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寵物

 > 800年前古詩

800年前古詩

寵物 更新时间:2024-06-16 03:10:01

800年前古詩(古詩文裡狗)1

今年是狗年,雖說狗與人相處已經上千年,與狗相關的成語還真沒幾個褒義的——狗尾續貂、蠅營狗苟、阿貓阿狗、兔死狗烹、雞鳴狗盜、狗咬呂洞賓、狗皮膏藥、狗頭軍師、狼心狗肺……狗狗估計要哭死在狗窩了。正是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才能出來這麼多生動形象的詞語。

今日,我們一起來看看,古詩文裡的“狗”,也許它隻是屬于背景的存在,但也是人間煙火裡不可缺的一景。

比如陶淵明的《歸園田居》,詩人寫農村的田園風格,舒暢的心情,自由的心境。那一聲在深巷中的狗吠,在桑樹颠的雞鳴,詩人聽到這聲音熟悉又愉悅。

《歸園田居·其一》

晉·陶淵明

少無适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還有一聲犬吠,在風雪之夜裡。

詩人劉長卿投宿山村,天寒屋貧,還好輾轉反側時,那聲犬吠,帶來了一點希望。這首詩意義解釋很多樣化,有說是詩人貶谪之後所寫,嚴冬比喻詩人的走投無路,而那聲犬吠所帶來的夜歸人,似言絕望中遇上救星苗丕,給自己帶來了一點可以喘息的光明,當然也包含無限的感激之情。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800年前古詩(古詩文裡狗)2

關于狗成語裡,喜這一個“白雲蒼狗”,指浮雲像白衣裳,頃刻又變得像灰色的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

這個成語來自杜甫的七言古詩《可歎》。這首詩,是為當時的另一位詩人王季友寫的。王季友,好學,家貧,人窮志不窮,作風很正派。可是他妻子卻嫌棄他,終于和他離了婚。有些人不了解内情,紛紛議論,把王季友醜化了。杜甫的這首《可歎》詩,就是針對那些不公正的議論而發的。詩不歎王季友好夫沒好妻,也不歎他好人沒好運,歎的是,這樣一個作風正派的人物,忽然被說成那樣的低劣,可歎!

《可歎》詩一開頭,作者就這樣表示感慨:天上浮雲似白衣,斯須變幻為蒼狗;古往今來共一時,人生萬事無不有!

詩用興比起句,說:天上的浮雲分明象件淸白幹淨的衣服,一會兒卻變成一隻灰毛狗的樣子了;從古到今都是這樣,人生道路上形形色色的事兒哪樣沒有呢……

白雲蒼狗的典故,也被很多詩人使用:

清·姚鼐《慧居寺》詩:“白雲蒼狗塵寰感,也到空林釋子家。”

清·惜秋旅生《維新夢》:“白雲蒼狗,溯前塵往事,不堪回首。”

魯迅《華蓋集·後記》:“真是世事白雲蒼狗,不禁感慨系之矣!”

《可歎》

唐·杜甫

天上浮雲如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

古往今來共一時,人生萬事無不有。

近者抉眼去其夫,河東女兒身姓柳。

丈夫正色動引經,酆城客子王季友。

群書萬卷常暗誦,孝經一通看在手。

貧窮老瘦家賣屐,好事就之為攜酒。

豫章太守高帝孫,引為賓客敬頗久。

聞道三年未曾語,小心恐懼閉其口。

太守得之更不疑,人生反覆看亦醜。

明月無瑕豈容易,紫氣郁郁猶沖鬥。

時危可仗真豪俊,二人得置君側否。

太守頃者領山南,邦人思之比父母。

王生早曾拜顔色,高山之外皆培塿。

用為羲和天為成,用平水土地為厚。

王也論道阻江湖,李也丞疑曠前後。

死為星辰終不滅,緻君堯舜焉肯朽。

吾輩碌碌飽飯行,風後力牧長回首。

800年前古詩(古詩文裡狗)3

杜甫另外一首《草堂》,是古詩裡難得寫了一筆,狗狗的溫情畫面“舊犬喜我歸,低徊入衣裾”。

這首詩以草堂去來始末為線,前半篇追叙成都遭受徐知道叛亂的情況,突出了他為“蠻夷塞成都”而去,為“成都适無虞”而歸的心情,希望嚴武注意國家的治亂,同人心向背,息息相關,千萬不能滿足于眼前的“适無虞”。

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四月,嚴武被召還朝,讵料,“大将赴朝廷,群小起異圖”,當時的劍南西川兵馬使徐知道便乘機糾集邛南兵叛亂。杜甫因送嚴武入朝至綿州,為避徐知道亂而轉赴梓州。迨至廣德二年(764)三月,嚴武複任東西川節度使兼成都尹,杜甫始攜家人自阆州返回成都。此詩當作于唐代宗廣德二年(764)春,杜甫自阆州返回成都草堂後。

後半部分,回到草堂後,入門見四顆小松樹尚在,我漫步于萬竿疏竹之中。往日養的家犬喜我久歸,它也熱情的在我身邊徘徊——

《草堂》

唐·杜甫

不忍竟舍此,複來剃榛蕪。

入門四松在,步屟萬竹疏。

舊犬喜我歸,低徊入衣裾。

鄰舍喜我歸,酤酒攜胡蘆。

大官喜我來,遣騎問所須。

城郭喜我來,賓客隘村墟。

天下尚未甯,健兒勝腐儒。

飄搖風塵際,何地置老夫。

于時見疣贅,骨髓幸未枯。

飲啄愧殘生,食薇不敢馀。

800年前古詩(古詩文裡狗)4

人生變化無常,如白雲如蒼狗,而萬物呢?如刍狗。

刍狗,沒有靈魂的草紮成的狗。源于本老子《道德經》第五章,天地看萬物和那個丢掉的草狗一樣,并沒有對人特别好,對其他的萬物特别差。通俗點說:天地看待萬物是一樣的,不對誰特别好,也不對誰特别壞,一切随其自然發展。換句話說,不管萬物變成什麼樣子,那是萬物自己的行為(包括運氣),與天地無關,天還是幹天的事,地還是幹地的事,一切猶如随風入夜,潤物無聲,天地最是自然不過的。

《道德經》

老子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刍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tuó)籥(yuè)乎?

虛而不屈,動而俞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本文轉載自“鳳凰讀書”,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寵物资讯推荐

热门寵物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