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對待生命的脆弱

對待生命的脆弱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6 09:18:06

芳草•惠慧芳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一部享譽世界的超級暢銷書,作者米蘭·昆德拉依托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捷克斯洛伐克的曆史劇變,用冷靜而幽默的筆觸描述了外科醫生托馬斯、女記者特蕾莎、女畫家薩比娜、大學講師弗蘭茨等人的生活境況和心态意境。

思辨靈魂與肉體、拯救與放逐、忠誠與背叛,以輕與重的哲學命題揭示人類命運和愛情。

對待生命的脆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1

01到底選擇什麼?

是重還是輕?

人們渴望長生,總是期望一切可以重來。這一谵妄之下,人的生命分量幾何?

永恒輪回的世界一舉一動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責任重負。生活卻可以在其整個的燦爛輕盈之中得以展現。

重便真的殘酷,而輕便真的美麗?

最沉重的負擔壓迫我們屈服,同時也成了最強盛的生命力影像。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

相反,抛卻負擔,人就會輕若空氣飄起來,遠離大地和地上的生命,僅是一個半真的存在,自由卻沒有意義。

在這神秘模糊的對立中,人們的生活走向、所思所想和做出的選擇,正是生命之輕與重、靈與肉的相對呈現。

02人永遠都無法知道自己該要什麼,

因為人隻能活一次,

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

也不能在來生加以修正。

托馬斯與特蕾莎是偶然相遇而宿命般的産生了愛情。

于托馬斯而言,生命之輕就是那六次偶然所決定的一生的必然,他理性上心有不甘終日惴惴。

他的人生,既貪婪地想嘗試各種可能性,又害怕承擔後果。不太成功的婚姻、對兒子放棄,他的愛是靈肉分離的。

是否和特蕾莎在一起令他糾結。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檢驗哪種抉擇是好的,因為不存在任何比較。

隻能活一次,就和根本沒有活過一樣。

03誰要是想要離開自己生活的地方,

那他準是不快活。

托馬斯擁有衆多的情人,極盡享受着這種不被束縛的自由。薩比娜就是他最癡纏的一個。

他盡管不斷說服特蕾莎,這一切都不影響對她的愛,卻無法撫慰她的痛苦。小母狗卡列甯的陪伴和參與動蕩中的狂歡,隻能短暫驅遣她的不安和失落。

借着國家的變故,她要求托馬斯離開布拉格,來到瑞士最大的城市。在這裡,托馬斯卻仍然與薩比娜相會,體驗着他同樣美妙的生活兩極。

她意識到高估了自己,成為了托馬斯的負擔,選擇再次出走。

陷入生命困境之中的她在自我約束與苛責中艱難前行。她活得實在卻痛苦。

04特蕾莎的愛是不能承受之重。

特蕾莎是托馬斯生命中的“重”。再次将他拖入婚姻。

她信奉靈肉合一。她的愛、忠貞、忍耐,以及不安和痛苦死死地抓住托馬斯。這些也正是她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托馬斯和特蕾莎之間的愛情是美好的,但卻很累人,讓他有負罪感,回憶似乎更愉悅。

特蕾莎的離開讓他得以品嘗溫馨的生命之輕。然而這感覺是短暫的,對特蕾莎的懷念很快造成了無法承受的痛苦。

盡管他還在糾結自己情感所左右的是對還是錯,感性上的“非如此不可”驅遣着他去找尋特蕾莎。

對待生命的脆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2

05背叛,

就是擺脫原位,投向未知。

再沒有比投身未知更美妙的了。

托馬斯癡纏的情人是薩比娜,她的愛比托馬斯還要“輕”。薩比娜也有許多情人,比如弗蘭茨。

她崇尚驕傲與新奇,終其一生都在背叛,我行我素、随心所欲、不受任何約束和羁絆。

她逃離了親人、配偶、愛情和祖國,以為這樣就可以輕松快樂地過一生。然而,當她再沒有什麼可背叛的了,卻感到了無比的虛空和憂傷。

追求的終極永遠是朦胧的。她的悲劇不是因為重,而是在于輕,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06要逃避痛苦,

最常見的,

就是躲進未來。

童年時的陰影是人們終極一生都在對抗的夢魇。

特蕾莎以前和母親住在一起,是活在對私生活徹底剝奪的集中營。她想要的一切就是逃離母親的世界。

薩比娜的背叛是對父親的抗争,她渴望着暮色蒼茫中幸福人家的閃亮窗戶。

弗蘭茨也是因為對母親的記憶和愛堅守忠誠,他偏愛虛幻勝于現實,至死都固守着對薩比娜臆想中的仰慕和愛情。

沒有答案的問題是一道令你無路可走的障礙。在時間的軌道上,人們想象有一條線,超脫了這條線,當前的痛苦便不複存在。

07職業的“非如此不可”就像吸血鬼一樣吸人的血。

生命中非如此不可的一個因素是職業。人内心深處的渴望将他們引入不同的職業并終身從事,就像托馬斯成為一名外科醫生是根本性的自願。

然而,外在的,由社會習俗強加到他身上的“非如此不可”在他身上産生了對改變的深切渴望,刺激他走向反叛,把重變為輕。

他成了玻璃擦洗工。克服了新生活令人恐怖的陌生感,他意識到做自己完全不在乎的事真美。

從事的不是内心的“非如此不可”逼着去做的職業,一下班就可以把工作丢在腦後,獲得輕松快樂的幸福體驗。

08幸福是對重複的渴望。

去鄉下生活是特蕾莎和托馬斯唯一逃避現實的途徑。那裡的人不會對他們的從前感興趣。

隻要人生活在鄉下,置身于大自然,身邊簇擁着家畜,在四季交替的懷抱中,就始終與幸福相伴,哪怕那僅僅是伊甸園般的田園景象的一束回光。

伊甸園的生活是在已知事物間循環移動。它的單調并非厭煩,而是幸福。人類的時間不是循環轉動,而是直線前進。這就是為什麼人很難真正幸福的緣故。

對伊甸園的懷念,對牧歌的向往,就是人不想成其為人的渴望。

對待生命的脆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3

09美好的愛是無私的。

特蕾莎意識到将她與卡列甯連在一起的愛勝于她與托馬斯之間存在的愛。

她接受了卡列甯當初的樣子,從未設法以自己的喜好來改變它。她預先就已認可狗也有一個世界,所以不想把它占為己有,也不嫉妒它的秘密癖好。

她對卡列甯無所求,養它隻是想教它一些東西,使它得以與人類彼此理解,從而共同生活。

生活中人們的愛總是糾結在“他愛我是否比我愛他更深?”或者總是企圖以自己的意願去改變他。正是這些猜測和研究将愛扼殺了。

如果我們沒有能力愛,就總渴望得到别人的愛,就總希望從别人那兒得到什麼,而不是無條件地投入。

10當你發現自己是自由的,

沒有任何使命時,

便是一種極大的解脫。

特蕾莎和托馬斯抛卻過去的一切,在遠離布拉格的村子裡老去。卡列甯生命最後的時光是微笑着的。

簡單重複的自由生活,讓特蕾莎體驗了如願以償的一種奇特的幸福。

對待生命的脆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4

人總是在生活中逐漸地坦然與澄澈,哪怕隻是在所謂“輕”的壓迫之中作出的妥協。

隻有在輕與重之間,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才能更好地去迎接生命認識的磨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