居”産生的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的占比接近四成。根據《2020全球建築現狀報告》,2019年源自建築運營的二氧化碳排放約達100億噸,占全球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28%。加上建築建造行業的排放,這一比例占到全球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38%。

正因為此,“建設高品質綠色建築”“推動超低能耗建築”“低碳建築規模化發展”等意見在一系列頂層設計的文件中被反複提及,這便是我們希望呈現給你的第一個層次——低碳建築,這其中充滿着深具未來感的被動式設計、裝配式技術乃至于環保建材的使用。

然而,僅僅建築本身是遠遠不夠的。據一位設計業内人士透露,若考慮一棟建築的生命周期,真正對其碳排放産生決定性影響的是運維過程。這便來到了我們呈現的第二個層次——低碳運維。無論是住宅或是商業,當所謂的“智慧運營”已經幾乎成為運維企業的“标配”時,讓我們告訴你,每一盞燈的點亮與熄滅,每一架電梯的上升與下降,都是建築與“雙碳”的聯結。

将目光從建築拉回到“人”,我們就可以展開第三個層次的讨論。“雙碳”從來不應當是一句孤立的口号,而是用低碳、環保、健康的理念來引導每一個身處其中的“人”的行為,共同營造“低碳生态”,構建低碳共同體。

當然,我們所講述的遠遠不是全貌。恰好相反,我們管中窺豹,隻為與你一起躬身入局——“碳達峰”“碳中和”将是每一個人的星辰大海。

智慧設計:節能舒适兩全

設計

跟許多一般人想象相反,在一棟建築從設計、建造到使用的生命周期中,設計與建造環節所産生的碳排放,相對于後期長年累月使用來說,比例其實并不高。然而,如果在建築設計階段就從“低碳環保”理念出發,運用多種智慧設計的手段,将建築的碳排放降至最低,在後期的建築運營階段也能大大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損耗與碳排放。

綠色建築、零能耗設計、被動式設計……一系列圍繞着建築的節能技術正在飛速發展之中。實現建築舒适、節能和環保,也是實現建築行業“碳達峰”和“碳中和”的重要技術路徑。

白領的商場小确幸不是購物,而是綠植

林小姐是在天河北上班的白領,每天她都會沿着天河北路步行大約800米到林和西地鐵站。就在這800米路程,她最近有了新發現:“這段路上開了廣州環貿中心(廣州ICC)。”熱愛購物的林小姐笑稱,“環貿”可是高級購物中心的專屬名字,還是廣州新地标之一,她被吸引了進去。沒想到,最讓她流連忘返的不是商品,而是綠植——商場将許多室外的綠植引入室内,感覺像在森林裡購物一樣。“看看花花草草,雖然隻有幾分鐘,也能讓回家的路多一點‘小确幸’。”

廣州環貿中心的辦公區域可根據室内人員數量變化,自動調節室内溫度、濕度,提高空氣品質。高效空調系統能效比超5.4,通過精細化設計減少運行能耗,與常規系統相比提高超過50%。“如果能來這邊上班就好了!”林小姐“幻想”。

減碳典範:實現恒溫、恒濕、恒氧

白天鵝賓館

獲2020年度全國綠色建築創新獎三等獎的白天鵝賓館更新改造工程項目,采用超高效制冷機房技術、高效蒸汽鍋爐技術、水幕空調系統等新型節能技術,令酒店整體綜合能耗下降超30%。特别是其高效空調,全年平均系統運行能效比(制冷量和制冷功率之間的比例)大于5.8,業内罕見。

龍湖·列車新城

第22屆世界被動房大會上,龍湖·列車新城項目獲得中國首個PHI區域預認證,還榮獲綠建三星設計标識以及中建聯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評價标識。項目采用綠色智慧海綿城市理念和近零能耗建築技術體系,實現了恒溫、恒濕、恒氧與恒淨的居住新體驗。

京彩未來家雲墅

華南首個綠色建築新國标三星住宅小區京彩未來家雲墅,通過整合“近零能耗建築”、德國被動房PHI和銀麓“生命屋系統”等技術,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築供暖供冷需求。

“綠色建築”發展史

●2010年11月開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陸續發布了《民用建築綠色設計規範》《綠色建築評價标準》等一系列的工程建設标準,有20餘項,對各類民用建築綠色評價,以及綠色設計、綠色施工、綠色改造等工作,提供了技術支撐。另外,印發了《綠色建築評價管理辦法》和《綠色建築标識管理辦法》等規範性文件,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目标清晰、政策配套、标準較為完善的推進體系。

●2020年年底,全國累計綠色建築面積達66.45億平方米。

●今年3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發布了《綠色建造技術導則(試行)》,明确了綠色建造的總體要求、主要目标和技術措施,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指導綠色建造工作、推進建築業轉型升級和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重要文件。針對碳減排,《導則》規定要優先選用高強、高性能、高耐久、耐腐蝕、抗老化材料,延長建築使用壽命,降低部件更換頻次,從長遠角度降低原材料消耗,實現源頭減排。

●今年10月《關于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意見》提出,要實施建築領域碳達峰、碳中和行動,規範綠色建築設計、施工、運行、管理,推進既有建築綠色化改造,加強财政、金融、規劃、建設等政策支持,推動高質量綠色建築規模化發展,大力推廣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築,發展零碳建築,實施綠色建築統一标識制度,建立城市建築用水、用電、用氣、用熱等數據的共享機制,大力推動可再生能源應用等。

