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說到咖啡,大家不約而同的就會想到星巴克,不錯,現在星巴克全球有近30000家門店,隻全球最大的咖啡零售商。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星巴克剛成立的時候,隻不過是一家賣咖啡豆的原料商店。後來,在它創始人的帶領下,用了不到20年,就發展成了一家連鎖巨頭,并迅速向全球拓展。他也因為此被稱為咖啡界的比爾·蓋茨,又被稱為“星巴克之父”,他就是星巴克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
x星巴克之父:霍華德·舒爾茨
01、星巴克誕生于三個文藝青年,前身并非出自霍華德·舒爾茨之手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霍華德·舒爾茨并不是星巴克完全的“星巴克之父”。因為星巴克的前身是由三位文藝青年創立的。
1971年三個年輕人因為喜歡烘焙店的咖啡豆,而謀發了開一家賣咖啡豆的店,于是這三人就在學習如何烘焙後,開了一家門店,這就是星巴克的前身。
這個時候的霍華德·舒爾與星巴克還沒有任何關系,他這時還在紐約的一家咖啡具店工作呢,當時他已經事業小有成就,過上了小時候無法想象的好日子。
小時候的霍華德·舒爾出生于一個藍領家庭,居住在廉租公寓,家庭經濟很窘迫,可以說家庭完全無法給予他經濟上的支撐,但霍華德·舒爾茨卻一步步靠自己的努力讓自己獲得了事業上的成功。
如果霍華德·舒爾就這樣按部就班的生活,繼續在自己的領域發展,那也就不會有現在聞名全球的咖啡品牌。
1981年,霍華德·舒爾茨突然注意到一家西雅圖的小零售商居然訂購了大批咖啡研磨機,這讓他很是很是詫異,為什麼一家小小的零售商,能承受這麼大的量呢。于是就展開了大量調查,最後發現這是一家隻有4家店鋪的咖啡、茶、香料專賣店,但它的購買力遠遠超過了梅西百貨公司。
這家小小的店鋪吸引了霍華德·舒爾茨,他決定前往西雅圖去實地考察,當他真正來到星巴克後,就徹底被這家店給征服了。最早的星巴克店鋪雖然在一個樸實無華的地方,但卻很有個性。店鋪裡小提琴演奏的莫紮特的曲子,一推開門,就有咖啡味迎面而來,更讓他驚訝的是店鋪裡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咖啡豆,比如蘇們答臘、埃塞俄比亞等地的。
當時很多人還以為咖啡是罐裝粉末,這種用咖啡豆磨出咖啡的景象深深吸引了霍華德·舒爾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他一直奔波于西雅圖和紐約之間,一有時間就跑到西雅圖找傑瑞·鮑德溫商讨星巴克的事,前來用了一年時間他終于說服了傑瑞·鮑德溫。
從此霍華德·舒爾茨敲開了星巴克大門,成功進入了當時并不起眼的咖啡小店。
如今聞名世界的品牌,當初隻是并不起眼的小店
02、合作的分歧,霍華德·舒爾茨自立門戶,最後并購原來的星巴克霍華德·舒爾茨入夥星巴克後沒多久,就和三位原始創始人發生了分歧。霍華德·舒爾茨認為星巴克想要發展就要不斷創新,不能隻局限于賣咖啡豆,還應該開成咖啡館、賣成品咖啡,同時也不能局限于隻在西雅圖地區,還應該繼續擴張,多開分店,進軍北美,甚至更多的地方。
霍華德·舒爾茨本身有以前的工作經驗,在管理和經營上本來就有更開闊的眼界,但三位創始人比較保守,認為這樣風險太大,投入太大,堅決反對霍華德·舒爾茨的宏圖大計。
霍華德·舒爾茨卻一直堅信這樣的發展戰略是有前途的,所以他選擇了自立門戶,成立了自己的咖啡品牌“天天”咖啡館。在經營天天咖啡館的期間,霍華德·舒爾茨的經濟款項一直接不上,甚至還在負債,所以他努力去融資,不斷擴大天天咖啡館的布局,直到1987年,天天咖啡館一共開了三家,每家店的銷售額都達到了50萬美元以上,雖然依然在負債狀态,但已經逐步走上了正軌。
這時的星巴克卻出現了不少問題,因為星巴克的創辦者是在阿爾弗雷德·畢特的指導下學會的咖啡烘焙技術,但1979年阿爾弗雷德·畢特賣掉了自己的企業,而新的老闆在1983年又準備将它賣掉。随着阿爾弗雷德·畢特企業的變更,星巴克和他的聯盟也發生變化,逐漸陷入财務危機。
所以當星巴克的創辦者決定賣掉西雅圖的店鋪、烘焙工廠和星巴克的名稱時,霍華德·舒爾茨立即就買下了星巴克,并且在并購後,也不再叫“天天”了,而是沿用了并購企業“星巴克”這一名字。那是1987年8月。
并購後的星巴克,既賣咖啡豆,也做咖啡館。這就是霍華德·舒爾茨最開始的計劃和想法,在他掌控下的星巴克嚴格遵循了這樣的發展道路。此後,星巴克開始了它的擴張之路。
03、重建咖啡文化,将咖啡與人建立情感聯系,形成星巴克獨特的“第三空間”生活方式霍華德·舒爾茨在初入星巴克的時候,就想把咖啡和人之間的關系聯系起來,最終他在意大利人喝咖啡的方式中,找到了經營咖啡店的核心精神。
意大利人喝咖啡就像是一曲美妙的曲子,他們的咖啡師如果能做出一杯完美的咖啡,就會被視為藝術家,霍華德·舒爾茨從中看到了咖啡與人之間的核心意義是“第三空間”,也就是說咖啡店的意義在于通過咖啡店營造的環境去感染店裡的人們,給他們帶去良好的體驗,從而形成互動。
從更深層次的意義來說,就是咖啡店不僅是給客戶提供喝咖啡的地方,更是給予他們精神上的享受和滿足,讓他們在這種氛圍中感受到樂趣,從而赢得客戶的信賴。
04、以夥伴文化經營企業,讓員工真正體會到尊重
由于霍華德·舒爾茨自己的家境不好,從小就見慣了雇傭關系,也很厭倦這樣的關系,所以他不希望用這樣冷冰冰的關系去對待自己的員工,而是應該給予每一位員工尊重。
所以,他把公司的所有人都稱為“夥伴”,凡是在公司工作6個月以上的人,都是合法的股權持有者,就連兼職員工,隻要每周工作時間不少于20小時,也擁有這項權利。
1991年10月1日他贈予了員工股票,每個夥伴都在年基本工資的基礎上獲得價值12%的股票期權。那時咖啡豆股票價格是每股6美元,到了1996年9月底完全交付的時候,每股價格已經漲到了33美元。
也就是說如果1991年一年掙2萬美元的夥伴,5年後,1996的時候以他們1991獲得的股票期權,可以兌換5萬多美元的現金。
這種全員持股的做法,就連現在,也很少有企業能夠做到,但在90年代霍華德·舒爾茨就分發給了自己的員工,讓員工成為自己的合夥人。
星巴克就這樣在霍華德·舒爾茨接手後,一路擴張,三年時間就扭虧為盈,4年時間就在北美開了140多間門店,每年銷售的咖啡豆達到了1000噸以上,5年後成功上市。發展到如今已經是在全球75個國家、開設了接近30000家門店,每年220億美元營收額的全球知名牌品。
從一家不知名的小咖啡店,到成功上市,全球知名品牌,星巴克隻用了十多年的時間,這些都離不開他核心靈魂的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