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啟蒙經驗之談?這是軟實力英語的第643篇原創文章在英語啟蒙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專業術語,有父母建議苗爸做一個科普,為大家消除心中的疑惑,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英語啟蒙經驗之談?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這是軟實力英語的第643篇原創文章。
在英語啟蒙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專業術語,有父母建議苗爸做一個科普,為大家消除心中的疑惑。
今天,苗爸就結合自己10年來的實踐經驗,選取其中比較重要的10個關鍵詞,做一個答疑解惑。
01
音素意識
美國小學英語教學内容包含5個模塊:Phonemic Awareness(音素意識),Sight Words(常見單詞),Phonics(自然拼讀),Vocabulary & Grammar(詞彙和語法),Comprehension(閱讀理解)
在學自然拼讀之前,必須掌握語音意識(phonological awareness)和音素意識(phonemic awareness) 。
音素意識就是對說話聲音最基本的意識。音素是語音中的最小的單位,根據音節裡的發音動作來劃分,一個動作構成一個音素。音素分為元音和輔音兩大類,其中元音20個,輔音28個。
在幼兒階段,音素意識的培養可以分為五步。
(1)兒歌。聽有韻律的兒歌是培養音素意識的第一步。
(2)斷句。學會根據音素區分單詞,進而通過意群掌握停頓規則。
與漢語不同,英語屬于拼音文字,聽說與讀寫的關系比較緊密。隻有積累的足夠的聽說詞彙,然後借助音素意識(Phonemic Awareness)和自然拼讀(Phonics),逐漸掌握閱讀與拼寫。
這裡談論的聽力詞彙是可以聽懂的理解性詞彙,不是聽力輸入詞彙。通常情況,在掌握了1000以上的英語聽力詞彙,然後通過自然拼讀激活聽力詞彙,提高閱讀速度。
03
TPR
TPR是Total Physical Response (全身反應教學法)的簡稱。它是由美國心理學教授James Asher提出的一套教學方法。
TPR以語言和身體動作的協調為基礎。父母用英語和身體動作給孩子發指令,孩子按照父母的指令進行全身反應。
例如,我一邊做示範動作,一邊用英語對苗苗說:Brush your teeth. 她立刻明白我的意思,然後按照我的指令去“刷牙”。
通過身體動作讓孩子明白所說的語言,其主要目的有兩個。
第一,快速理解所學語言的意思。
第二,被動掌握英語語言結構的途徑。通過大量的語言輸入逐漸掌握語法。
此外,TPR也是積累聽力詞彙和短語的有效途徑。
04
Sight words
Sight words(視覺詞),也叫 high frequency sight words(高頻視覺詞),一般簡稱為高頻詞。
所謂高頻詞,就是孩子被鼓勵通過視覺整體識記的單詞,以便孩子在三秒之内自動認知詞彙,而不需要使用拼讀解碼策略。高頻詞不符合自然拼讀的基本規則和主要音節類型,所以需要單獨訓練和積累。
現在常用高頻詞,是Dolch Sight Words,包含兒童初級英文閱讀中最常使用的220個詞,有不少抽象意義的介詞和代詞。由于sight words在兒童閱讀材料中占有60%-80%的比重,所以說,掌握了高頻詞,就相當于孩子具備了85%的閱讀能力。
常見的高頻詞有:on, he, well, in, good, down, there, this, run 等。
05
自然拼讀
英語叫phonics。自然拼讀是一種教授英語閱讀和寫作的方法,通過培養孩子的音素意識來教授這些語音與代表它們的拼寫模式(字形)之間的對應關系。
學自然拼讀的目的,就是讓初學者能夠通過讀出英語單詞來解碼單詞,或者叫合成單詞的拼寫方法。通俗地說叫“見詞能讀,聽音能寫。
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内容,即音素的合成(blending)與分割(segmenting)。例如, 父母說一個分割的詞彙 /k/ /a/ /t/ ,然後孩子給出它的合成形式 "cat."。
從閱讀角度而言,自然拼讀結合音節劃分,就可以将聽力詞彙轉化為閱讀詞彙,促進孩子自主閱讀英文讀物。這個階段,英語稱之為Learn to read.
06
分級讀物(Leveled Readers)
與中文啟蒙讀物不同的是,大部分的英文啟蒙讀物,都是根據難易水平,分為不同的級别。
最常用的分級測評工具是”藍思指數“(lexile),由美國科學基金會為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而研究出來的一種衡量學生閱讀水平和标識書籍難易程度的标準。藍思指數的範圍是最低200L,最高1700L。
Little Prince(《小王子》)的藍思指數是710,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藍思指數是880。
比較有名的分級讀物有:Oxford Reading Tree(牛津閱讀樹)、海尼曼系列,培生系列,RAZ系列,迪士尼系列。
這個階段,英語稱之為Read to learn,即孩子開始從讀物中獲取、篩選有效信息。
分級讀物之後,就開始進入橋梁書(初級章節書)和章節書的閱讀了。
07
可理解性輸入
英語叫做 comprehensible input,是有美國著名語言學家克拉申提出的輸入假說, 即略語言輸入時要高于孩子現有語言技能水平,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對意義或對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對形式的理解時。這就是他著名的 i 1 公式。i 代表孩子現有的水平, 1 代表略高于孩子現有水平的語言材料。
很多父母在給孩子磨耳朵的時候,往往違背了”可理解性輸入“假說,最後雖然花費了很多時間,但是孩子因為完全聽不懂,導緻無效輸入。
08
大聲朗讀
任何忽視朗讀的重要性的讀者,都應該閱讀一下美國著名的閱讀研究和推廣專家Jim Trelease的經典作品The Reading-Aloud Handbook(《朗讀手冊》)。
我最喜歡書中的一句話:“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
在孩子學會閱讀之前,父母要每天大聲給孩子朗讀故事,在孩子學會閱讀之後,也要鼓勵他大聲朗讀。不但可以正音,還能夠促進英語口語水平的提高。
09
影子跟讀
英語叫shadowing,又叫目的語或源語複述訓練。具體做法:用同一種語言幾乎同步地跟讀音頻或視頻,訓練聽說同步技巧和注意力的分配能力。
先是同步跟讀,再是拉開2秒左右的時間跟讀。這種方法減少了翻譯環節,有利于培養孩子的英語思維。
與影子跟讀同步訓練的是複述,隻會”鹦鹉學舌“般的跟讀,而沒有記住語料内容,也是沒有實際意義的。所以,在跟讀訓練之後,進行适量的複述,有助于改變這種狀況。
10
親子閱讀
閱讀Stephen D. Krashen的《閱讀的力量》(The Power of Reading), 苗爸最大的體會就是,每天堅持陪孩子閱讀。
家庭是最好的語言環境,而親子閱讀是培養孩子語言能力的最佳方法。作為父母,我們應該盡可能地為孩子制造親近書的機會。研究發現,家中接觸書的機會越多,孩子的閱讀也就越多。
我是苗爸,“職業化家庭英語啟蒙訓練”推廣人。我會每天分享英語啟蒙和高考英語相關的原創文章。
今天的分享到此結束。我們明天再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