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55屆金馬獎剛剛舉辦了入圍酒會,對于廣大吃瓜群衆而言,每年的影帝影後獲得者都是備受關注的。而金馬獎和金像獎作為目前國内最受關注的獎項,關注的側重點不一樣,能夠同時獲得金像獎和金馬獎影後是非常不容易的。下面就盤點在54年金馬影史和37屆金像影史上那些雙料影後。
惠英紅
惠英紅
紅姐是屬于真正的演員那一類的,早先是武打演員出身,後來轉型,有過低谷但又堅持下來重返巅峰。人氣不是很高,但是業内認同感很強。3次獲得金像影後,獲獎電影是第1屆的《長輩》/第29屆《心魔》/第36屆《幸運是我》;1次獲得金馬影後,獲獎影片《血觀音》。尤其是17年憑借兩部電影分别拿到金像金馬影後,前無古人。
張艾嘉
張艾嘉
台灣老牌的才女,集演員、導演、編劇和制片人于一身。自1972年出道以來,在影視領域獲得無數獎項。2次獲得金像影後,分别是第6屆的《最愛》和第21屆的《地久天長》;2次獲得金馬影後,分别是第18屆的《我的爺爺》和第23屆的《最愛》。同時在多年的影視生涯裡還獲得過金像獎最佳編劇等獎項。
蕭芳芳
蕭芳芳
芳芳姐也是老牌影後,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已經出道。在漫長的演員生涯中,獲得了幾乎港台地區所有的影視獎項,甚至還獲得第4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 。職業生涯2次獲得金馬影後,在第32屆和33屆憑借《女人四十》和《虎度門》蟬聯影後;2次獲得金像影後,分别是第7屆《不是冤家不聚頭》/第15屆《女人四十》。
梅豔芳
梅豔芳
梅姐作為一代巨星,不僅僅在歌壇擁有很高地位,獲獎無數,在影壇也是有很大建樹。雖然多次獲得各項影後提名,但是命中率卻不是很高。她的主要影後獎項都是一部電影《胭脂扣》,憑借此片梅姐獲得第24屆金馬影後、第8屆金像影後以及亞太影後。
張曼玉
張曼玉
若問國内獲得影後最多的,無疑就是張曼玉了。自84年電影出道到04年息影,短短20年獲得無數影後榮譽,其中4屆金馬影後,分别是第26屆《人在紐約》/第28屆《阮玲玉》/第34屆《甜蜜蜜》/第37屆《花樣年華》;5屆金像影後,分别是第9屆《不脫襪的人》/第12屆《阮玲玉》/第16屆《甜蜜蜜》/第17屆《宋家皇朝》/第20屆《花樣年華》。除此之外,《阮玲玉》還獲得柏林影後,04年憑借《清潔》獲得57屆嘎納影後。
吳君如
吳君如
一看到吳君如,大家都覺得是一個喜劇演員,不會想到她也是多次影後得主。不過想憑借喜劇拿影後影帝是非常難的,她也不另外,都是偏悲劇的劇情片。演員生涯獲得1次金像影後,那是第18屆憑借《古惑仔情義篇之洪興十三妹》;1次金馬影後,那是第40屆金馬獎,獲獎電影《金雞》。
李心潔
李心潔
在所有的影後中,她參演的電影屬于較少的,名氣也是較小的,實際上她屬于那種遇到了非常合适的劇本,一戰成名。這部令她獲得無數榮譽的就是02年的《見鬼》,憑借此片獲得第39屆金馬影後和第22屆金像影後。
章子怡
章子怡
大名鼎鼎的國際章,無論對她的評論怎麼樣,在演技方面獲得的認可還是比較多的。憑借《我的父親母親》和《卧虎藏龍》成名後,在影壇拿下2次金像影後,分别是24屆的《2046》和第33屆的《一代宗師》;1次金馬影後,獲獎的還是橫掃各大頒獎典禮的《一代宗師》,那是第50屆金馬獎。
周迅
周迅
作為21世紀以來國内最出色的女演員之一,周迅的演技一項以有靈性著稱,也是早早就獲得各項獎項的認可,其中就包括金像獎和金馬獎。但是雖然多次提名兩大獎,電影的數量和質量也都不錯,但是在這兩個獎項上卻都隻獲得一次影後,而且也是憑借同一部電影《如果愛》,那是在第25屆金像獎和第43屆金馬獎。
葉德娴
葉德娴
香港老牌演員,在漫長的演員生涯中,有很長時間都是擔任配角,因此早早就獲得金馬獎和金像獎的最佳女配。不過在少量以老年女性為主角的電影中,她抓住了機會,憑借一部《桃姐》國内殺到國外,拿下很多影後,包括第31屆金像影後,第48屆金馬影後以及第68屆威尼斯影後。
以上就是獲得金像金馬雙料影後的所有演員。但是這并不代表别的比不了她們,有些隻是運氣比較差,比如鞏俐和袁詠儀當年因為種種原因不能參加金馬獎報名,而有些金馬影後拍的電影不符合金像獎報名條件。當然,這些都是演員中的佼佼者,在今年的金馬獎上,誰又能獲得影後榮譽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