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選家茅坤曾編輯了一本《唐宋八大家文鈔》,裡面收錄了唐代韓愈、柳宗元,及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轼、蘇轍、王安石、曾鞏共八人的文章,“唐宋八大家”也因此得名。
這八位文人,其實彼此間有着深厚或者複雜的關系,像唐代的韓愈和柳宗元,他們在文學創作和散文這方面,有共同理念,雖然經常分隔兩地,卻一直有書信來往,維系了一輩子的友誼。
而宋代的六大家,關系就比較複雜了。三蘇是父子關系,蘇轼、曾鞏與歐陽修是師徒關系,但其實歐陽修除了賞識蘇轼外,對蘇洵也是贊譽有加的。蘇洵年輕的時候不用功,一直到二十七歲,才發憤讀書。嘉祐元年時,他帶着蘇轼、蘇轍兩兄弟上京,先去拜谒歐陽修,同時把自己的文章拿給歐陽修看,歐陽修一看驚為天人,激賞不已。再後來蘇轼、蘇轍同時考上進士,所以蘇氏父子與歐陽修的關系,在當時名噪一時。而大器晚成的父親能培養出年少有成的孩子,也說明了這三人的天資是相當聰穎的。
不過,另一個文人王安石,和他們的關系就沒那麼好了,王安石推行新法,激起朝廷中反對的聲浪,文武百官分裂成新黨、舊黨兩大派,新黨以王安石為首,舊黨則以司馬光為首。
歐陽修、三蘇等人也是親舊黨的,像蘇轼就因看出弊端而反對新法中的許多條款,與王安石也常因政治理念不同而唇槍舌戰,而蘇洵也寫過文章暗罵王安石。但政治歸政治,文學歸文學,有時候還能看到王安石與蘇轼互相稱贊對方作品。後來兩人也和解了。如果沒有政治紛擾,隻談文學和學識,或許他們能成為知己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