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惠王有一位非常出色的廚師庖丁,專門替他殺牛。
庖丁解牛的技藝遠近聞名。傳說庖丁在解牛時,讓人感到的是一種藝術 享受。他的一招一式,都如舞蹈一樣優雅。他身上服飾的抖動、雙手的手法 和指法、肩的動作、膝的蹲式、腳的踏法,都讓人歎為觀止。
庖丁解牛發出的聲音輕柔悅耳,充滿節奏感。魏惠王也不得不稱贊叫絕。
有一次,魏惠王問庖丁:“你的技藝為何如此精湛?’
庖丁平靜地回答:“因為我十分喜歡這項工作,所以幹起來十分投人、十 分歡悅,我感到的是一種享受。當然,這不是說一開始隻要喜歡就會幹好,而 是經過了多年的實踐和摸索,才達到今天的境界。我第一次解牛的時候,眼前 看到的是一頭活生生的整牛,不知該從哪裡下手。過了幾年之後,眼前的牛就 完全不一樣了,看到的牛不再是完整的牛,而是一個由各部位拼合起來的牛的 形态,所以再下手解牛心裡就有數了。既然整頭牛成了拼起來的形态,那麼哪 是皮肉,哪是筋骨,就會一目了然。下刀的時候,循着骨縫插進去,别的地方 就不會碰到,甚至連筋也不會弄斷。現在,我即使閉上眼睛,照樣可以殺牛、 解牛,毫不費力就可以完成這項工作,所謂‘熟能生巧’嘛。”
庖丁又指着自己手裡的刀,對魏惠王說:“您看,我的刀已經使用了近 二十年,如今仍鋒利如初。因為我解牛時從不碰到骨頭,所以刀就不會受到 一點損壞。剛學殺牛的時候,大約一個月就要用壞一把刀,就像現在有些廚 子根本不懂得解牛的技法,不是沿着骨縫去下刀,而是用力随意地去切去砍, 刀怎麼可能不壞得快呢?”
魏惠王邊聽邊點頭。庖丁輕松自如地解完了牛,然後輕輕擦拭了刀,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小編的觀後感: 要想真正學到知識或掌握一門技藝, 常常需要反複實踐。隻有勤學苦練,才能發現并掌握規律,将技藝修煉到出神入化的境地。庖丁正因為到此境界後,熟悉了牛的肌理,自然懂得在何處 下刀。生活也一樣,如果我們能透徹領悟生活的道理,找準了其中的規律 就能和庖丁一樣,做到目中有牛又無牛,就能化繁為簡,真正獲得輕松。
讀者朋友們又覺得這則故事所傳達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寓意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