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越來越依賴手機的今天,如果捧在掌心裡的“小寶貝”有個什麼磕磕碰碰簡直比失戀還要傷心。尤其是脆弱的觸摸屏,堪稱是手滑黨心中永遠的傷,維修的代價也常常讓人咳出一口老血。我們不禁要問,有什麼方法可以減損呢?
目前大屏超薄手機備受人們的青睐,但因為邊框變薄等設計因素,當遇到強大的外力沖擊時,顯示屏相對其他組件來說更容易受損碎裂。盡管顯示屏保護材料層出不窮,但是也沒有解決裂屏問題,更無法談及裂紋檢測。
就裂紋檢測,近期蘋果的一項發明專利(US20170045915A1)被公開,這項專利涉及到一種檢測屏幕裂紋的技術,利用設備顯示屏中内嵌的觸感感應器來檢測裂紋,這些裂紋會讓有源矩陣襯底的各個組成部分分離開來。
或者将壓電緻動器放在玻璃保護殼下方,向顯示屏的不同區域發出振動波,然後根據不同的振動響應信息檢測出顯示屏上的裂紋、破損處和其他瑕疵。
在某些情況下,當設備中的動作感應器、距離感應器和方向感應器檢測到設備運動速度突然減慢的信号時,設備就會認為這是由于它從高處跌落造成的并啟動這個檢測系統。如果檢測出裂紋,這個系統就會向用戶發出通知并标記出顯示屏受損的位置。除了通知之外,系統還會生成一條關于因為裂縫的出現而變得不可用的感應器或其他設備的信息。
顯示屏碎裂維修的話,少則一兩百,多則上千元。手機屏幕從外向内分别包含保護玻璃、觸摸屏和顯示屏。而碎裂的大部分是保護玻璃。所以“壓屏哥”火了,他們做的主要就是更換保護玻璃,用壓屏設備搞定。
另有采用玻璃膠水的方法。它是一種紫外光固化膠粘劑,膠水受紫外線燈照射後會固化,這樣滲入裂縫的膠水就可以粘合加固破損部位,但此舉效果甚微。
英國的研究者發明了一種具備自我修複能力的顯示屏材料,這種材料由多種不同基于碳元素的化學材料所混合而成,其内部包含數百萬個的微小球體。
當裂痕産生後,這些球體也會随之破裂,并釋放出一種液體。随後,液體會因為化學反應而産生聚合,或者說是硬化,來對裂痕的邊緣進行粘黏,并形成堅硬、幾乎看不見的填充物。
這種材料可在未來幾年被應用到智能手機當中。但是如果連顯示屏都碎了,那就不能隻換一塊保護玻璃,要全部更換才可以,着實讓人心疼不已。
那如何防止顯示屏碎裂呢?
蘋果在2015年就公開過一項發明專利(US20150301565A1)“為電子設備所設的主動屏幕防護”,這項專利中提出了一種系統:當手機感知到跌落時,手機屏幕上方就會自動伸出可伸縮的凸出小裝置,在玻璃和地面之間形成緩沖帶。
如圖所示,就是在屏幕上方添加幾個可以伸出來的保護片,當他們都被彈出以後,即便屏幕正面朝下摔落,也會在屏幕和堅硬的地面之間形成空隙。而且專利中描述的這種保護片是會向屏幕内側彎曲的,這樣也就能更好地起到緩沖效果了。
而感知手機跌落的組件,如加速計、陀螺儀甚至環境傳感器(如高度傳感器)等,甚至攝像頭,在感知到手機跌落後,将保護片伸出來,起到緩沖的效果。随後系統還會通過傳感器來确認跌落運動已經停止。一旦感知到跌落結束,機械裝置就會将保護片收回去。不過,目前這個系統還沒有應用到實際産品中。
“
不管怎樣,随着手機技術的發展,相信顯示屏碎裂這個問題也會逐步得到緩解。
”
作者簡介:王尚麗,知識産權咨詢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