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一個低調到差點讓人遺忘的村落

一個低調到差點讓人遺忘的村落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28 20:11:31

一個低調到差點讓人遺忘的村落(這個隐于杖錫山心的古村)1

村落名片李家坑:國家級美麗宜居示範村、浙江省特色旅遊村、浙江省曆史文化名村、浙江省衛生村、甯波市首屆潔美村、長壽村、甯波市特色村、甯波市文明村。李家坑

茂竹修林 四明古村

一個低調到差點讓人遺忘的村落(這個隐于杖錫山心的古村)2

△古民居

村落 · 古建

每次開車進李家坑,都仿佛一次心靈之旅。一路繞山而行,高低起伏,坐擁滿山青翠;駛過茅镬大橋向右,沿溪而上,一側是茂林修竹、遮天蔽這個這個日,另一側山溪潺潺流水,嶙峋怪異的溪坑石争奇鬥異。至村口,一大座古村豁然入目,數百戶青牆灰瓦的民居疏朗有緻,一條條鵝卵石小道曲徑通幽。

△民宿

古村 · 風情

村黨支部書記李紅偉說,這兩年新村建設,同步進行了環境整治,并把環境衛生寫進了“村規民約”。李家坑村素有“浙東第一漂”之稱,如今村裡随處可見民宿和農家樂。此時正是夏季漂流高峰,給古樸靜谧的山村帶來了旅遊業的繁榮。

村口一座新造的廊橋上,不少村民在出售山裡特産,筍幹、烤花旗芋艿、六月霜等。頭發還濕漉漉的漂流遊客,則成了土特産的顧客。過了橋再朔溪而上,不過三五分鐘步程,經過了人頭攢動的李家坑漂流起點,就是剛開業不久的香榧谷小木屋度假區。在榧樹潭水庫的下遊,一條狹窄古道蜿蜒,可進入餘姚山地,公路則直通四明山國家森林公園。

李家坑

農耕之餘 讀書不止

杖錫在四明山心,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素有“鄞州西藏”之稱;李家坑在杖錫山心,平均海拔隻有300米左右,四周被大山擁抱着,成為群峰争相圍護的寵兒。東面桃樹橫、南面後龍岙、西面八穴坪與百步階接壤、北面燕崖嶺和餘姚大岚山相連,渾然一處“深山裡的天坑”。

一個低調到差點讓人遺忘的村落(這個隐于杖錫山心的古村)3

△環溪樓

民風 · 尚學

章水鎮李家坑村原名徐家暢村。始祖李龔薦自清初于永康長恬遷入定居。因見李家坑山環水繞、景色秀麗,随即披荊斬棘、墾地開荒、建舍發族,迄今已有380餘年的曆史。目前在村南尚存一座李氏家廟。村裡原有夏、徐、李三大姓氏,其中以李姓居多。村民以耕獵為生,李氏的傳家格言是:“承祖業克勤克儉,示子孫唯耕唯讀。”所謂“農耕之餘,讀書不止”,古村有着非常濃厚的讀書氛圍。

2015年,李家坑村為了傳承家風,對善教堂進行了恢複重建。李家坑第一代的辦學先驅,可以追溯到清同治七年(1868年),李家坑紳士李聖良創辦書塾。光緒25年(1900年),村中紳士李懷科創辦“李氏學堂”并親自任教;1912年更改為“私立李家坑善教小學”,以李家坑村50畝土地作為“學田”,“學田”所得為應資教學所需,村民就讀1~6年級部分免費,農家子弟朗朗書聲悠久回蕩。曆史上的李家坑,全村更是沒有一個文盲。

在村小學後的山坡上,遺有一塊怅然獨立的台門,曆經百年風雨,“善教初等學堂”6字仍清晰可見。清朝時,李家坑村據說曾出過兩個秀才,此後名流不乏其人。李碧華曾任浙江衛校、甯波衛校校長,後任省婦聯主席、政協委員;參加過三五支隊的李志壽,曾任杖錫鄉黨委書記;李以迓曾任南京中山陵督造室主任,也為籌建靈橋捐資出力;李志卿則是李家坑走出的第一位大學生,畢業于北京燕京大學土木建築系,曾任甯波高等學校副校長,浙江農業銀行大廈的設計稿便是出自他之手。

一個低調到差點讓人遺忘的村落(這個隐于杖錫山心的古村)4

△漂流

古韻 · 流長

近年來,驚險刺激的漂流、可口的深山農家美味,無不吸引着越來越多的市民體驗,住農家屋、學農家活、吃農家菜,共享田園風情,李家坑村漸成遠近聞名的文化傳承之村、綠色農業之村、休閑旅遊之村和養生長壽之村。

這是一座有着380餘年曆史的古村、背倚青山、溪水環繞,迄今仍保持着完整的聚居山村格局。近年來,李家坑人甩開胳膊推進舊村改造新村建設,以“不改變村居原狀”為前提,以舊修舊、整村改建,不但讓村落環境整潔一新,同時依舊保持着那一分古樸韻味,悠悠然如詩如畫。徜徉在李家坑的山山水水,回歸内心的真誠和安詳。

李家坑

請您跟我來

公交線:甯波市區汽車南站起點公交634路,劍橋公園起點公交661路,至公交鄞江站,轉617-4路至李家坑村(9:20和15:40各一班入村)。

自駕線:甯波城區出發走34省道約8公裡,轉荷曉線公路約20公裡,左轉至密北線行駛7.5公裡,右轉至細北線行駛24.1公裡即可至李家坑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