●明年4月起新建築碳排放強度有了明确強制标準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國家标準《建築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範》的公告。批準《建築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範》為國家标準,自2022年4月1日起實施。通用規範為強制性工程建設規範,全部條文必須嚴格執行,現行工程建設标準相關強制性條文同時廢止。

超低能耗:造出綠色房屋

建造

揭秘:超低能耗建築這樣造

被動式技術,是國際公認的綠色建築領域最高技術标準之一。龍湖·列車新城的營造過程,可以說明選擇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是對開發企業營造能力和工程監管能力的一次實力檢驗。

建築外牆

一次性現澆保證房屋氣密性

和傳統高層建築相比,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外牆需全部一次性現澆,樓棟通過采用鋁模 爬架 全現澆外牆體系,保證整個外圍護牆體上沒有一個施工措施留下的貫穿洞口,從而更好地保證房屋的氣密性。

門窗系統

鋁包木窗減少熱量散失

被動式門窗系統每一樘窗,都是采用三玻兩腔雙low-E的鋁包木窗,整窗的傳熱系數U值小于0.8,從而減少室内熱量通過窗戶散失到室外。

保溫系統

石墨聚苯闆增加房屋隔熱性能

從底闆、到外牆、再到屋面,都需要用厚厚的保溫層包裹起來。比如,外牆保溫采用石墨聚苯闆,厚度達到150~250mm。除了厚度是傳統建築的1.5-2.5倍以外,石墨聚苯闆更能像鏡子一樣反射熱輻射,大大增加了房屋的隔熱性能。

新風系統

高效熱交換系統進行廢熱再利用

與普通新風系統相比,超低能耗建築更強調“熱回收”功能,無論是家用電器散發出來的熱量,還是自身散發的熱量,它都能高效地通過熱交換系統進行廢熱再利用,保證室内溫度恒定。

行政力量從鼓勵到強制

營建企業從被動到主動

業内人士表示,相比國際上的零碳社區概念,目前國内真正意義上的零碳項目還比較少,我國一直以來提出的都是“綠色建築”的概念。根據修訂後的《綠色建築評價标準》新國标,綠色建築評價體系由“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資源節約、環境宜居”五大指标體系組成,每類指标都包括控制項和評分項,根據得分綠色建築分為四個等級:400分基礎級、600分一星級、700分二星級、850分三星級。修訂新國标就是與國際主要綠色建築評價标準接軌,三星級已經是接近零能耗的概念了。

可以看到,今年以來關于綠色建築的相關政策及建造規範密集發布。廣州市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協會綠色建築分會首屆輪值會長、廣州城建開發設計院有限公司技術總監羅佩對記者表示,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标提出後,建築行業對綠色建築的推動力度更大了。包括近期發布的《關于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意見》,再次強調推動高質量綠色建築規模化發展,而建築行業《建築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範》也明确提出,明年4月1日開始,居住建築、公共建築的節能率要比2016版執行的節能設計标準提高,在廣州這種夏熱冬暖地區原來的節能率要求是50%,明年就要達到65%,公共建築則要達到72%,這其實是個很大的挑戰。

目前,在實際生産中,越來越多房企将綠色建築的打造理念滲透到産品之中,并出現從被動合規到主動選擇的轉變。為了提高建設綠色建築的積極性,各地出台了一系列綠色建築激勵政策,包括财政補貼、優先評獎、信貸金融支持、減免城市配套費用等。綠色債成為布局綠色建築房企融資的“新寵”,克而瑞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與房地産行業融資下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期綠色債券融資規模大漲,是去年全年的近2倍。

推動節能減排意識

直觀碳排放計算

對于未來的發展,不少業内人士均表示,綠色建築的發展還需進一步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

羅佩:

投入和收益主體應一緻

廣州城建開發設計院有限公司技術總監羅佩表示,對建築行業而言,實現“雙碳”目标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是綠色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成本壓力,投入主體和收益主體的不一緻,影響開發商執行動力。比如雨水回收等系統可以減少小區的用水量,但對于業主而言,用水量的減少并不減少物業費的繳納,因此使用意識有提升空間。随着國家對于光伏、新材料使用等提供的獎勵措施,成本的降低也有利于推動環保系統、環保材料的使用。

李京:

需第三方評判節碳數據

ATLAS寰圖資深運營總監李京表示,建築碳排放計算标準是2019年發布的,集中在空調、生活熱水、照明、電梯、可再生能源等方面,對于運營商而言可參照這個标準來進行摸索。在碳交易所已運行的情況下,需要有一個公允的第三方來評判項目的節碳數據,比如大廈一年的節電、節水量換算成碳排放有一個直觀清晰的标準,業界在執行時才更清晰。

張子濤:

推動綠色債券助融資

第一太平戴維斯華南區副董事長、物業及資産管理部負責人張子濤認為,“雙碳”目标對房地産企業來說機遇與挑戰并存,一方面,碳排放巨大的房企無疑是有壓力的,房企會更加重視節能減排和綠色建築的發展。另一方面,在碳中和概念下,将鼓舞和引導企業加大綠色建築的開發力度,也同步推動綠色債券的規模和發展,對于幫助房企的融資和實現碳排放的目标能獲得雙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